走了大半天的功夫,這才踏上了白鹿原,走到了原上的白鹿村。
白鹿村上百戶人家,皆是黛瓦染雪,不少人家的院牆不再是土夯的,而是砌磚,盡管和後世農村二層小洋樓不能比,但與白貴在時原先的土屋,差别很大。
“葫蘆雞這生意賺了錢,大家都回家砌磚蓋房。”
“而族長爲了村民着想,也爲了壓價,所以統一訂了青磚、瓦片,又請了瓦匠,價格不高,大多數人都能蓋得起……”
鹿兆鵬下了馬,拉着馬兒走在路面上,給白貴說道。
“族長這個族長當得好,當得敞亮!”
白貴聞言,點頭回道。
白嘉軒是個稱職的族長,白鹿村是遠近聞名的仁義村。想要蓋新房,對于此時的百姓來說,唯一擔憂的隻是料錢,人力是不費什麽錢的,請村裏人,不用好吃好喝,頂管了吃上幾頓飽飯就行。
所以稍有餘财,就能起莊子。
剛走到村口,就看到主路上有村民迎接他們。
白嘉軒作爲族長領頭,他爹白友德和鹿子霖在身側,後面則是烏泱泱的黑色人群,清一色帶着氈帽,多穿着棉花襖子,不過盡管腳穿着棉花窩窩,但還是冷得在地面上跺着腳。
“白相公回來了,放铳子炮!”
見到一行人騎馬,白嘉軒就知道是有人回來了,走近約百步的時候,他回首對身後人吩咐道。
砰砰砰!
幾聲铳響,又有鞭炮噼裏啪啦響着。
清亮的雪地不時夾雜着稀稀拉拉的紅色鞭炮屑,極爲喜慶。
“三元相公回來了!”
“咱們村的三元相公回來了!”
“白相公,貴娃子,白相公……”
一群長輩開着口,不斷談笑,臉上充滿榮光,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白貴走近,挨個見禮。
“爸!”
“見過白族長,鹿叔……”
“狗娃達,二蛋達,鐵柱達,二愣子達……”
他一個個做着揖禮,未曾感到絲毫厭煩。
雖說在外面他的身份比較榮貴,可在村子裏,他就是原來的那個貴娃子。
當然這是他的想法和處斷。
要是真有人不懂什麽叫人情世故,在他面前刻意拿捏自己的長輩身份,分不清自個是誰,他自不會太過客氣。
“走,白相公,回祠堂坐席。”
“專門給你設的接風宴。”
白嘉軒笑容滿面。
白貴來信約定日期回來,他作爲族長和長輩,肯定要操持一場宴席,爲白貴接風洗塵。這宴席不僅是給白貴看的,讓白貴知道白鹿村對他不薄,也是告訴附近的村落,漲漲白鹿村的威勢,讓人不敢小觑。
朱先生再好,那也不是白鹿村的後生。
有了白貴這個後生,白鹿村才能一直榮貴下去。不然依照現在白鹿村的富裕程度,就是小兒持金行于鬧市之中,那是找死。
貧瘠,落後,才是正常的鄉村。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一個村子,聰明人不少,能想出不少緻富的方法,但是能落到實處,且能給村裏造福的,不多見,也罕見至極……
“額老早就想吃咱們村的宴席,剛走到原下,就聞到香氣了。”
白貴回道。
他回國,這一路上,給他設接風宴的不少。精武門、白府、金府、春覺齋、将軍寨郭家、省城的數家,接風宴上的吃食定然是比白鹿村的席面好上不少,但到了白鹿村,他還是感覺以前的飯菜更香甜,仍饞以往席面的餐食。
是真的比别家的好吃嗎?
不見得!
白嘉軒和一群人簇擁着白貴往祠堂裏面走。
少傾,就到了祠堂。
祠堂此時屹立着三座牌坊。
當先的,就是他白美和在秦省貢院中三元秀才的牌坊。
“族長,我回秦省第一件事,就想趕着想……看有沒有哪處立我的牌坊,省城師範學堂沒有,它們那進士忒多了,還是咱們村好,隻有我和鹿族爺兩人中了秀才……”
白貴笑了笑,說道。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他回鄉最想看到的就是牌坊,牌坊是什麽,對于文人來說,好比武将的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莫大的榮耀。
而在家鄉能立下科第牌坊,這種滋味更是令人享受。
此時白鹿村祠堂隻有三道牌坊,一是以前的貞節牌坊,老黃曆了,都不知道是誰的,另一道就是鹿泰和的秀才牌坊,他是在同治一十二年中得秀才,最後一道就是白貴的小三元秀才牌坊。
不過鹿泰和名次不怎麽樣,和田秀才一樣是個附生,三等最末,沒個好去處,隻能在白鹿鎮當了個掌櫃,在整個白鹿原這固然算個顯赫身份,可與白貴一比,差得太遠。
“要不是白相公你生不逢時,說不定咱白鹿原又能出一個進士……”
白嘉軒聞言一笑。
白貴的話聽着好像有貶低白鹿村的意味,但實際上并沒有。白鹿村怎麽可能與省城師範學堂相提并論,再者,白貴能中三元秀才,是在他的任上,和他的關系分不開,這算是他當白鹿村族長的政績,今後歿了,在祠堂裏都能搶個上佳的位置,供後人敬拜。
這還有啥可挑剔,不知足的。
“不過也好,你出國留學,現在的聲名比一般的進士名聲還要打,你不知道,我姐夫朱先生幾年前可是專門跑到咱白鹿村,恭恭敬敬的給了躬了三個躬……”
“說我這族長教得好,給他找了個好學生。”
白嘉軒樂道。
他平聲最敬佩的就是他姐夫朱先生,在朱先生面前總感覺自慚形穢,但朱先生能給他端正的躬了三躬,他頓時感覺畢生的臉面都賺夠了,所有的虛榮心在那一刻被填塞的滿滿當當。
“朱先生?”
白貴訝然。
“是你寫出了什麽槍炮書,對,對對,是《槍炮、病菌、鋼鐵》,然後朱先生就跑過來給我躬身……”
白嘉軒不耐其煩的解釋道。
這句話,他已經給不少人都說過了,但給正主說這話,還是頭一次。
白貴恍然。
依照朱先生的性格,作出如此舉措實在是常理之中。畢竟他在槍炮一書中,回答了朱先生給他留洋時提出的問題,算是不辱師望。
“走走走……”
“進祠堂。”
白嘉軒拉着白貴的手,不容分說的,将他請到了上席。
等白貴和大家夥落了座。
“開席嘞!”
“開席嘞!”
“開席嘞!”
一道道粗犷的聲音自祠堂傳到了外邊,外邊的竈台上,竈台上正在下面的婦女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