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禮當然不會相信這是李虎撤兵的條件。李虎是現今爲大宋藩鎮,汴京有足夠的理由擔心代北會成爲第二個西夏,而李虎也絕不會僅僅滿足于做個大宋的看門狗,這兩的矛盾不可調和,遲早都要爆。就目前這一仗來說,李虎肯定想利用大宋的武力占據賀蘭山,但問題是,大宋會給他嗎?大宋當然不會給他,所以,興慶府有理由相信,隻要滿足李虎的條件,黨項人就能再一次擊敗大宋。
“虎王,我們兩家是聯姻關系,我們是親戚,我們唇齒相依利益相連,不管任何一家出了問題,都會對另一家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李仁禮鼓動如簧之舌,大談北方形勢,“大宋肯定要削藩,肯定要殺你,這是毋庸置疑的一件事,相信你對此有充分的認識和充足的準備,這也是去年我們結盟聯姻的基礎所在,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你爲什麽突然借口耶律延禧的事撕毀我們之間的盟約……”
“因爲你們根本不在乎這個盟約,你們的目的就是一個,那就是攻占代北,拓展實力,重建三足鼎立之勢。”李虎平靜地說道,“你要殺我,我當然要殺你,這很正常。”
“我們的皇帝并不想殺你,這都是前任宰相薛元禮和一幫漢臣設下的奸計。”李仁禮想都不想,張嘴就把所有的責任推給了漢臣,“三個月前,皇帝意識到這幫奸佞禍國殃民,已經把他們抓了起來,趕出了朝堂。”
李虎嗤之以鼻,“如果你沒有議和的誠意,馬上回去,我們即刻決戰。”
“虎王,此刻我還會騙你嗎?”李仁禮連聲叫屈。
“舒王,你以爲我們對興慶府的事一無所知?”柴雲忍不住了,當場戳穿李仁禮的謊言,“晉王李察哥一貫堅持積極防禦地策略,自從我們攻占大同之後,他就頻繁用兵,不惜一切代價奪取代北。我們結盟之後,李察哥更是和女真人秘密約定,要聯手夾擊代北,而把耶律延禧出賣給女真人,就是其中的約定之一。你們的皇帝不但沒有阻止,反而暗中,導緻耶律延禧被女真人俘獲,成安公主更是因此而羞愧自殺。三個月前,薛元禮和一幫漢臣之所以被趕出朝堂,正是因爲遭到了李察哥的陷害。”柴雲手指李仁禮,厲聲斥責,“你現在颠倒黑白,蓄意欺騙我們,議和的誠意何在?”
李仁禮沒想到李虎對興慶府的事一清二楚,一時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
“你回去吧。”李虎站了起來,起身送客,“宋軍很快就要攻擊了,你回去告訴李乾順,要麽馬上和我決戰,要麽固守興慶府,等着我們和宋軍會合,聯手共擊。”說完李虎拂袖而去。
李仁禮茫然無策,隻好離開。到了轅門處,他拉住柴雲,再度把唇亡齒寒的話說了一遍,希望柴雲對當前局勢有清醒認識,勸說李虎改弦易轍盡快撤軍。
“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柴雲低聲說道。“耶律馬哥地契丹軍實力強勁。虎王爲了确保代北穩定。做出了一個很大讓步。那就是在虎烈府置南北兩面官署。漢蕃共享權柄。也就是說。現在虎王和契丹人利益相連。幾個月前契丹人因爲你們出賣耶律延禧而動了報複性攻擊。把虎王拖進了這場大戰。現在虎王雖然有心撤軍。但難以說服契丹人。除非……”
“除非什麽?”李仁禮急切問道。
“除非你們給契丹人一個交待。”柴雲湊近李仁禮。壓低嗓門說道。“耶律延禧是被李察哥出賣地。你們地皇帝如果願意把這個罪責推給李察哥。把李察哥地腦袋交給契丹人。那麽這件事就有轉機。虎王或許就能找到理由。說服契丹人撤軍。”
李仁禮臉色驟變。瞪着柴雲冷聲說道:“你們想殺晉王是嗎?要殺他就想個好辦法。不要用這種拙劣地離間計。我們不會上當。”
柴雲微微一笑。“這地确是個離間計。我們就是要殺李察哥。如果你們不願意。那就決戰吧。我可以告訴你。就目前地形勢來說。你們最好立即決戰。不要再拖了。如果等到宋軍從橫山一線動攻擊。你們就遲了。決戰地最佳機會也就喪失了。”
李仁禮怒氣沖天。憤然離去。
興慶府陷入混亂,而混亂的緣由表面上看來自宰相李乾順的撤離準備工神作書吧,但實際上卻是來自漢蕃的血腥厮殺。
以李察哥爲地黨項宗室擊敗了漢臣,但薛元禮和一幫漢臣的敗亡對興慶府的打擊并不大,打擊最嚴重的是皇帝極力推行的新政。權力鬥争的實
益鬥争,而利益鬥争的目标則是國策,新政嚴重損宗室和權貴們的利益,所以薛元禮等漢臣倒台之後,李察哥等蕃臣馬上就要推翻新政。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虎烈府的攻擊挽救了皇帝李乾順和他地新政,給了他反擊的時間。李察哥從國祚安危考慮,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戰場上,而皇帝則趁此機會,把梁氏外戚拉出來繼續爲新政保駕護航,把仁多家族拉出來鉗制和削弱李察哥。梁氏外戚禍亂大夏幾十年,早已不得人心,但梁氏韬光隐晦二十年,好不容易等到東山再起的機會,當然不願錯過。仁多家族一直是大夏的柱石,但李氏皇帝爲了子孫世代永保江山,不得不予以壓制,李乾順主政後更是把仁多家族打壓得喘不過氣來,現在大夏國祚面臨生存危機,李乾順又要用他們了,仁多家族的心态可想而知。
李察哥和薛元禮血腥厮殺地結果是梁氏外戚和黨項權貴複出并執掌權柄,這是宗室大臣和漢臣們都不願看到的,所以很多宗室大臣對皇帝非常失望,而漢臣們則認爲皇帝背棄了他們,在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犧牲漢臣們地利益,無情無義,于是對皇帝的忠誠大打折扣。
這種情況下,表面上看李乾順獨攬大權,但實際上他沒有一個可以相信地人,他無法相信宗室、外戚和黨項權貴,而漢臣們則不相信他。在大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李乾順和大夏地中樞離心離德,其結果可想而知。
李仁禮回到興慶府,告訴皇帝議和失敗,但他帶回來的消息,則讓興慶府更加混亂。
宰相梁乞申很堅決地認爲,此刻要犧牲晉王,以一顆腦袋換回李虎的撤軍,太劃算了。
李仁忠和仁多保國則将堅決反對。李虎自己都說了,這就是離間計。晉王李察哥統率夏軍十幾年,戰功顯赫,深得将士們的擁戴和忠誠,誅殺李察哥等于自毀長城。
李乾順考慮的卻是國祚,他所有的決策都以保住國祚爲基礎,所以犧牲晉王并不是不可以,但晉王在大夏的實力太過強大,誅殺晉王的後果無法預測,尤其嚴重的是,此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演變爲兵變,最後死得可能不是晉王,而是自己。
李乾順的猶豫不決讓興慶府陷入恐懼。
梁乞申害怕晉王要造反,害怕宗室和黨項權貴聯手反擊,而宗室和黨項權貴們則害怕引内讧,國祚瞬間倒塌。李乾順自己也恐懼,所以他思之再三,派人征詢薛元禮。薛元禮罷相後被軟禁在家裏,等待懲罰。皇帝征詢,他不能不回答,但他害怕被誅殺,他一條性命不算什麽,就怕連累家族和部屬,所以他在書信中明确寫道,解鈴還須系鈴人,把晉王請回來,晉王會幫助陛下解決危機。
李乾順看完薛元禮的書信,想到十幾年來李察哥所神作書吧的一切,對他的怨恨有所減弱。不管李察哥做了什麽,有一點是肯定的,李察哥對大夏忠心耿耿,此刻應該相信李察哥,相信他的忠誠。
李乾順決定請回李察哥,讓李察哥主掌軍事,統率夏軍,戍衛國祚。
梁乞申聞訊大驚,極力勸說,阻撓皇帝下旨,但皇帝心意已決,而且得到了李仁忠和仁多保國的。梁氏外戚被逼到了絕路。如果李察哥回京主持軍事,先要對付的就是梁氏,其次就是漢臣。梁氏和漢臣不得不反擊。梁乞申密數名親信漢臣,設計陷害李察哥。
李察哥雖然鎮戍南線,但時刻關注賀蘭山戰場,他不停地上奏,催促皇帝盡快決戰,并勸說皇帝禦駕親征,以振軍威。
與此同時,一封精心炮制的彈劾奏章送到了皇帝面前。有人密奏,李察哥正在秘密聯系宗室和黨項權貴,打算乘着皇帝禦駕親征的機會,抰持皇帝,迫使皇帝同意李察哥返回京師主掌權柄,以便鏟奸佞衛國祚。
皇帝本來就沒有可以相信的人,整天在深宮裏疑神疑鬼,突然看到這份密奏,再加上梁乞申添油加醋,對李察哥的那點期待至此徹底消失。
“晉王對大夏有功,在軍中威望也高,陛下無論如何不能殺了他,以免動搖軍心。”梁乞申極力爲晉王求情,考慮到目前的形勢,他建議皇帝把李察哥調到甘肅,鎮戍河西,把晉王對興慶府的威脅降到最低。
李乾順接受了梁乞申的建議,下旨調遣晉王李察哥即刻趕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