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造好這個新集市,婁清不僅擴大了自己的建築隊,同時還找了好幾個新的合作夥伴。跟着婁清混的建築材料商,一個個喜得跟什麽似的。
“婁二公子,以後我們就靠你啊。”
“是啊是啊,婁二公子,沒想到你拿下了這麽大的項目,你放心,我們給你的材料絕對是最好的,保證不會出一點問題。”
……
婁清跟他們互相敬酒,說道:“這個大項目的背後是官家,我能負責這麽大的項目,也隻是僥幸而已。但要是我們齊心協力,把這條新集市給建好了,我敢說,以後官家再有什麽大的項目,肯定也會第一個找我們。但要是……項目出了什麽問題,那以後我與各位的合作也隻能至此爲止了,到時候我們說不定得在牢子裏見。”
“不會不會,婁二公子放心,我們跟着你吃肉喝湯,哪會做這種自斷門路之事?”
衆人紛紛承諾,絕對不會以次充好,給婁清拖後腿。
他們拿出十二分誠意,保證這次的合作馬到功成。
對于居住在金陵内的老百姓來說,外面要修一個新集市,似乎沒什麽太大感覺,但對于已經搬到造紙廠裏的人來說,這可是大喜事。
原本他們還覺得造紙廠偏僻了些,但現在造紙廠到金陵之間将會修建一條特别大的集市?!
我的天!
到時候,造紙廠還偏僻嗎?
偏僻過屁啊,附近還規劃得有新居民區。
那邊圖紙剛定,廠子裏的管事們就開始宣傳了,在公告貼裏貼上了告示,提醒大家廠子裏有“内部号”,若有購房需要的,可以提前報名。等到時候建好了,這些提前報名的,交了押金的,到時候可以優先選房,還能打七折。
對于那些有房的人沒太大感覺,但對于曹大娘、劉大翠這種沒有落腳之處的人來說,那房子的吸引力就大了。
而且,這種房子竟然有“單身公寓”?!
所謂“單身公寓”就是特别小的房子,幾家幾戶一起共用一個院子,然後每戶一間屋子,帶獨立的廚房和洗手間。
造紙廠的辦公大廳放着湯金樣版房,清清楚楚地向大家展示了“單身公寓”有哪幾個部分組成,到子裏大概會是什麽樣子,有哪些家具。
當然了,上面擺的隻是樣版。
旁邊的畫紙上還畫着好幾種家具,供大家參考,并且表示,未來這些家具由哪家店鋪提供,大概會在什麽地方,叫什麽名字。
因爲單身公寓是統一規格,所以裏面的家具設計也是統一規格。
劉大翠第一次知道,原來窗戶不一定是紙糊的,還可以是一種叫“玻璃”的東西,再在裏面挂上一層布做的窗簾,就可以擋住外人的視線了。如果你想曬太陽,把窗簾拉開,陽光就能曬進來。
靠牆的桌子可以挂在牆上,也可以拆下來,旁邊的椅子可以一個個疊在一起,床可以不用那麽複雜,跟宿舍的一樣線條簡單一點就行……
明明擺出來的那個小房子用的是最簡單的布置,沒有一件華麗的東西在裏面,但就是那種簡簡單單的擺設,看得久了,也讓人覺得特别好看。
有的時候,省錢也一樣可以把屋子收拾得很漂亮,幹淨整潔。
最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沒有錢,也不用擔心沒錢買房,你可以選擇分期付款,也就是“月供”。到時候房地産商會和造紙廠以及員工本人達成三方協議,由造紙廠擔保,在不影響員人日常生活的前提前,每個月從工資裏扣除一部分錢交給房地産商。
也就是說,在“月供”付清之前,你就是造紙廠的人了。
劉大翠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給造紙廠打那麽多年工有什麽問題,她巴不一輩子就呆在造紙廠裏面,所以一聽有這種好事,二話不說,就湊了一筆訂金,跑去簽了這份契約。
“劉大翠,你這也太大膽了吧?你就不怕人家忽悠你?”
劉大翠瞪了他一眼:“他能騙我啥?我是在造紙廠裏簽的,誰騙我造紙廠還會騙我?”
“那房子,要三五年以後才能建好,你現在賣,什麽都看不到……”
“就是因爲三五年以後才建好,所以現在才賣得那麽便宜,要真等建好了再買,人家就不會賣得這麽便宜了。再說了,我現在住在廠子裏,有得吃有得喝,有什麽好怕的?”反倒是等以後老了,她得有一個落腳的地方。
要不然在廠子裏幹不動了,廠子不讓她幹了,她上哪兒去?
到時候再買房,她都不知道有沒有那麽多錢。
與其到時候沒個着落,還不如提前安排。
這種事情呢,就是沒有第一個人的時候,誰也不敢動,但有了第一個人,就會有第二個人,然後第三個、第四個……
很快,管事的告訴大家,名額已經滿了,不能再報了。
“咋滿了?我這還沒報呢?”
“沒辦法,房子有限,人家也不可能一條街全部蓋成單身公寓吧?所以啊,除了單身公寓,他們還得留點地蓋别的……”
“别的有啥啊?”
“就是一對夫妻帶幾個小孩子的,還有夫妻帶上孩子、帶上老人的……”
……
沒想到大家一看單身公寓都滿了,這種上下兩代或者三代的夫妻房也挺受人歡迎的。
集市才動工,把運送材料的路修好,道路兩邊的地基才開始挖,顧清菱放到造紙廠的房源就被搶得差不多了。要不是一開始就限制了範圍,隻允許造紙廠員工買,否則會搶得更兇。
不少沒買到,或者不是造紙廠員工的人,都托人四處打聽,看還有沒有機會。
他們估摸着,新集市那麽大,商鋪的後面都是居民區,怎麽會沒有房子呢?
怎麽算,房子都應該有的多啊?
隻是他們哪裏知道,顧清菱從來就沒打算房子還沒建好,就把房子給賣光了,那也不現實。她是算好了的,知道造紙廠有多少員工,特地拿少量的房子出來“炒作”。
隻有搶手的東西,想要的人才多。
那些得不到的人,根本會四處打聽,到處宣傳,比顧清菱自己派人到處講有效果多了。
随着大明王朝曆史上第一次“房地産熱”的興起,顧清菱推出了金陵周報。
顧清菱将新集市的修建進程放在了金陵周報上,同時還貼上了“金陵造紙廠第一期房子已經預約告罄”的标準,讓所有人知道——新集市四周的居民區還沒修好,就已經被人給搶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