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看表象,到13日20點30、共和國陸軍在第三次戰役前64個小時的地面進攻确實“雜亂無章”、沒有規律可尋。抛開表象,就能發現共和國陸軍的進攻不但有章法,而且有明确的目的。
東部戰場上“行雲流水”般的進攻打得極爲順暢。
以38軍爲主的地面部隊在2萬多平方千米的戰場上左沖右突,完全按照“運動戰”的經典戰術作戰,在運動中分割敵人、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在運動中推進戰線,把擁有多萬兵力的韓軍當成了手上的玩物,沒給敵人任何反擊機會。
對韓軍第團軍來說,關鍵不是如何反擊,而是如何抓住反擊對象!
打到這個地步,實是韓軍的悲哀。
抛開38軍、快反7711旅與空中突擊的快速突擊能力,就能發現,共和國陸軍在東部戰場上大打“運動戰”,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算上參的軍直屬炮兵,共和國陸軍僅在東部戰場上投入了大約5萬兵力。
按照兵力計算,進攻方僅有防守方的分之一!
即便共和國:軍掌握了除兵力之外的所有有利因素,用5萬兵力殲
滅40多萬敵人。也絕對算得上是戰争史上地奇迹。
不打運動戰。共和國陸軍少需要投入15萬地面部隊。
共和國陸軍不是湊不15萬地面部隊。而是無法承擔由此帶來地傷亡。也無法提供充足地後勤保障。
顯然。裴承毅沒有選擇地餘地。
共和國陸軍在東部戰場上打“大縱深運動戰”地另外一個目地是吸引韓軍注意力。爲西部戰場上地進攻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因爲39軍戰鬥力充足。所以“運動”範圍遠不如38軍。
最重要的是,西部戰場上的進攻有明确目的,除了殲滅韓軍第3集團軍之外,還要攻占開城與漢城。在此情況下管39軍戰鬥力如何,都得集中兵力,避免大範圍運動分散進攻實力。
讓韓軍看不懂的是軍打下了仁川,爲什麽還要回頭攻打開城?
背靠仁川軍有足夠的資本攻打漢城。
韓軍看不懂,不是韓軍将領素質低下,而是韓軍嚴重缺乏獲取戰場信息的手段。
現代戰争中,信息的重要性派在火力前面,成爲克敵制勝的頭号先決條件。誰準确掌握戰場信息,誰就掌握戰争的主動權!
雖然美國一直在爲韓國提供包括軍事情報在内的軍事援助,但是美國已經撤軍,無法向戰場派遣戰術偵察力量而失去了獲得戰術情報的手段。即便美國傾囊相助,也隻能爲韓國提供戰略情報,無法爲韓國提供戰術情報。
戰略情報最多确定共和國發動第三次戰役的目的,而無法從中得知具體的戰術行動。
第三次戰役開始後,美國調集近20偵察衛星監視朝鮮半島,平均每小時就能獲得一份戰場情報。
可以說軍的衛星偵察能力達到了非常驚人的程度。
即便如此,美國仍然無法爲韓國提供準确的戰術情報。
小時,足夠共和國陸軍的突擊部隊跑上幾十千米,或者完成一場小規殲滅戰了。
在此情況下,韓軍将領怎麽可能知道共和國陸軍的戰術意圖?
别說韓軍将領連美軍将領都看不懂共和國陸軍的戰術。
從一開始,美軍就堅信共和國陸軍發動第三次戰役的根本目的是攻占漢城,讓朝鮮臨時政府到“首都”辦公複朝鮮政權的合法性,爲共和國陸軍在朝鮮半島上展開更大規的作戰行動提供法理依據。
39軍攻占仁川與富川之後乎所有美軍将領都認爲共和國陸軍将盡快攻打漢城。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确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當然是所有美軍将領都被蒙在鼓裏。
回到關島的杜奇威在12日下午就發出警告,要求韓軍盡快出兵攻打汶山,阻止39軍回頭攻打開城,加強開城的防禦。
隻是,這份警告沒有受到重視,因爲韓軍将領認爲“敗軍之将”沒有發言權。
非常不幸,杜奇威“猜”中了。雖然不是絕對準确,因爲攻打開城的不是已經南下的39軍作戰部隊,而是留在後方的作戰部隊,即便韓軍在12日夜間攻打汶山,也無法阻止共和國陸軍攻打開城,但是杜奇威的分析判斷引起了即将上任的當選總統韋斯特伍德的高度重視。
13日上午,杜奇威乘坐“專機”返回華盛頓。
飛行途中,杜奇威與弗雷德裏克與韋斯特伍德
話,彙報他對共和國陸軍下一步作戰行動的推測。
按照杜奇威的分析,共和國陸軍攻打開城的目的是确保後方安全。
隻要共和國陸軍打算占領漢城,并且不打算受到牽制,就得在此之前打下開城。原因很簡單,韓軍囤積在開城的作戰物資足以讓守軍堅守3個月以上,而共和國陸軍絕對不希望将戰争拖到月份。隻要開城還在韓軍手中,共和國陸軍就得調集2到3個軍的兵力(實際上沒有這麽誇張)包圍開城。如果開城的韓軍在随後發動反擊,哪怕隻是試探性的小規反擊,都足以使共和國陸軍在後方消耗大量作戰物資。
不管怎麽算,這都是不劃算的買賣。
當然,攻打一座有15萬守軍的“軍事要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此杜奇威判,共和國陸軍将集中兵力,争取在3天之内打下開城。
這次,杜奇威又“猜”中了,因爲他乘坐的“專機”降落到華盛頓安德魯斯空軍基地之前,開城守軍投降了。隻是讓杜奇威也感到萬分震驚的是,依靠堅固防禦陣地的15萬韓軍竟然沒有堅持到24~小時!
不是韓過于“脆弱”,就是共和國陸軍十分強大。
不管怎麽樣,杜奇威願意相信後者。
韋斯特伍德并不關心已經發生的事,更加關心即将發生的事情。
按照杜奇威預測,共和國陸軍打下開城之後,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兵力,大概會動用2到3個軍攻打漢城。在此之前,共和國陸軍将進行至少12~小時的火力準備(包括前期轟炸在内),然後發動立體進攻。
至于韓軍能夠在漢城堅多久,杜奇威沒有做出推測。
在他看來,共和國陸軍目的不僅僅是攻占漢城,還要殲滅韓軍第3集團軍,不然不會派遣快反773旅攻占天安,切斷第3集團軍與第5集團軍的聯系。
如此一來,共和國陸軍肯定會在攻打漢城的時候掃蕩漢城南面的韓軍據點。
對韓軍來說,結果不會好到哪裏去。
除非發生奇迹,不然韓軍第3集團軍将被全殲。
見到杜奇威的時候,韋斯特伍德主要詢問了東部戰場上的情況,讓杜奇威對即将上任的當選總統有點刮目相看,因爲包括弗雷德裏克在内的絕大部分美**政要員都在關注西部戰場上的戰鬥,不太重視東部戰場上的情況。
實際上,東部戰場上的影響更加深遠。
總統肯“不恥下問”,杜奇威就“傾囊相授”。
按照杜奇威的預測,第三次戰役結束前,共和國陸軍有兩個選擇,要麽繼續将重點放在西部戰場上,殲滅已經成軍的韓軍第5集團軍,占領朝鮮半島最富庶、也是人口最集中的漢江以南地區;要麽把重點轉向東部戰場,集中兵力向南推進,打下浦項,以最快的速度攻占蔚山與釜山,切斷韓軍獲得外來援助的唯一通道,盡快結束戰争。
共和國陸軍會怎麽打,除了共和國高層領袖對整場戰争的深遠考慮之外,還得由戰場上的實際情況、也是韓軍的抵抗情況決定。
有一點可以肯定,隻要沒有出現特殊情況,戰争将在2月底或者3月初結束。
不得不承認,杜奇威的預測非常準确。
數十年後,裴承毅得知杜奇威做出了這些預測後,都不免暗自感歎,如果當初杜奇威有足夠的兵力,共和國将在半島戰争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不但不會赢得如此輕松,還有可能遭遇慘敗!
當時,共和國高層也在考慮該怎麽打下去。
打下開城之後,第三次戰役獲勝隻是時間上的問題。按照共和國領袖的習慣,在有十足把握獲得勝利的情況下開始制訂下一次戰役的總體方針。
項铤輝與裴承毅都認爲有必要在西部戰場上繼續打一次大規模戰役,殲滅盤踞在清州的韓軍第5集團軍,打下大田,消除側翼威脅,然後集中兵力向釜山進軍。
王元慶與顧衛民則認爲沒有必要繼續把重點放在西部戰場上,應該盡快集中兵力攻打釜山,力争以最快的速度結束半島戰争。至于後面的戰鬥,可以交給朝鮮國防軍。
如同以往一樣,趙潤東沒有急着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決策。
這隻害苦了項铤輝與裴承毅,因爲在戰役總方針沒有确定的情況下,總參謀部與前線指揮部必須針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提前制訂作戰計劃。
趙潤東保持沉默不是沒有理由,因爲第三次戰役還未結束,誰也說不準後面的局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