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恪說出這個時間時,程咬金懵了。
高句麗好歹比百濟強,一天就想拿下高句麗,未免太誇張了吧?
“太子爺,高句麗底蘊深厚,怕是沒那麽容易拿下。”
程咬金皺眉說道。
高句麗擁兵超過五萬,可比百濟強多了。
就算他們有飛彈,但總不至于一天就能滅了高句麗。
“你不懂!”
李恪笑着搖頭。
高句麗是比百濟強,可再強也強不過飛彈。
飛彈一出,這古代的防禦,就跟紙糊的一樣,根本毫無作用。
一旦對這高句麗進行火力覆蓋,他們就是人再多,那也得在片刻間死個精光。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句麗别說是堅持一天了,怕是堅持半天都難。
程咬金雖然不懂,可李恪說的話,他是百分之百信的。
一直以來,李恪向來說到做到,沒有一次是失言的。
這次李恪說要一天拿下高句麗,那自然就是一天拿下,根本不會有任何意外。
……
高句麗王宮。
“報!大唐軍隊自百濟開拔,已經朝我高句麗進發!”
探子禀報道。
聽到這話,高句麗王高藏以及莫離支淵蓋蘇文皆是臉色大變。
大唐前腳剛滅了百濟,後腳就要來高句麗,這明顯不是什麽好事。
“大唐此舉,怕是要對我高句麗用兵。”
淵蓋蘇文猜測道。
高句麗與百濟聯手對新羅動手,現在大唐爲保護新羅,已經滅了百濟,再滅他一個高句麗,倒也不是不可能。
“大唐要對高句麗用兵?”
高句麗王高藏乃至在列的高句麗大臣們爲之大驚。
大唐何等強大,要是他們對高句麗動兵,高句麗又怎會擋得住?
“大唐打赢百濟後,據說取消百濟國号,要百濟從此受大唐統治。”
一位高句麗的大臣說道。
百濟戰敗後,連國号都被取消了,他們高句麗若是戰敗,豈不是得落得一樣的下場?
“我高句麗立國已經數百年,不能說沒就沒,大唐要打,我們就陪他打!”
一位年輕的高句麗武将說道。
打?
拿什麽打?
其餘人暗暗搖頭,覺得這年輕的武将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要知道,大唐攻打百濟一戰,可是片刻間滅了百濟兩萬多精銳的。
這樣恐怖的手段,若是用在他們高句麗頭上,他們擋得住嗎?
“開戰?你若想帶着高句麗大軍去送死,那就與大唐開戰!”
淵蓋蘇文毫不留情地嘲諷道。
那武将羞愧,不敢再提此事。
“戰是戰不得了,但我們可以投降。”
淵蓋蘇文緩緩說道。
打不過,他們就投降。
隻要他們給大唐點好處,令大唐滿意了,他就不信大唐還能繼續對高句麗動兵。
“投降?這不好吧?”
衆人面面相觑,有些不情願。
還沒開打就投降,這多多少少有點屈辱,令人難以接受。
然而,淵蓋蘇文卻不當回事,在他看來,隻要能保住高句麗,讓他繼續挾高句麗王掌權,屈辱一點,那又有何妨?
“這麽說,你們是不同意了?”
淵蓋蘇文淡淡地問道。
“不同意,還沒打就投降,這太沒骨氣了,在下甯死請戰。”
先前那位年輕的武将高喊道。
“你不同意?”
淵蓋蘇文擡頭看向那位年輕的武将,還沒等那人說些什麽,他直接是招了招手,把侍衛給叫了進來。
“此人忤逆王上旨意,給我拖出去,斬了。”
淵蓋蘇文淡淡地說道。
“是!”
侍衛點頭,二話不說,直接把那年輕的武将給拖到大殿外砍下了頭。
“還有誰不同意的嗎?”
淵蓋蘇文環視衆人,淡淡地問道。
衆人搖頭,吓得瑟瑟發抖,哪還敢提半個不字。
“既然你們都同意,那這事就定了,還請王上書寫請降書,讓臣交給大唐。”
淵蓋蘇文向高句麗王高藏作禮道。
“本王現在就寫。”
身爲傀儡,高藏哪敢不從,立馬答應下來,開始書寫請降書。
片刻後,高藏把書寫好的請降書遞到淵蓋蘇文手中,淵蓋蘇文轉手甩給了自己的親信官員。
“去!帶着這份請降書去找大唐軍隊主将,就說我高句麗請降!”
淵蓋蘇文吩咐道。
那官員點頭,立馬帶着請降書離開高句麗王宮,把請降書送到了李恪的手上。
“哦?你們高句麗要請降?”
軍帳中,李恪看着高句麗來使送來的請降書,不禁有些意外。
還沒開打就投降,這高句麗做風确實奇葩。
不愧是棒子的祖先,這不要臉的風格,果真是祖傳的。
“莫離支說了,隻要大唐接受我們投降,我們每年的供奉可以加一倍。”
高句麗來使沉聲說道。
“莫離支?這是什麽東西?這高句麗不是高句麗王管事嗎?現在怎麽是什麽莫離支做決定?”
李恪聽得一頭霧水。
“回太子爺,這高句麗的莫離支淵蓋蘇文乃高句麗實權掌控者,高句麗王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秦時雨小聲解釋道。
按他所說,淵蓋蘇文叛變,殺了上任高句麗王,但又怕高句麗人不服他,于是又找了現任高句麗王,扶植其上位,作爲傀儡,幫助他掌控高句麗。
一句話說完,這淵蓋蘇文就是高句麗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雖然不是高句麗王,但卻高于王。
“這麽說來,這淵蓋蘇文倒是有兩下子。”
李恪皺眉說道。
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淵蓋蘇文定有過人的本事,的确不能小瞧他。
不過,高句麗有這樣的人物,那恰恰就更不能放過他們了。
否則若是任由他們發展,将來隻怕是更難對付。
與其如此,還是現在動手解決這高句麗更好。
“回去告訴你們那什麽莫離支,我們不接受投降。”
李恪淡淡地說道。
“不接受投降?”
高句麗來使一臉意外,顯然是沒有想過李恪會拒絕。
要知道他們一年供奉就得十萬兩,現在可是增加了一倍供奉,足足二十萬兩,可謂是下了血本。
這樣的條件,大唐沒有理由拒絕才對,可偏偏,李恪就是拒絕了。?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