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滿達爾漢怒而出手,鳌拜卻閃過一抹奸詐的笑容。
他偷偷喊過諾敏和賽弼兩位牛錄章京,脫離了大部隊,向着更高的山上尋路摸去。
通過剛才的較量,鳌拜已經發現國防軍的防守非常有層次,而且足夠堅韌。
真的隻從正面進攻,填進去再多的人也未必奏效。
第13團人少是最大的劣勢。
那麽就需要尋找新的道路,出現在第13團照顧不到的地方,完成側翼攻擊,才能攻破防線。
耿家秀和滿達爾漢全都不知道鳌拜這個糙漢居然玩起了計謀。
他們雙方已經狠狠的殺在了一起。
滿達爾漢憤怒欲狂,完全失去了理智。隻顧帶着手下的士兵猛沖猛打,甚至連基本的防護都不管了。
反正清軍手中現有的铠甲和盾牌,也防不住國防軍的火槍,那還不如加速沖鋒,盡快攪和在一起。
耿家秀這邊壓力倍增,隻能拿出全部的力氣投入防守。
山道上槍聲大作、弓箭如雨,雙方拼盡全力,用一切能夠用到的辦法給予對方殺傷。
而在山谷中的正面戰場,顧志奇找上了葉臣。
實在是這位滿清名将的服飾太過于騷包,想認不出來都難。
眼看着葉臣大刀揮舞,導緻很多士兵戰死、受傷,顧志奇怒發沖冠,抽出單刀就迎了上去。
國防軍的單刀和明制的單刀鍛造手法一模一樣,但是在規格上卻略有差池。
明制的單刀其實就是《繡春刀》當中很潤先生、加錢居士使用的那種刀。
因爲不像短刀那樣可以一刀一盾攻防有度,隻能雙手持一把刀,因此被叫做單刀,又叫長刀。
在冷兵器戰場上,這種樣式的單刀頗具殺傷力,很适合用來劈砍。但是在國防軍中,單刀主要是作爲軍官的配刀使用。
如果保持原來規格,就顯得太長了。
縮短了之後的單刀,更加輕便靈活。同時因爲采用精鋼鍛造,無論是質量還是鋒利程度都遠超同時代的刀劍,也能應用于戰場。
這裏有一個古今異義的誤區。
很多人都說加錢居士所用的刀是苗刀,但實際上後世所說的苗刀,是在清末民國年間才出現的。
而明代的苗刀,指的是苗族人所用的戰刀。
苗族戰刀更類似于漢劍,刀柄的尾部還會有一個環。
明代的單刀起源于戚繼光剿滅倭寇之戰。
當從倭寇手中繳獲了東瀛太刀之後,發現這種兵器十分好用,于是戚繼光就組織了鐵匠進行仿制。
不過這種仿制出來的單刀,除了外形有點類似于東瀛太刀之外,不管是鍛造工藝、還是配飾規格,都和東瀛太刀完全不同。
後來經過明末戰争,大量的明軍投降滿清,被編爲了綠營,這種單刀也成爲了綠營标配。
演化到了清朝末年,規格漸漸統一,就成爲了人們熟知的苗刀。
葉臣正在奮勇搏殺,突然感覺到一陣危險,不及回頭,先将手中的刀揮的過去。
當啷一聲巨響,兵器相撞,顧志奇騰騰騰連退三步。
他的單刀遠不如葉臣的大刀沉重,自然擋不住巨大的力量。
可是葉臣也沒有讨到好處。
隻見自己的大刀刀刃上崩開了很大的一道口子,甚至于蛛網一般的裂紋蔓延開來,令大刀都不堪使用了。
顧志奇揮刀再上。
葉臣不敢再跟他硬碰硬,幹脆仗着大刀的沉重當成鐵棒揮舞起來。
大刀更長,導緻顧志奇有些近不了身。
他幹脆采取遊鬥的方式,在外圍來回快速移動。
葉臣舞了半天大刀,猛然感覺到不對。這麽打下去,自己的力量遲早要耗盡。
他窺到顧志奇移動之時腳下被屍體絆了一下,身形不穩,立刻将大刀擲了過去,同時抽出腰間的配刀糅身頂上。
他卻不知道,這其實是顧志奇故意賣的破綻。
眼瞅着大刀當頭砸來,顧志奇反轉刀鞘橫着劈了出去,将大刀砸偏。幾乎是同一時間,他朝着葉臣的臉上投擲了一物。
葉臣吓了一跳,連忙擡起手臂遮擋,結果發現居然僅僅是一隻手套。
可是就這麽一耽擱,讓顧志奇把自己的刀掄圓了劈下來。
葉臣退無可退、避無可避,隻能用自己的配刀格擋。
咔啦啦一陣脆響,他的配刀哪怕也是千錘百煉的,依然被顧志奇劈斷了。
不但如此,葉臣左臂的臂甲也完全被削斷。
上臂外側一路連到小臂,全都被削去了一層血肉。
葉臣“啊”的一聲慘叫,連忙飛速後退。
他的親兵蜂擁而上,層層疊疊擋在了前面。
顧志奇一刀在手,前進後退快如閃電。每一刀下去都正中要害,十多個精銳親兵居然都抵擋不住。
葉臣一邊被護衛着往後逃去,一邊愣愣的看着顧志奇大殺特殺。
在他的眼中,顧志奇的搏擊動作充滿了一種規律般的美感。仿佛每一下都是經過精妙計算,似乎就該如此出手。
和顧志奇一比,他的搏殺武藝就顯的太過于粗糙了。
看到主将居然被擊退,還受了重傷,清軍騎兵人心惶惶,紛紛跟着後撤。
第13團險之又險的維持住了防線。
顧志奇一邊平複呼吸,一邊關切的看向兩側山嶺。
也不知道耿家秀那邊戰況如何了?
耿家秀感受不到他的關心,情況也不算太糟糕。雖然滿達爾漢沖了進來,但戰士們還頂得住。
然而危險卻出現在了背後的山嶺當中。
石口後方十裏處的龍神殿,此時忙亂不堪。
野戰醫院就建立在這裏。
前線的傷員被源源不斷送來,放置的到處都是。
醫生、護士們拼盡全力進行搶救,總感覺速度太慢。
在這裏,還有許多百姓在幫忙。
這些都是本地人。
在統一進行的過程當中,帝國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地方治理辦法。
鑒于已經進入深秋,土地無法進行耕種,京畿、山西一帶的百姓馬上就要面臨殘酷的寒冬,中樞決定以工代赈。
本來向前線運輸物資就需要大量的勞工,這些衣食無着的百姓正好可以擔任。
由當地政府給這些百姓發放工錢、提供餐食,百姓出工出力,幫助大軍作戰。
等到仗打完了,百姓們也能賺夠生活所需,最起碼可以堅持過這個冬天。
崎岖的山路上,兩個人一組擡着擔架上的傷員,在衛生員的指導下往返于戰場和醫院。
誰也沒注意到,旁邊的密林當中轉出來了幾個清軍士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