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殿下之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此亦是至理,難道也要知道而勝道嗎?”
哲學與思想的讨論中,人不分高低貴賤,全都可以發言。
伽利略這位西方學者,竟然在短短時間内完成了對東方哲學和思想的學習, 并且能夠參與讨論當中。
不得不說,天才在哪裏都是天才,一定會閃耀光芒的。
“凡事要辯證而論。”
左夢庚對于這樣的探讨并不怯場,也不慌亂。
雖然他不是什麽哲學家,更不是什麽思想家。但是海量的知識,加上自己這些年來的實踐, 還是讓他擁有了高人一等的思想觀。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當然是至理名言。誠如古往今來,曆代王朝不管如何興盛, 最終都免不了土崩瓦解,爲後來者所取代的一樣。那麽站在這些王朝的立場上,又該如何扭轉這個曆史規律,可以讓國家長治久安下去,始終保持蒸蒸日上并持續發展,那是不是知道而勝道呢?”
鹿善繼一聲長歎。
“自古以來,賢者無數,名君輩出,可是又有誰能夠做到的?”
左夢庚點點頭,知道他說的沒錯。
“可不管多難,這都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實驗, 不停的努力,盡量去實現這個偉大的目标。”
不要說王朝興起, 即便是在世間萬物當中, 想要改變“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客觀規律,都是千難萬難的。
誠如後世的商業足球比賽, 爲何不管一支球隊多麽的強大,卻很難始終保持勝利,總有被對手超越的時候?
這就是一種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體現。
身爲強大而勝利的一方,站在領頭羊的位置上固然風光無限,但是卻很難發現自身的問題。因此也就很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始終保持領先的優勢。
而他的對手,卻可以站在落後的角度、旁觀的角度,不停的研究,不停的觀察。遲早能夠找到強者身上的弱點,同時不停強大自身,最終在合适的時機完成超越。
站在強者的角度,當然希望改變損有餘而不不足的規律。
可是要想在不斷的勝利當中發現自身的弱點,找到正确的方向,那是何其困難啊!
這就是領先者的悲哀。
換句話說,倘若當真有人真的能夠戰勝“損有餘而補不足”這個客觀規律,那絕對是人世間超凡入聖的存在。
張溥的文章剛剛掀起浪花,劉宗周的反擊很快就到了。
現如今夏國日報的影響力不單單隻存在于夏國境内, 而是已經走向了整個天下。
世人對于這種新鮮的輿論媒介載體,接受的速度非常快。
無論是名士大儒, 還是生鬥小民, 都能夠在報紙當中尋找到自己喜歡的内容。
既然叫做日報,當然是每一天都刊載發行的。
但是因爲當下的技術限制,夏國日報的發行因爲地域的不同,存在着極大的差異。
山東省内可以做到日日的實時更新,本地區内的人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鮮的資訊。
而兩淮省就要晚上三天。
這還是山東這邊,夏國日報總部直接快馬加鞭将樣版送到兩淮、由當地印刷發行的結果,否則的話速度将會更慢。
到了更遠的松江府,就要延遲上五天左右。
夏國日報帶來的巨大影響力,讓大明的境内也擁有了無數的讀者。
雖然夏國日報不能在大明境内發行,但是自有人神通廣大,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能夠獲取到報紙。
而因爲夏國日報在各個地區發行時間的不同,甚至還催生了一種全新的行業。
腳替。
也就是跑腿。
大明境内對夏國日報十分渴求的人紛紛出資,讓夏國境内的人幫忙購買報紙,然後運送到手中。
哪怕因此時間耽擱的更久,但是報紙上面的資訊才是最重要的。
靠近兩淮地區的河南、湖廣等地,靠近松江府的南直隸、浙江、江西等地,都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
至于更遠一些的福建、廣東、四川、貴州、陝西等地,就隻能望洋興歎、苦苦等待。而且能夠得到的報紙殘缺不全,多有疏漏。
即便是這樣,當劉宗周的文章刊登出來之後,還是在天下各地引發了極大的轟動。
爲了反駁張溥,劉宗周特别撰寫了一篇《道與術之論》,将二者的關系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不但如此,這一期的版面上,在頭部位置還特别開發了左夢庚的論點。
《道術之論背後的哲學解析》
這篇文章帶來的影響更大,仿佛一柄絕世神兵,一下子劈開了當今天下紛湧如潮的思想亂局。
揚州府,泰州,如臯。
這裏就在夏國境内。
但是一座清幽雅緻的小院裏,一個清秀的文人在看了當天的夏國日報之後,不免發出了長長的歎息。
“如此夏王,如此宗師,何人不服?天下大勢,理應如此!”
感慨過後,書生哈哈一笑,頓時掃去了滿身的頹氣。
他整理一番,昂揚出門,步入了揚州市政府,來到了傅以漸的面前。
“傅市長,學生冒襄想要爲國效力,請給一個機會。”
南直隸,江陰縣。
一座略微破敗的小院内,一位老先生正在同院子的主人鄭重交談。
“令尊生前遊曆天下,所獲之豐,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當是讀書之人皆奉孔孟之道,是令尊所爲爲歪門邪道。今日老夫拜讀劉念台之論,方知令尊生不逢時。老夫打算收攏令尊遺作,獻與夏國,光耀天下。你意下如何?”
院子的主人激動不已。
“老師所言,正合學生之意。”
師徒二人一拍即合,當即将家中所有的書稿進行了仔細整理,足足堆滿了三輛大車,然後一路東去直奔松江府。
他們的舉動,甚至連徐骥都驚動了。
“夏國重實用之學,誠爲我輩楷模。此爲我家東主霞客先生畢生遊曆所得,謹獻夏國。能爲造福天下盡綿薄之力,霞客先生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