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要去做,所以他去做了。所以他成功了。”
“這是個讓人窒息,且不敢相信的事情,他率領五十騎勇士,夜闖足足五萬兵馬的金兵大營,在毫發無傷的情況下,将叛徒張安國生擒,随後不遠千裏,将張安國押送回了南宋朝廷,交給皇帝發落。
這是傳奇小說裏面都不敢去寫的橋段,但是卻真正發生在了曆史當中,不容任何人辯駁。
果然,其實現實比小說更加扯淡,因爲至少現實是不需要任何邏輯的。
懦夫在未死之前,已經死了很多次,而勇士一生隻死一次。
辛棄疾,就是這樣的一位勇士。
于是二十三歲的辛棄疾,将張安國押送回南宋朝廷。
舉國爲之鼓舞,人們争相前來拜訪這位,僅僅隻率領數十騎兵深入敵境,生擒叛徒的.南歸人。
當時的南宋百姓,依舊還記着曾經嶽飛所做的一切。
當他們看到辛棄疾的出現,是無比欣喜的,他們都覺得這是上天格外的開恩,才爲大宋降下了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戰将!
無數人都覺得,他很快就能夠官拜大将,上陣殺敵,恢複中原,甚至能夠完成當年嶽飛,嶽武穆都未曾完成的偉大壯舉!但辛棄疾自己或許都沒有想到。
他做出了這樣令人不敢相信的偉大的事情,等待着他的,卻不是實現他理想的廣闊的天地,與之相反是消磨他鬥志的漫漫長夜。
他寫了很多的奏疏,核心都是想要收複故土,但卻都石沉大海。
最後他得到的不是北伐的命令,而是調他去往後方,去當一個地方的父母官。
于是他去了滁州,幹的相當的不錯。
順便還在寫着有關于北伐的奏疏。
而盡管民間對于他的奏折廣爲好評,當時的朝廷,卻無比的冷淡。
滁州幹的不錯,那行吧,去下一個地方。
去江西吧。
于是辛棄疾啓程,前往江西。辛棄疾在路過江西萬安之時,在贛江河畔,聽到了鹧鸪的叫聲。
行不得也,哥哥的叫聲,何等的感時傷懷?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鹧鸪。
擡頭北望淪陷的故都汴京開封,可惜啊,無數的山巒卻把我的視線所遮擋。
他們真的擋了嗎?
擋不住的。
擋不住的不是眼光,是他的夢想。
但他的夢想沒有實現,他去江西,是去剿匪的。三個月平定匪患,也做的相當的不錯。
随後調到湖南,他終于有了機會建立了一支屬于他的軍隊,步卒兩千,馬軍五百的飛虎營,人數不多,但辛棄疾将其看做了是日後北伐的種子。
因此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事實證明,他的練兵手段也很不錯,飛虎營雄鎮一方,乃是江上諸軍之冠。
但遺憾的是,組建不過一年,飛虎營便遭到了解散。
言官彈劾辛棄疾練兵花費巨大,用錢如泥沙,而辛棄疾據理力争,卻于事無補。
因爲宋朝的皇帝,并不想北伐,所以這樣一支軍隊的存在,在南宋皇帝眼中看來,是沒有意義的。
随後就是多年的調動,辛棄疾成了一名救火隊員,哪裏有問題,哪裏就有他。頻繁的調任甚至不下四十多次。
他一邊完美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一邊不斷的上書朝廷,表明自己的志向。
但可惜,依舊無人願意搭理他。即便是耿直如他。
似乎也意識到了一件事,這個王朝,似乎隻想怯弱的偏安一隅。
實際上在南宋皇帝的眼裏,靖康之恥後面淪陷的半壁江山,遠遠比不上自己在臨安的龍椅。
他的呼喊,自然也無人在意。
楚天千裏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鲈魚堪脍,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無人會,登臨意,紅巾翠袖,搵英雄淚,這就是他對于自己最好的寫照,沒有之一。
甚至寫照遠不僅僅隻是如此。
當人們對于現實不滿意,就難免會開始回憶過去,亦或者是思考未來。
而對于辛棄疾來說,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以前,想到了當年。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
追往事,歎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
卻将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多麽諷刺的一段話語,也多麽清楚的寫出了辛棄疾的無奈。
然而這些詞沒有起到喚起南宋朝廷熱血的作用。
甚至相反,爲辛棄疾,招來了禍端。
因爲這些詞作,他被人彈劾罷官。
這一年他四十一歲,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罷官,一罷,就是足足二十多年。
他去到了江西,鉛山,在這裏給他的帶湖莊園取了一個全新的名字,稼軒。
并且自号,稼軒居士。
就像是屢遭貶低的蘇轼激發出了自己的美食家天賦一樣。
在這賦閑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裏面,辛棄疾,這樣一個天生的将種。
活生生的被逼成了一個詞人。
國家不幸,詩家幸。
但如果辛棄疾有的選,他絕對不會在乎一個大詞人的美名,也不會在乎所謂的詞中之龍美譽。
因爲從始至終,他想做的,都是一個将軍。
或許這就是生活的無奈吧。
人總是要往前看的。
但他真的放棄了嗎?答案卻又是未必。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遊零落,隻今餘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裏。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