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左夢庚回來後,接下來要剿滅白蓮教。
不過這月餘之内,陣營内部又有許多情況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程度。
“目前我們的地盤主要分爲三個部分,臨清、東昌和安山湖。三個地盤互不統屬,難以做到有效管理。我們商議了一番,覺得應該成立統一的衙門。”
今日是大事,該來的人都來了。侯恂代表大家,把情況通報給了左夢庚。
之前新軍的行政方面,是沒有統籌規劃的。都是占領一地,便管理一地。
臨清是左夢庚起家之地,但新軍目前真正能夠管控的地方隻有左莊,臨清城裏則靠瞿式耜把控。
東昌府在黃道周到任後,又有各大家族投靠過來,但目前的行政模式,還是原來的那一套。
安山湖就更加不用說了。
這裏沒有大城,遍地鄉野,偏偏區域廣大。
之前隻安排了幾個鎮級的管理人員,各自負責一塊,但全都直接對左夢庚負責。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
大家都清楚,要想發展壯大,就必須要建立政權。
而構成政權的基礎,就是行政體系。
新軍必須要有自己的行政體系了。
左夢庚對這個狀況也早就不滿了,大家的想法可謂是和他不謀而合。
“你們讨論的結果是什麽?”
黃道周道:“我們的意見是,一定要建立一個中樞,把地方管理這一塊抓起來。免得各地各自爲政,甚至會造成互相掣肘的情況發生。”
左夢庚直奔主題。
“關于中樞,你們如何設想的?”
柳一元搖搖頭,無奈道:“暫時還未形成一緻,有人建議沿襲明制,有人提議因地制宜。大家都沒有什麽眉目,還是要問問你的想法。”
左夢庚沉默了,心底思量。
早在決定造反時,他就已經構思過将來自己的行政體系該如何設立。
承襲明制他是不願的。
明朝的政治體系看似比較完整和穩定,但見識過了後世的制度後,他自然對明朝的政治制度看不上眼。
當然了,照搬後世的行政體系也不行。
政治制度這種東西,是要和生産力、經濟水平挂鈎的。
貿然采用太過于先進的政治制度,弄不好就成了王莽第二。
當然了,決定怎麽建立行政體系的一個大前提,那就是要保證行政的效率。
基于此,左夢庚反複思量之後,提出了他的想法。
“我們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個行政委員會,來統管各地治理?”
李邦華沒懂,趕緊問道:“何爲行政委員會?”
左夢庚解釋起來。
“行政委員會,顧名思義,是一個行政部門。由若幹官員組成,統籌所有行政事務。重大決議,需要行政委員會在常務會議上表決,才能形成決議。”
黃宗羲恍然大悟。
“這不就是安山湖那邊各鎮做法的擴展嘛。”
左夢庚點點頭,問道:“諸位覺得可行否?”
衆人思量過後,紛紛表示贊成。
安山湖那邊各鎮的管理情況,大家都是看在眼裏了。雖然不是沒有失敗之處,但總體而言都是呈現爲良性的。
最起碼不會像大明那樣,有功大家搶,有過不見人。
左夢庚做了解釋。
黃宗羲立刻道:“那這委員長之位,隻能由中恒來擔任了。”
衆人紛紛附議。
左夢庚是領袖,行政首腦的職位,可謂是衆望所歸。
孰料左夢庚卻拒絕了。
“接下來我的重點要放在軍事上面,沒有太多的時間負責行政。因此這個委員長,還是大家選舉吧。”
傅劍嶽不同意。
“行政乃國事之本,中恒不任,誰能承受其重?”
左夢庚笑了。
“我雖不任委員長之職,但各種事務,我也會關注并且提出自己意見的。”
在座的,有人懂了,有人沒懂。沒懂的,要不了多久也會懂的。
左夢庚的存在,就是兜底的。
因爲歸根結底,政治的權力在誰手中,靠的不是名份,而是兵權。
左夢庚可沒有說過不要兵權的。
可他這樣的做法,卻讓大家夥很是高興。
如果大明的皇帝能做到這一步,國事何至于此?
以一人之愚,事無巨細,攬天下大事小情于一身,皇帝處理的過來嗎?
再加上碰到資質昏庸無能的,那國事必然一落千丈。
相反皇帝讓出行政權力,讓臣子們一展所長,隻把控全局,反而更有利于集群體智慧之所長,對國事更有好處。
可左榮卻提出了一個異議。
“這委員長可有限制?”
衆人立刻警醒,發覺左榮的這個提醒非常有必要。
這委員長之職一看就是大權在握,倘若沒有限制,假以時日,乾坤倒懸似乎不是難事。
張繼孟立刻道:“既是委員會,我提議增設若幹位副職,共同分擔事務。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嘛。咱們當然要集群體智慧之所長,才能萬無一失嘛。”
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認可。
最終,行政委員會的成立得到通過,由最高七人組成。
任何行政決策,都需要進行投票表決,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執行。
衆人商讨良久,對這個機制十分認可。因此定下決議,立刻施行
一時間,衆人不由得紛紛打量起平淡如常的左夢庚來。
這個年輕的領袖,以往在政治上表現小白的地方可不少。
怎麽到了這種核心的權力架構問題上,又如此的犀利呢?
他們又哪裏知道,左夢庚不過是吸收後世的精華罷了。
甭管他能不能參悟透其中的奧妙,但既然在後世政治格局那麽發達的時代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必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