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菱跟幾個兒女講公平了嗎?
沒有。
兩個嫡子,一個庶子,各房分到的東西都不一樣。
尤其是三房,分到的東西最少。
但你要說不公平,人家也公平。
姚大爺是長房長子,他分到的是京城老宅,以及姚大夫人手裏的那些産業。再加上之前以全家之力扶植姚大爺科舉做官,在京城也算是站穩了腳步,就看他以後能幹到哪一步了。
二房也不差。
姚二爺雖然沒有官身,但是武舉人,隻要他樂意,随時可以混到一個小官。
他之前沒做官,隻是因爲在留在京城照顧老太君顧清菱,再加上姚家還有其他安排,但一直沒得官身,在那裏跑腿,主持姚家各種事宜——姚大爺不在,姚家這邊需要出面的事情,做爲唯一的成年男性,他不得不跑起來。
除此外,姚二夫人手裏捏了不少産業,一看就是三房中最富有的。
三房是分到東西最少的,但他也不虧。
一個,老伯爵去世時姚家本來就沒什麽東西,要按當時的家産業分,他能分到幾百兩銀子,一個破落的院子就不錯了。
但現在他不僅做了一個地方官,姚三夫人手裏還捏了幾個産業,一看就知道以後不會缺錢。
三房看似分得少,卻是諸多“庶子”中混得最好,最有福氣的一個。
姚族長和族老幾個敢發誓,在金陵,除了真正有本事的,怕是沒幾個庶子有姚三爺這麽“幸運”。
就是幾個族老自己的親子,以後真要分家了,分到手裏的東西都不一定比得過姚三爺。
也難怪陳老姨娘做爲三房的代表,分家的時候沒有一點意見,完全是姚老太君顧清菱說什麽是什麽了。
這麽細細一推敲,姚族長覺得,他好像知道京城姚家分家這麽和平的原因了。
“我知道了,他們之所以這麽和平,是因爲老太君早就開始安排了……”姚族長眼睛發亮地說道,“你們發現沒有,現在各房分到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幾年前,他們各方都已經捏到手裏的東西。也就是說早在幾年前,姚老太君帶着一衆兒女到達金陵時,她就已經在準備分家的事情了。”
族老們愣住:“這麽早就開始準備了?!”
“所以說老太君厲害呀!太有先見之明了。除了功名是幾位爺自己掙到的,全憑本事說話,他們分到的其他家産,哪一樣不是捏在各位夫人手裏?每位夫人負責的生意都不一樣,京城的是姚大夫人,金陵的是姚二夫人,姚三夫人手裏雖然沒有百香閣,但她手裏有其他鋪子……”姚族長一一數了起來。
這些鋪子不是一開始就有的,都是京城姚家到了金陵以後才慢慢置辦起來的。
但在一開始置辦的時候,顧清菱便沒有留在手裏,而是分給了各房,讓各房自己負責。
自己負責,用自己人,賺多賺少都是各房的。
所以幾年過去,分家了,各房也鬧不到其他房手裏——我不是沒給你們,幾年前就給了,經營如何,全看你們各房的本事。
姚族長、族老不知道的是,除了這些放在明面上的生意,其實姚家三房還有一些放在暗裏的生意。要是知道他們看到的那些家産隻占總資本的一半,怕不得羨慕死。
就這些已經夠多了,還隻是一半,還是全部拿出來?
我的乖乖。
就這麽幾年時間,京城姚家到底積攢了多少财富?!
京城姚家,就這麽會賺錢嗎?!
他們要是問的話,姚二夫人一定會告訴他們:“不是我們姚家會賺錢,關鍵是老太君有一隻點金手,她指哪兒哪兒就能賺錢。”
“跟老太君走,哪裏是做生意啊,分明就是撿錢。”
……
京城姚家分家的消息一在金陵傳開,不少人震驚。
“不是吧,居然分家了,不是說父母在不分家的嗎?!這姚老太君就不會是瘋了吧?!”
“我覺得不是瘋了,而是……”有人指了指京城,說道,“提前做準備了。那些傳言,怕是真的。姚老太君擔心她一個人毀了整個姚家,所以才趕緊把各房給分了出去。到時候那邊要怪起來,也不會把姚家一網打盡。”
“那這麽說的話……那我們這個時候撤資是對的呀,還好我們撤資了。要不然……”
……
一個個頓時慶幸不已,還好自己反應快,要不然就真的麻煩了。
金陵知府夫人李氏聽到消息的時候,坐立不安,她和孫知府商量了一下,決定悄悄跑一趟姚家,看她能不能幫上一些忙,也算是給兩家這麽多年的交情做一個了結了。
畢竟金陵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是人家姚老太君的功勞,他們占了人家的福氣,什麽也不做,那就有些太絕情了。
不過知府夫人也想跟姚老太君講清楚,孫家勢單力薄,不可能爲他們和皇家對上。
他們能做的,也就是照應一下未被殃及的人。
知府夫人的到來,顧清菱十分感激:“你放心,京城的那些傳言,我也聽說了。不過那些傳言傷不到我,姚家之所以現在分家,那是早有打算的,隻不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機會,拖到了現在。”
她笑着點了點三房現在分到的東西,基本上都是之前三房各自負責的産業,因爲早有準備,所以分得特别順利,沒有一點波折。
“還是姚老太君有先見之名,早早就準備好了,要不然就冷不丁的突然要分家,還真麻煩。”知府夫人說道,“您這一手啊,我得好好學習,就算我自己用不上,萬一以後我兒媳婦要用呢?”
“分家這種事情,确實要早做打算,不能因爲孩子還小,就假裝什麽也不知道,糊塗着過日子。孩子長得快,轉眼就長大了,娶妻生子,快得很。要沒有一點準備,冷不丁地來一下,确實麻煩。”
就“平安分家”的話題,兩人讨論了半天。
沒一會兒,忙活完的姚二夫人過來請安,也加入了讨論當中。
她大誇顧清菱的“安排”好,她也得早早替三個兒子準備起來,免得他們到時候長大了來不及,還說她偏心。
“偏心不正常嗎?十個手指頭有長短,大兒子,小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我一個老太婆,憑什麽不能偏心呀?”顧清菱笑着說道,“偏心怎麽了?我就偏心了。”
姚二夫人頓時捂嘴笑了起來:“是是是,老太君偏心了一輩子,兒媳婦無可說。可老太君再偏心,各房該給的也給了,不管是大哥、大嫂,還是三弟、三弟妹,對老太君的安排都是心服口服,沒有半分意見。老太君的本事啊,我是學不到了,所以啊,我還是努力‘一碗水端平’,免得到時候老太君的本事沒學到,先自己翻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