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後,皇帝便下令,革除盧植的職務,并用囚車押送盧植前往洛陽監禁入獄。
聞得此訊,太尉楊彪,馬日磾等皆出言相勸,勸慰陛下不可臨陣換将,否則軍心動蕩不安,恐生禍端。
皇帝卻一意孤行,勢要如此,諸位大臣之言,一概不聽。楊彪等衆,見勸之無用,也隻好暫時放棄,再做打算。
這時,那司空袁逢與司徒袁隗則站出說道:“陛下,盧植駐足不前,自然該罰,隻是盧植一撤,廣宗城外平叛大軍群龍無首,還請陛下早作決斷,派出一位名臣良将,去到廣宗,接替盧植,完成平叛大業才是!”
二袁此言所想,自是希望陛下能直接升任自家小輩袁紹袁術上位充當元帥之位,可是二人雖然心中甚是希望,可卻也并不會明着進言,因爲二人皆知,袁紹袁術資曆尚淺,是斷然不會被陛下委任接替盧植的,于是二人便幹脆不提自家子嗣,隻言大軍尚缺一位元帥,希望陛下能夠早日選出。
若按原來軌迹,此時皇帝則是直接升任西涼董卓爲東中郎将,前往廣宗接替盧植,繼續領軍在冀州平叛。
可是如今,皇帝卻是說道:“此事朕心中已有決斷,無需爾等再議。”
随後,其則是拿起一道奏折來,說道:“朕之驸馬,安遠将軍公孫瓒,先前功績,爾等皆已知曉,其功甚高。且又在長社獻出火攻之計,大破颍川黃巾,救出朱儁皇甫嵩,又填一功,三位将軍對其稱贊甚高,朕也對之看好。”
“今盧植被撤,冀州平叛官兵缺少主帥,朕已決定,任安遠将軍公孫瓒爲新任北中郎将,接替盧植,統管冀州官兵,全力剿滅黃巾,務必擒殺張角,不得有誤!”
皇帝此言一出,楊彪馬日磾等人皆是大喜,趕忙引領百官下拜道:“陛下聖明!”
那二袁也隻得随同下拜,可其心中,卻極爲不暢,大将軍何進位列武官之首,雖随同一起下拜,可心中卻也同二袁一般,好不痛快。
可其三人皆知,陛下如今盛怒之下,若再有觸犯,必然發作,爲求保身,何進則與二袁一起,接受了這一事實。
随即,聖旨便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朝東郡行去,傳達與那公孫瓒。
此時公孫瓒正領軍在東郡東阿休整,一邊派出兵将探查着各地黃巾動向,一邊又命張飛等将領兵徹查颍川黃巾,連日倒還真有所斬獲,不過卻也皆是小股黃巾,其中又投降者居多,使得張飛典韋那般勇武之人,無處發揮。
反而倒是軍師荀攸,與程昱兩人這兩日卻是天南海北,無事不談,詳談下來,二人皆佩服對方之才,惺惺相惜。且軍中又有許多儒生名士,也時常有人前來拜見荀攸程昱,與其探讨文學兵法,一衆文人其樂融融,看不出一絲憂慮。
不過公孫瓒卻也并不怪罪,自其領軍從遼東出發,至今已有數月之久,将士們一路奔波,四處征戰,也确實是需要時間休整一番。
不過戰事容不得公孫瓒歇息,就在其于東郡休整之際,朝廷的聖旨卻是不期而至。公孫瓒與諸多文武聽得有聖旨到達,趕忙出來迎接,隻聽那宣讀之人緩緩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盧植懈怠,平叛不利,已被革除職務,押送回京。驸馬公孫瓒,自出兵以來,功績良多,今朕特任汝接替盧植,爲新任北中郎将,即刻前往廣宗,統管冀州官兵,剿滅黃巾,擒殺張角,不得有誤,欽此!”
那傳旨之人一番話語落下,聽得公孫瓒與諸多文武心中驚疑不定。
“說到底,盧植還是被革職了,看來真是天意難違,原本注定的重要事件,還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不過若如此說來,此刻接替盧植的,不應該是那董胖子嗎,又怎會變成了自己,這天意果然難以捉摸,算了,便再去廣宗走上一遭吧。”
公孫瓒思索許久,而後方才領了聖旨,送回使者,返回衆人視線。
這時,隻見那張飛,典韋,徐晃,趙雲,嚴綱等人兩眼冒光地盯着公孫瓒,激動道:“主公,現在您可是升任爲北中郎将了,您放心,兄弟幾個此去廣宗,必定不會丢我們遼東男兒的臉面,那小小廣宗,不日便破!”
“哈哈,對,沒錯,主公,等到了廣宗,你可不要冷落了我們幾個,若有沖鋒用命的戰事,隻管喚我等上前便可!”
幾位将領你一言我一語的,吵得公孫瓒頭都大了,不過公孫瓒卻并不惱怒,其也深知,這些将領,都是因近來無仗可打給憋壞了,如今可算要有場硬仗要打,其衆又怎會不興奮。
不過,現在算算時日,這黃巾之亂,也該到了盡頭,自己此刻身在颍川,乃是黃巾爆發中心之地,距離南北皆是不遠,若等公孫瓒平定了廣宗,想來天下戰事也該全部剿除。
既如此,不如先在此處分兵南北,還是要再去撈取些功勞兵丁才是首要任務。
随即公孫瓒環顧一圈,人選便就此敲定,随後衆将則聽其說道:“幾位将軍不要聒噪,且聽本帥安排調遣。”
衆将聞言,頓時無聲,靜聽公孫瓒說道:“如今黃巾大勢已去,我等該趁此時機,多賺功績。此東郡距廣宗南陽皆是不遠,是以本帥決定,将我軍一分爲三,一路随某北上廣宗,統領冀州官兵平叛剿匪,一路南下南陽,相助朱儁平叛剿匪,一路則留守東郡,一則保衛城池,監管颍川,二則我軍新收儒生頗多,此皆我遼東日後英才,征戰卻是不便帶之随性,便權且安頓東郡,待到黃巾平定後,再行去往遼東任職。”
聽得公孫瓒此言,衆将皆點頭稱是,并表示願聽公孫瓒分配調遣。
而後公孫瓒便是将三路人馬公布于衆,分别由徐晃,趙雲領一千兵馬往赴南陽,荀攸,張飛,典韋,麴義領一千兵馬随公孫瓒北上廣宗,程昱則同嚴綱柳毅領五百軍兵及諸多名士鎮守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