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報紙》看似受衆比《博物志報》大,但更新慢,内容比較高大上,除了對正兒八經地讀書人有吸引力,一般人不會太想看。
就是讀書人,也不一定要看《皇家報紙》,她名下的書讀可一直緊跟時事, 十分盡職的出着各類科舉用書。
因此像解讀《皇家報紙》的書籍,也跟着發了出來。
這類書籍更加接地氣,以白話文爲主,更具有普适性。
即使文學涵養不那麽高,知識不那麽紮實的人,也能通過工具書讀懂。
《皇家報紙》隻是解讀科舉,給大家一個大方向的參考,又不是必考之物,還有一個更加詳細的工具書在後面擺着,更加貼近科舉内容,後者豈不更好?
對于書塾來說,隻要先生手裏捏着《皇家報紙》,對于該書塾的衆學子來說就基本夠多用了。
“你怎麽突然問這個問題?你是擔心……”想到兩份報紙巨大的收入差距,顧清菱望向了李文崇,“有人眼紅嗎?”
李文崇點頭:“你忘了,誠郡王現在還在外面,今年過年都趕不回來。而且……從皇兄那裏得來的消息,他已經遭遇了好幾次暗殺了。”
顧清菱能說,她早就猜到了嗎?
海鹽利益太大,後面的人肯定會心動。
現在誠郡王要徹查,簡直就是跟對方做對,對方不對誠郡王下手才怪了。
就是不知道明光帝到底想要保哪一方。
能查到什麽程度,恐怕也要看明光帝的态度。
“不會吧?一份報紙而已……何況, 這份報紙也不是燦哥兒一個人的,上書房那麽多位皇子皇孫在裏面,還有各位伴讀……”顧清菱說道,“就算有人再心動,總不能冒着得罪那麽多人的風險搶奪吧?”
至于明光帝,顧清菱相信,堂堂一個皇帝,不會這麽的……
鼠目寸光。
就算報紙到了明光帝手裏,又能如何?
難不成,他還不能讓些好處出來,給他的皇子皇孫嗎?
堂堂皇帝,可不能這麽小氣。
這麽多人一分,還要繳稅,落到明光帝私人腰包裏的,又還能有多少?
明光帝想要這個,還不如讓李文崇給他置辦一個賺錢的項目。
顧清菱相信,就李文崇暗中給明光帝的那些合作項目,賺的錢肯定比《博物志報》要多。
所以,隻要眼皮子不淺,明光帝根本不可能看上這個。
隻要明光帝不看上《博物志報》,他還能眼睜睜地看着别人搶他兒子、孫子的報紙?
“眼紅是一方面,怕就怕有人妒忌, 暗中使絆子。”李文崇一臉無奈, 提醒顧清菱說道,“你别忘了,《皇家報紙》還虧着呢。”
“呃……爲什麽你會覺得《皇家報紙》虧錢?雖然我不知道《皇家報紙》的具體銷量,但怎麽也應該能保本吧?”
“那是因爲你不清楚裏面的情況。”李文崇沒辦法,将三皇孫李貞他們爲了請當世大儒等人幫忙潤筆,每次上門的時候都沒有空手。
說是略備薄禮,可皇子皇孫出身,準備的東西又怎麽可能差了?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
又不是晉郡王李晉出面,一群孩子跑東跑西的,怎麽可能不準備點東西?
李文崇懷疑:“我都不知道他們買的這些報紙,有沒有将他們送出去的禮錢給賺回來。”
“呃……”這個還真有難度。
顧清菱是真沒想到,原來《皇家報紙》上的文章,給的不隻是稿費,居然還有額外的“潤筆費”。
不對,不應該說是潤筆費,應該是“拜訪費”。
如果說是潤筆費,那《皇家報紙》簡直就是在壞了報業的規矩。
哪家報紙收文章,不是給些稿費即可?
若你的名額大,文章含量高,給的稿費高些;若是你是小萌新,沒什麽名氣,給的稿費便低些,這都很正常。
可現在你爲了讓當世大儒出面,又是送這個,又是送那個,以後誰還敢上門求當世大儒的筆墨?
顧清菱說道:“那……《皇家報紙》以後還辦不辦?老是這樣虧本,長久不了吧?而且如果他們一直請當世大儒和國子監先生……就算他們再高産,也不可能月月都有文章。就算排着隊來,一兩年以後,就不好請了吧?”
當世大儒和國子監先生又不比别的,人員都比較固定,幾年内都不會有大的變動。
如此,《皇家報紙》能出什麽新意?
春闱才三年一次,其他縣試、府試,《皇家報紙》又看不上。
那麽幾年過去,《皇家報紙》……
李文崇搖頭:“這我哪知道?我就是擔心,本來三皇孫他們就是學燦哥兒他們辦的報紙,結果燦哥兒他們辦的報紙賺錢,還賺得紅紅火火的,三皇孫他們卻搞得虎頭蛇尾的。到時候有了對比,三皇孫他們臉上不好看不要緊,怕就怕我那個二侄子心眼小,給記上了……”
說真的,他真不怕三皇孫這幫小的有心眼,他怕的是晉郡王李晉。
這小子能忍,心思又深。
沒有千日防賊的,隻有千日做賊的。李文崇擔心到時候一不小心,他沒看顧住,姚九爺被人給算計了。
“一個報紙而已,還搞得這麽麻煩……”當初姚九爺辦的時候,顧清菱是真沒想到他們會辦得這麽好。
或是報紙不死不活的,也就那麽過來了,不會有人眼饞。
但辦得好了……
辦得好了容易招人惦記。
顧清菱皺了眉頭。
李文崇也皺了眉頭,他道:“算了,明天我找皇兄說說,看看皇兄怎麽說。”
第二天。
早朝過後,李文崇果然私下裏見了明光帝,提到了此事。
明光帝一看《博物志報》的年收入,頓時明白李文崇的擔憂在哪裏。
“怎麽會有這麽多錢?這《博物志報》這麽賺錢?”
李文崇說道:“現在還是少的,若是《博物志報》一直那麽賺錢,後面再申請什麽專利之類的。不說大的,就是像魔天輪擺件那樣的小東西,也能讓發明者和報紙賺上一筆。若是多來幾樣……金額隻會更大。”
“你真當人人都是你王妃手裏的匠人工坊?”
“我知道啊,可是皇兄,以《博物志報》現在的盈利,它根本不需要像匠人工坊那樣。它本來就是以報紙爲主,專利隻是額外的收入。”李文崇說道,“《博物志報》的收入本來就不低,再錦上添花一樣,更招人眼紅了。要是燦哥兒他們已經長大了,他們有這麽一個收入,我也覺得沒什麽,可問題是他們還是總角之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