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過,早在紀估國時代。共和國就着重申明,不會與俄羅斯算舊賬。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共和國的權宜之計,畢竟在當時,共和國周邊強敵如林。還得時刻應付來自太平洋對岸的挑戰,不能制造一個在短期内打不赢的對手,所以共和國當局的對俄政策以穩爲主,等到取代美國之後,自然會拿俄羅斯開刀。但是共和國與俄羅斯當局都不可能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犯迷糊。畢竟一口承諾當不了真,隻有白紙黑字的條約才具有約束力。經過數年談判,力 3年的時候,共和國與俄羅斯正式簽訂了具有完整法律效率的《中俄邊境勘定條約》,正式确定了兩國的邊境線也就是在這份條約中,俄羅斯将另外半個黑瞎子島歸還給了共和國。受此條約限制。除非共和國當局願意發起一場必定沒有道義支持的戰争,不然沒有理由主動挑釁俄羅斯。
正是這份條約,維系着共和國與俄羅斯的雙邊關系。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份不那麽起眼的條約,讓兩個能夠毀滅人類文明的世界級大國相安無事的共存了幾十年。可以說,力舊年,也就是第四次印巴戰争之後,由共和國與俄羅斯共同倡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因爲兩國在南亞次大陸問題上的嚴重分歧而變得名存實亡之後,這份來自不易的條約成爲了兩國關系的基石。根據在猛 年以羽歲高齡去世的俄羅斯前總統普京的回憶,在團年前後,随着全球性大蕭條到來,俄羅斯與共和國在很多問題上出現了嚴重分歧,甚至有部分俄羅斯聯邦官員與俄軍高級将領主張靠攏美國,與美國共同牽制共和國,而阻止俄羅斯搭上美國戰車的,正是雙方的現實關系,即在沒有直接矛盾的情況下,俄羅斯沒有理由幫助美國對付共和國。當然,出于同一原因,俄羅斯也沒有理由幫助共和國對付美國。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獨立自主的俄羅斯是世界和平的重大保證。
按照普京的回憶,大蕭條期間,俄羅斯的經濟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幾乎到了需要窮兵默武才能解決問題的地步。
雖然普京一直堅持認爲,俄羅斯能夠“中興”主要是俄羅斯民族奮發圖強,與外來援助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一些比較客觀公正的俄羅斯曆史學家與經濟學家都認爲,俄羅斯能夠在大蕭條中穩步前進,沒有走到崩潰的地步,與共和國保持良好關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俄羅斯官弈也沒有否認。
根據俄羅斯官方在團年到凹年間公布的經濟數據,直到2餾年。共和國仍然是俄羅斯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且是俄羅斯的第一大出口地,是俄羅斯最大的外彙來源,即便到力凹年的時候。人民币在俄羅斯外彙中仍然占了強的比重,爲俄羅斯持有的最多的外彙。用一些俄羅斯經濟學家的話來說,如果沒有共和國的龐大市場,以及共和國對原料的巨大需求,俄羅斯不可能在沒有大戰的情況下安然度過大蕭條。還有部分俄羅斯學者認爲,正是共和國在凹石年前發動的多場戰争,讓俄羅斯的經濟起死回生。比如半島戰争之後,朝鮮進行戰後重建,不但讓俄羅斯輸出了大量資源,還導緻全球資源價格上漲。雖然俄羅斯沒有參與日本的戰後重建,甚至與印度的戰後重建沒有太多關系,但是每一次戰争,都會導緻資源價格上漲。從而給俄羅斯帶來實惠。
總而言之,俄羅斯在共和國這邊占盡了便宜。
問題是,這并沒使兩國關系得到提升,反而使兩國關系急劇倒退。
如果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出發,俄羅斯應該感謝共和國,可是從俄羅斯的傳統思想出發,不但不會感謝共和國,還應該高度警惕共和國。因爲一個能夠左右俄羅斯命運的強大鄰國,絕對是俄羅斯的最大威脅。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是一個以擴張妾國的民族。
短短數百年間,俄羅斯就從莫斯科周圍的一個大公國發展成爲橫垮歐亞大陸,國土面積全球第一的世界級大國,鼎盛時期,甚至是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所有的一切,都來自對外擴張。可以說 從擺脫蒙古人的那一天開始,俄羅斯就在對外擴張,而且每次擴張都能帶來新的領土。即便在2,世紀初期。在國力最爲衰微的時候,俄羅斯仍然沒有忘記對外擴張,用一場閃電戰消滅了高加索地區的頑敵,也澆滅了美國的野心。
對于這樣一個國家,“睦鄰”肯定是妄想。
當然。共和國當局不可能不了解俄羅斯。
從兩國關系上講,共和國首先的感謝俄羅斯。用紀佑國在力年訪問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簽署《中俄邊境勘定條約》時的話來說,如果沒有俄羅斯的鼎力幫助,共和國不可能在開口蔔心,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宗成了西方世界用了幾十年、慎生彙與年才完成的工業化進程,擁有了較爲完善的工業體系。
實事求是的講,雖然俄羅斯蘇聯當年援助給共和國的工業設備大多都收了錢,但是以當時的國際環境,特别是共和國的國際地位,如果沒有俄羅斯的幫助,就算共和國當局拿錢也無法從其他國家買到那麽多的工業設備,更不可能請來成千上萬的技術專家,在數年内打下工業基礎。要知道,共和國在建國之後打下的工業基礎,即便到了刃年之後,仍然在共和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着重大作用,并且使共和國在百難之際,有能力推行改天換日的改革,從而一舉成爲世界大國。
這層關系,讓共和國的領導人不可能不了解俄羅斯,也就不可能不提防俄羅斯。
要知道,共和國與俄羅斯的第一次蜜月是以苦果結束的。
即便在出世紀呐年代與刁世紀初。共和國與俄羅斯迎來了第二個蜜月期。雙方都沒有走得太近,而是各取所需,各爲利用。
正是如此,力舊年之後,共和國與俄羅斯的關系顯得極爲特殊。
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共和國與俄羅斯的态度基本上能夠保持一緻,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力口年爆發的伊朗戰争。當時,在全世界都迫于美國的威脅,不敢表态的時候,共和國與俄羅斯達成秘密同盟關系,爲伊朗提供軍事援助,幫助伊朗撫擊美國入侵并且最終幫助伊朗擊敗了入侵者。可是在一些小事上,共和國與俄羅斯的關系卻不那麽融洽。比如在伊朗戰争爆發後2年就打響了南海戰争中。當共和國出兵幫助老撾抗擊入侵的越南,并且幫助越南總理平定軍事政變的時候,俄羅斯就表達過強烈抗議,認爲共和國粗暴幹涉了東南亞國家的内部事務。
這種時好時壞的關系,正好說明了共和國與俄羅斯的根本國家利益。
以力舊年之後的國際局勢,在全球性大蕭條爆發前,因爲力年爆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正在消退,俄羅斯再度萌生了稱霸世界的野心,并且在各方各面前在挑戰美國。比如在刀。年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新的戰略核潛艇,而共和國也在努力進步,希望能夠成爲美國那樣的世界大國,所以有利益共同點的時候。自然會一道挑戰美國,如果出現利益矛盾,則會分道揚镌。
當然,這一局面沒有持續幾年,随着大蕭條到來,俄羅斯迅速衰落。
事實上,幾乎所有史學家都認爲。引世紀舊年代末的全球大蕭條正是世界格局的重大分水嶺。從這裏開始,在全球各大主要實體都走向衰微的時候,隻有共和國逆勢上揚,并且由此成爲了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猛聳。
單以中俄關系而論,印度戰争絕對是另非一個轉折點。
印度戰争之前,俄羅斯的對華政策是“以遏制爲主的友好政策。”即在确保基本關系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盡量遏制共和國的崛起勢頭,削弱共和國的影響力。因爲國力不濟,加上共和國的主要對手是美國,所以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上,俄羅斯并沒強行出頭,特别是在共和國表明了強硬立場之後。俄羅斯就沒有與美國站在一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戰争,當時全世界都在譴責共和國當局,隻有俄羅斯保持沉默。這一政策表明,俄羅斯不希望出現一個強大的鄰國,特别是一個與俄羅斯有世仇的鄰國。換句話說。俄羅斯對共和國天生存在一股戒心。認爲共和國會在強大之後拿俄羅斯開刀。因爲俄羅斯也是核大國。而且是第一集團裏的核大國。與美國、共和國一樣,擁有足以摧毀全世界的核武器,所以在對華政策上。俄羅斯還算有點底氣,敢于在一些關系到國家根本利益的問題上與共和國當局較勁,也敢于推行一些遏制共和國的政策。當然,從内心來講,俄羅斯卻沒有多少信心,特别是在共和國一次又一次的展示軍事實力的情況下,俄羅斯的領導人肯定對俄軍沒有多少把握,也就不敢在一些關系到共和國根本國家利益的問題上與共和國對着幹。
這種“怯懦。”在印度戰争中達到了巅峰。
因爲在力 年的第四次印巴戰争之後,印俄關系就走到盡頭,印度成爲美國的重要盟國,與俄羅斯的關系全面破裂,所以印度戰争期間,俄羅斯并沒表達抗議,隻是希望共和國能夠更多的考慮戰争對平民帶來的傷害。
俄羅斯的這種态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因爲俄羅斯當局認清了共和國的實力,也認清了共和國的魄力。站在俄羅斯的立場上。共和國能夠動用田萬大軍在半年之内打垮一個國土面積超過駒萬平方千米、擁有口億人的國家,也就能夠用同樣的方式,打垮人口少得多的嵌羅斯。更重要的是
,國在印度戰争期間表現得非常從容,沒有把印度的核蜘聯聯在眼裏。并且在适當的時候,一舉摧毀印度的核武庫。使印度喪失了戰略威脅能力。由此可以證明,共和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初步成型、具備了一定的實戰攔截能力,而且共和國的戰略打擊能力、特别是針對敵國戰略武器系統的打擊能力已經達到了驚人的高度,甚至有可能超過了美國。
總而言之,印度戰争讓俄羅斯當局意識到,共和國不再是一個安分的鄰居。
受此影響,印度戰争之後,俄羅斯迅速調整國策,開始向歐盟靠攏。甚至放出了與歐盟共同建立“大歐洲聯盟”的想法。
當然,俄羅斯當局這備做。無非就是想找個墊背的。
以俄羅斯當時的處境,與共和國改善關系已經來不及了。更重要的是,站在俄羅斯當局的立場上,如果主動向共和國伸出橄榄枝,隻會被認爲是賣國行爲,從而遭到國家杜馬的堅決反對。向美國靠攏也不大現實,畢竟美國是俄羅斯獨立之後的第一個對手,甚至可以說是導緻俄羅斯走向衰落的元兇,即便已經有很多有學之士認識到,在不大可能成爲超級大國的情況下,俄羅斯的唯一出路就是依附美國,積極協助美國與共和國抗争,争取在美中對抗之後獲得稱霸全球的機會。問題是,從民族感情上講,如果沒有一次震悟,或者能夠讓民衆都看得出來的機會。俄羅斯不大可能投靠美國。剩下的。就隻有與同樣身處第二集團的歐盟聯盟,盡最大的力量保護俄羅斯的全球利益。
事實上,俄羅斯與歐盟的聯合取得過成果,而且是重大成果。
從某種意義上講,《倫敦條約》姆。在這個樣子,而不是完全按照共和國與美國的設想簽訂,成爲兩個超級大國壓制潛在對手的霸王性條約,就與俄歐聯盟有密切關系。
問題是。歐盟連自身的事情都沒有處理好,哪有可能與俄羅斯組成“大歐洲聯盟。”
更重要的是,歐盟的首要問題是缺乏一個能夠起到領導作用的核心國家,迫使法德意三國聯合起來推動一體化進程,如果讓俄羅斯參與進來。結果必然是喧賓奪主,讓法德意三國邊緣化。母庸置疑,這樣的結果,肯定是法德意三國所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在“大歐洲聯盟。上。法德意三國的熱情都不夠高。因爲歐盟最初是經濟一體化組織,在開始讨論政治一體化的時候,歐盟各成員國的經濟已經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所以在法德意三國不會接納俄羅斯的情況下,其他大部分成員國也不會擔待俄羅斯。
總而言之,俄歐聯盟這條路也走不通。
正是如此,到了。力年左右,俄羅斯再次舌起了“獨立思潮。”
不管怎麽說,到這個,時候,全球經濟已經回暖,而俄羅斯在基礎建設與科學研究上的巨大投入也初顯回報,比如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複合蓄電池,以及建立在常溫超導技術基礎上的可控聚變核電站,這些都使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出現轉械必須承認,俄羅斯是世界上基礎條件最雄厚的國家,隻要解決了内部問題,俄羅斯完全有可能成爲超級大國。問題是,在巧年的時候,俄羅斯并沒解決全部内部問題,比如最嚴重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與共和國一樣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并未得到
決。
受此影響,在到田年間,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并不順暢。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要知道,在這舊年間,即便是共和國與美國,都抓住一切機會推動經濟發展,甚至出台了很多刺激政策。讓經濟以不太健康的方式,即以過快的速度增長。
這麽做,一是爲戰争做準備。二是彌補大蕭條時期的欠缺。總而言之。在全球經濟都在飛速增長的情況下。俄羅斯的經濟卻要死不活,自然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進入引世紀下半葉,随着經濟問題再次累積成危機,俄羅斯的好日子到頭了。
嚴格的說,不管是國内矛盾、還是國際矛盾,歸根結底多是由經濟引發的。用一位美國哲學家的話來說。如果沒有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共和國等國不會被逼上絕路。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大蕭條,以及大變局。
對俄羅斯來說,同樣是這個道理。
隻有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俄羅斯當局才會想方設法的把國内矛盾向外轉移。
正是如此,在曆年的時候,俄羅斯才會悍然出兵哈薩克斯坦。事實上,根據半島電視台在當時做的報道,哈薩克斯坦的軍事政變與俄羅斯的情報機構不無關系,從一開始就是俄羅斯導演的陰謀。
到這一步,共和國與俄羅斯的友好關系也算是走到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