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剛過沒幾天。龜茲地區還在酷暑中。六月初六的清晨五點許,巍峨的山巒之上掠過幾許晨曦來,将雄厚的城牆染成彩色。
城東郊,一隊隊的周軍騎兵、步兵正從龜茲城門中穿出,沿着筆直的官道前行,火紅色的隊伍一眼看不到盡頭。這是龜茲地區最後的精銳部隊。
城門口,賈環跟着西域布政司的同僚門,送齊總督一行出征!清晨時分,氣氛略安靜。充滿了大戰前的沉默感。
西域總督齊馳自京城帶來的西征大軍一共五營京營,計四萬人。彙合之前左都督牛繼宗潰敗下來的周軍,約八萬戰兵。北山戰役後,整軍補充,再在敦煌招募五萬漢軍。共計十二萬大軍。
調撥給賈環兩萬漢軍。剩餘十萬大軍,這一次,全數壓在北庭上!特别是精銳的八萬軍隊。齊總督随行的是兩萬龜茲軍,由參将荀陽率領。西域各地全部換成守備部隊。
當然,隻是名義上的守備軍隊,實際上當中有很多負傷後痊愈的老兵。像康把總就是此類。敦煌整軍已經完成後,他們劃歸守備府。守備府的營兵彈壓地方,足夠了!
國朝地方上設三司衙門: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國朝因看到明朝衛所制度的危害,定鼎時,隻繼承了都指揮司的框架。各衛所都是募兵。作爲地方部隊存在。
百年之後,軍制變化。都指揮司漸漸的淪爲空殼子。都指揮使都成了虛銜。各地設守備司,負責彈壓地方。歸文官節制。受上級守備司雙重領導。
而在邊關地區,譬如九邊,則是設立軍鎮、軍堡的軍事體系,來控制邊境,應對蠻族。西域這裏則是實行團練制度。
齊總督許諾給賈環的招募十萬軍隊的名額,其實是團練部隊名額。團練,自古有之,基于保甲制度,從鄉中招募。換言之,這是民兵部隊。但是民兵和民兵是不同的。明末總兵秦良玉的白杆兵就是團練。著名的湘軍,一樣是團練。
可以預見,賈環募兵,絕對不是奔着民兵的戰力去的。
齊總督,曾季高之所以“玩”這個名義的花樣,主要是避免朝廷問罪。齊總督離京前,隻向天子多要了五萬漢軍的募兵名額。但是,現狀是,這些兵力攻占、鎮守西域全境是不夠的。
封疆大吏,擅自募兵,擴大軍隊。特别齊總督這個軍政一把抓的位置,沒有一個說法,隻怕得勝回朝之日,就是人頭落地之時。
其實,按理說,這十二萬大軍,都要有朝廷供給糧草,器械。但是,國庫早就沒錢。齊總督出發前,根本沒有向天子要錢糧。當初大軍能來西域,靠的是發行西域債3000萬銀元。
所以,齊總督也好,賈環也好,募兵、養兵都得靠自己。但是,賬面上的軍隊數目,這個形式還是要的!認認真真走形式。
龜茲城東,衆官員們辭别的寒暄完畢,齊馳穿着黑色的鬥篷,踩着馬镫上馬。
韓伯安,于右布政使,汪學士,賈環等文武官員二三十人,一起躬身行禮,“下官等恭送大帥。祝大帥旗開得勝,平定北庭!”
齊馳從容的笑一笑。目光落在賈環身上。要完全平定北庭,還要看賈環在疏勒的作爲啊!打爆拔野古孝德,問題不大。但是,北庭的西端重鎮月弓城可是在突騎施人手中。在馬上拱拱手,回禮,“借諸君吉言!駕!”打馬前行。
一衆幕僚曾季高等人紛紛跟上。督标營的親衛簇擁着西域總督齊馳一行疾馳而去。塵土飛揚,騎兵風卷如龍!
而數萬大軍,一張張年輕的,堅毅的面龐,背着行囊、武器,安靜的前行着,奔赴戰争!“砰!砰!”隻有腳步踏在堅實的土地上的聲音!他們知道,他們中有些人會長眠在北庭。古來征戰幾人回?
但是,又何所畏懼?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胡兒殺我漢家子民,要血債血償!該殺!胡兒馬踏西域,令江山畫圖變色,該殺!
…
…
新任的提學大宗師汪璘在六月初,已經由敦煌來到龜茲。送别齊大帥後,賈環推了幾個布政使同僚的邀請,和汪學士到酒樓中喝一杯。陪在汪學士身邊的是梅前翰林的兒子梅用卿。
第二日,賈環便啓程返回疏勒。随行的隊伍中,帶着一千支燧發槍。幾日前,他和齊總督談了一下午,除了談北庭戰略,談募兵的錢糧,銀元鑄造的問題,還有就是這火器裝備的問題。
越是精良的武器裝備,就越難以制作。很多時候,都要由朝廷來制造,再運往邊地。這是武備!同樣,這是中央控制地方的一種手段。不過,西域這裏,路途遙遠,雍治十三年以來,有一批工匠,制造火器,供應大軍使用。
一路前行,有戈壁灘,有沙漠,有草原,有城池。一千二百裏的路程,賈環思索着他的問題!
兩個月的治理,他已經初步取得疏勒地區的人口、錢糧的控制權。有将近兩千萬銀元,他的花銷雖然大,但是,供應北庭大軍一百萬石糧草,問題不大。募軍問題不大。
但是,以這些新招募的軍隊,北上攻擊碎葉,這恐怕不行。漢朝時就有“士非教不得征”的規定。他這樣送新兵上戰場,簡直是給突騎施人的奉德可汗送人頭。
齊總督和拔野古孝德的戰争,恐怕隻要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會分出勝負。
兩個月,他的新兵怎麽都練不成。
需要時間啊!
還有一個問題,他目睹了疏勒會戰,又接受了兩萬新軍,這是周軍的正規軍,他對他所處的曆史節點,有一個大緻的推斷。
在和粟特商人阿裏波夫縱論絲路後,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而現在,差不多能有一個答案。
周軍的火铳,是各種火器的統稱。而不是明洪武朝的火铳系列,同樣不是永樂時期以及之後的明火铳系列,明後期的鳥铳。周軍列裝的火铳,混雜着火繩槍和燧發槍。
戰鬥方式,是将燧發槍将作更快捷的火繩槍使用,三段式射擊!
明後期的鳥铳,就是火繩槍。而燧發槍發明于十六世紀中葉,盛行于十七世紀中葉。足足使用了200多年。至1848年,燧發槍才被後膛槍淘汰。
賈環對這些數據資料,記得不準确,但是,他模糊的知道,當年的英國紅衫軍就是依靠燧發槍在世界各地征戰。結合周軍的情況:火繩槍、燧發槍各半,現在的世界圖,極有可能出在18世紀第一工業革命前夕!
燧發槍的戰術,實際上是排槍擊斃。歐洲在18世紀的戰争,都是這個戰術。但凡讀過拿破侖傳記(1769-1821)的人,都知道。拿破侖的步兵都是使用排槍戰術。當然拿破侖皇帝,擅長的是炮兵!
換言之,周軍現在賴之橫掃天下的三段式射擊,要換代。否則就會過時!吊打非火器軍隊很犀利。等面對那些強盛的國家,諸如沙俄、奧斯曼土耳其,就有可能失敗!
精銳的京營,可以拿着火铳,列陣前行,這就是火繩槍式的排槍戰術。
火繩槍與燧發槍最大的區别在于什麽地方呢?士卒使用火繩槍需要更大的操作空間。更占地方!若是燧發槍,可以讓士兵間的間距更短,使用更加密集的隊列,提供更大密度的火力,殺傷力更驚人。
這是戰術革新,變化。
需要說明,燧發槍無法将騎兵淘汰出曆史的舞台。機槍、坦克這樣的熱兵器才是。用騎兵沖擊步兵,一直是有效的戰術!拿破侖的愛将内伊就是騎兵将領。
至于,我大清在八裏橋的笑話,天知道他們怎麽搞出來。
賈環仿佛聽到了時代的齒輪在咔嚓咔嚓的轉動!他意識到了,這是穿越者的見識優勢,但是要改變周軍的戰術,需要時間。
時間啊!
…
…
賈環在返回疏勒的途中,一道來自吐火羅的書信,正穿越蔥嶺而來。這是易俊傑寫來的書信。
…
…
閏五月五月十二日,易俊傑翻越蔥嶺守捉。
閏五月十九日,抵達吐火羅的第一個小國:護蜜國。護蜜國國王很熱情的在皇宮接待了易俊傑一行。
“貴使所言歸順大周一事,小王一國實在做不了主。還要吐火羅十五國共同決定。通行大周銀元,購買糧食都沒有問題。隻是我國國力弱小,五十萬石糧食拿不出來。貴使還要往西行。”
閏五月二十三日,易俊傑一行抵達烏浒河畔的石汗那國。停留兩天後,在瑤薄健城與其國丞相伽延見面。
吐火羅地區,今爲阿富汗北部,平原與山區交接,夏季酷熱。瑤薄健城中充滿了異域風情。人口約萬餘人的小城。
在官衙中,伽延神情略冷淡的招待着易俊傑。他是一名胖乎乎的官員,帶着頭巾,負責内政,接到瑤薄健城的官員禀報,自王都而來。
“貴使所言之事,實屬難辦。我國雖然曾爲大周的羁縻州。但如今形勢不同。此事不必再提。至于銀元一事,倒是可以通融。但需要商議兌換比例。吐火羅地區一直都是通行的波斯銀币。糧食生意,貴使自與商人商議。”
閏五月二十八日,易俊傑抵達月氏國。吐火羅地區的第一強國:國土千裏,勝兵十萬。在這裏,他受到了出使以來的冷遇。
他亮明身份後:來自周王朝的西域布政司,奉命出使。但沿途的官員隻是讓他自行前往月氏國的都城阿緩城求見葉護達度,說明他的來意。
态度非常淡漠。
今天狀态不好,一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