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宗教,左夢庚的認知和态度始終都是變化的。
一開始,他對宗教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
他認爲宗教是一種落後的思想,會禁锢民衆,阻礙社會進步。
但是随着政治境界的提升,他開始漸漸認識到宗教的作用。
尤其是全真教主動投靠過來以及之後的作爲,讓他發現宗教擁有國家和軍隊甚至是政府都沒有的作用。
就比如這一次, 同康提王朝的交流,倘若沒有佛教作爲途徑,幾乎沒法進行。
當西提摩迦代表康提王朝提出讓帝國幫忙重振佛教的時候,左夢庚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過要想達到目的,必須要讓中土的佛教徒們能夠爲國家所用。
他拿玄奘法師爲例子, 開始鼓動僧人們主動走出去。
各位高僧聽到他的言論, 立刻明白了國家的意圖。
左夢庚說的,就是國家的條件。
如果對國家有用,那麽佛教的地位就有保證。否則的話,那就難說了。
隻是要走出去,卻讓這些本土的和尚們有些無所适從。
千百年來,他們早已習慣了深居廟宇之中,安享香火供奉。要離開舒适的居所,去經曆風雨波折,總是難以适應的。
最主要的是,他們并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
看到和尚們的反應,左夢庚不禁深爲歎息。
中土的這些宗教,和外面的同行比起來,差的實在有些太多了。
也怪中土的環境太好,讓他們習慣了舒适,早已失去了進取心。
不過現在帝國成立, 加入到了大航海時代。既然緻力于對外開拓,身爲帝國的一部分, 宗教就必須承擔起責任來。
這是宗教的義務。
不履行義務, 哪有權利可言?
送走了康提的使者, 單獨面對這些和尚, 左夢庚鋒芒畢露。
“天竺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那裏物産豐富,偏偏民間過于軟弱,很容易就會被外來者征服。現在統治天竺最大區域的,是蒙古人的後裔莫卧兒王朝。不過歐洲的殖民者已經開始向天竺内陸進行滲透,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成爲那片土地的主人。一旦被西方殖民者占領了天竺,對于我們帝國最大的影響就是,我們将失去通往西方海洋上的航道控制權,隻能看人臉色。這不符合帝國的利益。因此我們要在天竺擁有一定的存在,能夠和西方殖民者共享航道。天竺的問題,就是宗教問題。隻要解決了宗教問題,那麽一切都不是問題。佛教來源于天竺,也應當成爲帝國進入天竺的先鋒。這需要各位的幫助,也是你們身爲華夏子民的職責。”
各位和尚都是首次和左夢庚打交道,有些不太習慣他的直白。
不過這麽清楚的思路,也讓和尚們明白了國家的意圖。
思空方丈連忙道:“能夠弘揚佛法、廣收信徒,也是貧僧等人之願。既然陛下有命, 我等自當效勞。”
他的痛快,并沒有讓左夢庚太過于高興。
“那諸位可知, 到了天竺之後,應當如何行事?”
直指核心的問題,讓這些習慣了念經的和尚們手足無措。
法圖方丈左思右想,嘗試着道:“人之初,性本善。我佛慈悲,隻要廣加弘揚,相信竟然能夠喚醒天竺百姓心中原本的善,如此自然可以水到渠成。”
這個回答怎麽能令左夢更滿意?
“假如天竺本土的宗教磨刀霍霍,你們可能抵擋?”
聽說居然會動武,和尚們有些慌了。
“阿彌陀佛。出家人慈悲爲懷,别人以惡相向,我等當以善念回報。”
這等迂腐之言,讓左夢庚有些生氣。
“我佛雖然慈悲,卻也有金剛怒目、當頭棒喝之舉。面對歪門邪道,豈可屈辱忍讓?”
嘩啦啦……
和尚們跪了一地,全都誠惶誠恐。
“貧僧不敢。”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一開始的發展勢頭很猛。但是經曆了幾次劫難之後,終于老實了下來。
擺出慈悲和善的面孔,充當統治者鞏固民心的幫手。
彰顯武力這種事,和尚們可不敢面對統治者的屠刀。
左夢庚才不管他們敢還是不敢,既然是國家需要,他們就必須得做到。
他把這些和尚交給了陸平。
陸平不是軍事教官,當然不會對這些和尚進行軍事訓練。
陸平隻是将天竺的資料擺在了這些和尚們的面前。
僅此而已,足夠了。
當這些和尚們看完了天竺的實際情況之後,自然而然領會了左夢庚的意思。
那片土地之上,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自然是懦弱無能的,可是宗教的威力卻神通廣大。
爲了宗教信仰問題而産生的紛争,每每都以可怕的流血而結束。
怪不得左夢庚要讓他們行金剛怒目之舉呢。
“除了武力問題,你們的教義在天竺也占不到什麽便宜。”
接受了任務之後,陸平帶領屬下對天竺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分析,甚至于每個人都成爲了宗教專家。
佛教在天竺的衰退,固然有失去統治者支持的原因,但是其本身的弱點也不容忽視。
尤其是和主流的印度教相比,佛教的教義顯得零散和模糊。
相反印度教則融合了其他各路宗教的優點,擁有後發優勢,因此迅速在天竺流行開來。
除此之外,伊教也以強大的凝聚力,加上統治者的武力支持,在天竺大陸上迅速傳播。
中土的佛教要想進軍天竺,不做出改變是沒有成功希望的。
可憐的和尚們完全沒有想到,在帝國的治下想要弘揚佛法,居然這麽艱難。
但是爲了生存,他們别無辦法,隻能聽從國家的指揮。
不過既然都是高僧大德,修爲方面肯定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這麽多高僧聚集在一起,激烈探讨之後所迸發的靈感也是無比驚人的。
最後,所有人都達成一緻。
他們首先明确了一點。
那就是……
在天竺和本土宗教争奪統治者的支持,是沒有什麽希望的。
印度教和伊教的教義,遠比佛教更受統治者的歡迎。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反其道而行,選擇由下而上的道路。
恰好帝國就是這樣的發展路線。
形勢的需要之下,讓佛教居然和國家戰略思路達成了統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