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神星附近,
作爲一顆距離太陽55天文單位,且即将離開柯伊伯帶的冥小天體,
盡管此時的妊神星距離海王星已經超過20個天文單位,
但天文學家依舊發現,在妊神星與海王星軌道之間存在着,7:12的間歇性軌道共振周期,
而當時的王猛看到這樣的數據驚歎了一番後,
很自然的産生了一個疑問:
海王星在能影響到20個天文單位的妊神星,
那木星是不是也能對藍星的軌道周期施加影響,
要知道藍星距離木星不過4個天文單位,
作爲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軌道共振範圍應該更大才對。
而花神星的回答很快印證了他的想法,
确實是有影響,
不但是木星, 甚至土星,金星也對藍星的軌道也有影響,
也許因爲藍星過于接近太陽,
軌道共振的現象并不明顯,因此木星、土星、金星施加的影響體現在另一方面,
那便是對藍星的攝動作用,
根據一篇發表于2014《藍星物理進展》學術期刊論文顯示,
在木星、土星、金星的共同作用下,藍星運轉軌道的離心率會發生周期性的改變,
這個周期大概是40萬年,
其離心率最大的變化度可以達到0.03的離心率,
即從0.016的離心率,變化到接近0.05的軌道離心率。
所謂離心率即一個圈的圓形程度,
當離心率等于零時便是一個标準的圓,
當離心率處于零到一時爲橢圓,
等于一時爲抛物線,
大于一時爲雙曲線,
雖然0.03的離心率變化幅度很小,
但卻影響了藍星接收太陽的總輻射率,
在達到0.05的最大離心率時,
藍星的從太陽接收的能量,大緻是現在的99.75%
雖然隻少了0.25%的能量,
但對于藍星的影響卻極爲的大,
在藍星地質可考的11次冰期中,有3次的冰河時代與攝動周期相接近,
而其中最大的一次,
藍星的永久性冰蓋甚至到達了,大都地面指揮中心,最靠南的海昌發射基地。
了解到這種情況,王猛也是唏噓不已,
想到那個四季如春的南方海島附近也會出現冰蓋,
整個南方和北方都被冰封,也不必爲誰冬季更冷而産生争論。
當然藍星的氣候周期性質變化,
不僅僅是來自藍星附近的行星攝動影響,
通過花神星的解惑,
除了40萬年的行星攝動周期,
還有爲期11年的太陽耀斑小氣候周期,
也有以41000年爲後期的藍星地軸傾角變化周期,
在四萬年左右的時間内,藍星上的南北回歸線會有所移動,
如果說以40萬年爲周期的軌道攝動現象人類難以直接觀測記錄,
那回歸線的移動,在百年的觀測下,已經能直觀的看到,
從1917年到2017年經過百年的觀測,
可以确定回歸線自身向赤道方向移動了1487米,
這也意味着藍星的寒溫帶的範圍在變大,
熱帶的範圍在變小,藍星在變冷。
“所以現在的藍星正處于接近冰期的時代?”
看着通信面闆上大量數據,王猛默默的搖了搖頭,
藍星的大氣候變化的周期很長,
起碼他這一代看不到什麽具體的變化,
甚至因爲人類大量的制造溫室氣體,在之前的時間裏,藍星的氣候一直向着溫暖濕潤而變化,
而且更重要的是,
藍星究竟是在變冷還是在變暖,直到現在還沒有确切的證據,
暖方和冷方都有自己的論證數據,
誰也沒法說服對方。
“可惜,藍星上的氣候變化已經和我沒關系了!”
“再說,人類已經獲得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未來已經不一樣了!”
“氣候對人類的影響在逐漸減小。”
想到這裏,王猛将通信面闆放到了一旁,
向花神星詢問道:
“新視野号到了什麽位置?”
“還有17個小時便能收回!”
王猛點了點頭,
打開了系統任務面闆
看着視野号的倒計時依舊在持續,
也沒說什麽,将其關閉後,
便一邊與整理着實驗數據,一邊等新視野号的回歸,
在妊神星停留的這一個多月裏,
要說技術突破最大的便是等離子體屏障技術。
看了一眼通信面闆中的數據,王猛向花神星詢問到,
“實驗準備的如何了?”
“根據離散數據,妊神星衛星解體部分即将到達妊神星環,
其原本所在的區域已經形成了帶狀塵埃區域,随時可以進行實驗!”
“嗯!十分鍾後開啓下次實驗!”
“明白!”
片刻後,
王猛已經來到一處操作平台前,
正通過操作平台看着外面的景象,
通過高清攝像裝置,
他可以清楚的看到,前方出現了一個帶狀的灰色區域,
那片區域正是他與花神星想辦法制造出的宇宙塵埃實驗區,
至于如何制造,代價便是妊神星的衛星,
所幸作爲矮行星中的冥王小天體,
妊神星的衛星并不是很大,
在花神星的控制下,幾乎沒有影響到飛船,
這時王猛微微的調整了一下鏡頭,
看向了妊神星附近,
那個原本暗淡到幾近于無的妊神星星環,此時也終于變的明顯起來;
“實驗即将開始!”
聽到花神星的語音播報,
他這才将鏡頭調回,
見飛船即将進入那條帶狀灰色環形圈,王猛開口詢問道:
“花神星,你覺得這次對宇宙塵埃的攔截效率是多少?”
“這次大緻在98%以上。”
“98%!”雖然還無法做到百分之百攔截,
但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已經接近預定效果了,
“我們如今的速度很慢,之後我們要用超過400公裏每秒的速度進行定速航行,
那樣的狀況和現在應該有所不同吧?”
聽到這樣的詢問,花神星并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後運算了幾秒後才說道:
“這樣的問題,我也有所考慮!”
“根據先前撞擊形成的數據,由于衛星形成的宇宙塵埃,沒有經過數億年的損耗,
無論是塵埃區域的顆粒數量,還是顆粒質量,要遠比我們在太空區域遇到的塵埃數據大。”
“經過模拟計算,
以當前速度經過實驗塵埃區域,
大質量塵埃所形成的沖擊效果,
可相當于飛船以300公裏每秒巡航速度在太空區域所遇到宇宙塵埃時的磨損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