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神色蕭索的龍興帝,林知白張了張嘴想要勸慰,卻又不知道怎麽開口。
雖然這一次的戰敗完全是因爲意想不到的情況,但終歸是龍興帝開啓并且領導了這一次戰争,讓諸多将士精銳葬送在了草原上。
龍興帝想要流芳萬古的榮耀,這個時候失敗了也自當承擔相應的罵名。
而此刻決定退位,便是龍興帝給予天下人的一個交代。
他當然可以不退位,頂着天下人的罵名,被戳脊梁骨坐在皇位上,但林澤很顯然是一個要臉的人,或者說對于大華的江山社稷來說這是最好的一個決定。
反正,承繼尊位的也是他的兒子。
于是到最後,林知白也隻能無言。
接下來幾天,林知白都沒有外出,也沒有做别的,在祈星關将軍府之中靜養,恢複連番大戰以後損耗過度的身體精神。
戰争雖然結束了,但戰争造成的後續影響,卻在剛剛開始發酵。
中原地區的諸多人在極短的時間之内,便經曆了一波三折的心理變化。
這些消息靈通的世家大族,各大江湖勢力,先是接到前線大敗的消息,還沒等衆人消化一下,又得知京城發生了叛亂。
剛剛因爲叛亂被平定松了一口氣,緊接着又傳出寰宇大舉入侵中原的消息。
接着,火急火燎擔心前線情況的人們還沒想好該怎麽辦,又接到消息大華反敗爲勝,将寰宇精銳盡數覆滅在了祈星關。
這些消息混雜在一起,直接把衆人的心情搞得七上八下。
随後,更加詳細的消息彙總。
這個時候人們才驚歎的發現,這一場大戰之中真正力挽狂瀾的,居然是他們大華的太子。
以往人們對于太子林知白的了解,僅僅限于一個名号。
此刻人們才發現林知白這位太子殿下的武功已經達到了何等恐怖的境界,先是單人獨劍平定京城叛亂,緊接着又馬不停蹄趕到邊關。
在亂軍之中開無雙,完成了萬軍取首的豐功偉績,直接讓寰宇精銳大敗盡數覆滅在了祈星關,進而拯救了搖搖欲墜的大華社稷。
讓無數大華子民,免于了被異族鐵蹄踐踏。
這一切的戰績無不說明了一個問題,林知白的武功早就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傳說級,恐怕是達到了獨步天下的水準,是當之無愧的武林神話。
而此刻的林知白,才剛剛十五歲而已。
這樣的風采,讓人們不禁想起了曾經的太祖神武帝林遠,不由得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
即便是天資前無古人的神武帝,最終也是被後輩超越。
很難想象,等林知白活到太祖那個年紀以後,其武功修爲将會達到一種何等恐怖的境界。
野心家們,在暗地裏哀歎。
本來搖搖欲墜的大華江山社稷,如今不但越來越好。
按照現在的趨勢就算神武後人繼續作死,有林知白這個風姿絕世的太子鎮壓,恐怕兩百年内也不會出問題,他們不會有任何的機會。
一些醉心于武學的武者,這個時候對林知白絕世的武功極爲的向往,恨自己沒能親眼目睹當時林知白大發神威的景象。
于是選擇了退而求其次,動身前往京城邊關,去親自瞻仰戰場的遺迹,感受那絕世武功的風采。
從這一天開始,林知白的名字注定将在曆史的長河之中熠熠生輝,不論是江湖還是朝堂之中都将記下屬于林知白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就在有關于前線的消息在整個神州大地和周邊小國上發酵的時候,被打散在草原上的諸多将士開始陸續回歸,對于戰場的打掃也逐漸完成。
最後彙總回來的數字表示,在這一場草原大戰之中,大華方面傷亡了将士二十七萬人,精銳武者等人死傷近萬人,幾乎占據整個江湖半數精華。
很多勳貴子弟也是死傷慘重。
這些死傷代表着的,便是數十萬的家庭破碎,是一道巨大的傷痛。
雖然最終的結果是勝了,但這些傷痛卻無法彌補,這讓人們開始痛恨領導了這一場戰争的龍興帝,進而開始痛恨所在的這個皇朝。
但是想到龍興帝也因此而下罪己诏退位,衆人心中的情緒又和緩了很多。
而值得欣慰的是,這場戰争之中的收獲也是巨大的。
因爲團滅了寰宇方面的精銳,剩下的數百萬寰宇子民這個時候就是待宰的羔羊,被全部抓捕。
等待他們的下場,将會是全部送去中原地區挖礦,用這些價值來彌補傷亡将士的撫恤金額開支。
除此之外,還繳獲了牛羊馬匹無數,計算以後總價值接近1.2億兩銀錢,雖然這筆錢還抵不上大華這邊的軍費開支,還有随後的撫恤開支。
但是随着寰宇的覆滅,也正式宣告了大華将會獲得整座草原作爲牧場。
這個時候,消息傳回中原地區,已經有無數大臣在思考,要怎麽将整座草原牧場給利用起來了。
過往的歲月之中,因爲成本問題,所以中原王朝對于草原這邊一直是處于愛答不理的狀态,敢來犯就揍一頓。
但現在有了水泥這種方便的建築材料,大力發展基建以後完全可以很簡單的将中原地區和草原鏈接起來,使得兩地物資快速流通。
而現在蒸汽火車經過格物院諸多讀書人和大匠合力,花費了多年時間的研究,解決了制造材料産出不足和工藝制造的問題。
如今也快進入實裝狀态,到時候等到鐵路修好,兩地的交通會更加便利。
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把中原地區過剩的人口遷移過來,在這邊築城養馬放牧,甚至開采草原地區的一些礦藏,或者其他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
這不但可以擴展大華子民的生存空間,還能夠極大程度的解決就業問題,防止因爲人口過剩很多人無所事事,進而導緻社會動蕩的問題出現。
随着時間的流逝,隻要中原皇朝可以在草原上獲取到足夠的利益,那麽對這邊的掌控也将越來越深。
未來,甚至可以以草原作爲跳闆,向着更加北方和西方的區域開拓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