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那家夥的未婚妻就是平沼骐一郎的親孫女!”
聽到這李信便大概明白伊藤文昭的父親爲什麽要這麽做了,無非就是幫助川田倫也撈取戰功,進而換得身爲樞密院議長的平沼骐一郎的支持!
不過讓李信想不通的是,這種利益交換的手段對那些政客而言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可爲什麽會讓伊藤文昭産生如此強烈的抵觸和不瞞情緒呢?
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隐情?
想到這,李信便故意試探着說道:“伊藤君,凡事咱得往好處想,令尊此舉或許是在爲你鋪路呢?”
話因爲了,伊藤文昭便冷哼了一聲,“鋪路不假,不過我敢百分之一萬的肯定,他是在給他自己鋪路,你知道他平日裏都是怎麽叫我的嗎?是廢物!還有家族之恥!就因爲我喜歡的那個女孩出身不好,會影響他的聲譽!簡直混蛋至極!”
伊藤文昭越說越是激動,最後更是硬生生地把手中的酒杯給捏碎了!眼中充滿了憤恨和不甘,就連手掌被酒杯的碎片劃破也渾然不覺。
然而盡管那伊藤文昭的經曆聽起來很可憐,但李信此刻卻根本沒有心思去安慰他,腦子裏想的全都是要怎麽把他口中的那個計劃給套出來!
“伊藤君,不就是一個計劃嘛!我就不信憑你的才智還想不出個更好的出來?”
不想那伊藤文昭卻目光呆滞地看着自己那隻已經留了不少血的右手,仿佛自言自語地說道:“來不及了……來不及了……”
“伊藤君,我怎麽越聽越糊塗了?什麽來不及了?”
伊藤文昭慘笑了一聲,反問道:“你知道當初會議記錄丢失的時候,重光堂的高層的反應爲什麽那麽大麽?”
李信很配合地搖了搖頭。
“告訴你吧!因爲在那次的會議上,中将閣下跟其他的幾位機構的代表所談論的不單單是組建對華委員會的事,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讨論那個計劃的可行性!”
“這……這麽說,你的那個計劃不單單是向廣州派内線?還有進一步的計劃?”
伊藤文昭似乎很滿意李信臉上流露出來的驚訝神情,輕笑了一聲繼續說道:“那是當然!這安插内線不過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隻要等待合适的時機派兵從華南登陸,以最短的時間拿下廣州以及附近要地,控制并切斷粵漢鐵路,這樣一來我大日本皇軍進可與北、東兩路大軍配合對武漢形成三面包圍之勢,退可以向南拿下香港,徹底切斷國民政府的口岸補給線!到那時害怕那蔣中正不跟我們和談?”
這一番話說出來,幾乎每一個字都聽得李信心驚肉跳的,如此絕妙的計劃難怪會引起土肥原賢二乃至整個日本對話戰略高層的注意了。
“果然好計!說真的,我現在還真有點兒理解你當初在得知自己的心血成果到最後卻給别人做了嫁衣時的心情了。不過剛剛你說的沒時間了,又是什麽意思呢?”
“如果我告訴你,我軍已于今日淩晨在大亞灣登陸了呢?”
“真的?!這麽說,軍部采納了你的計劃?”
“是啊!采納了,其實一開始還是有不少人反對在武漢方面激戰正酣的時候分兵廣州的。”
李信聽了不無贊同地點了點頭,“是呀!分兵廣州最終的一環就是登陸戰,一旦海軍在登陸的時候受挫,不但會導緻士氣遭到重挫,時間一長就是去奇襲的意義了。”
“正因如此,我才會在計劃中提議在廣州城内安插内線,想方設法地讓負責守備的官兵将防禦的重點放在虎門,這樣一來我們的部隊就能更輕易地從大亞灣登陸了!”
“好想法!虎門不但海防設施完備,海岸炮火威力巨大,而且還在去年八月的時候,抗住了海軍的兩次進攻,有了這兩次‘成功經驗’之後,隻要在戰前稍微做一點兒引導工作,那麽守将必定會根據經驗加強虎門的守備,如此一來大亞灣那邊勢必就會顧此失彼了。”
“不錯!我軍就是這樣才順利從大亞灣登陸的,而既然已經成功登陸,那麽整個廣州就唾手可得了,接下來無論是進是退,武漢方面的戰事都不會在持續太久的時間,在那之後,整個中原可就再沒有大仗可打了,哪裏還有我表現的機會啊?”
這天晚上,李信一直陪着伊藤文昭喝到了後半夜,等他回到自家公館的時候天已經快亮了。
盡管一夜沒睡,又陪着伊藤文昭喝了不少酒,但李信此刻卻并沒有半點睡意,就那麽靜靜地坐在小書房,在腦海裏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推演着伊藤文昭的那個計劃。
然而無論李信如何推演,結果都是他不願意看到的,因爲他知道,即便武漢失守,老蔣依舊不會跟日本人和談,整個中日雙方的戰局也将會如同自己那個便宜老爹所預料的那樣陷入僵持階段。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一旦占領廣州的日軍南下,那麽後果将不堪設想。不過諷刺的是,先如今由于香港還處于英國人治下,日本人即便有這個想法,也不會輕易動大英帝國的蛋糕,所以必須利用這段時間做點什麽!
可話是這麽說,自己現在由于唐紹儀的命案遲遲未破,每天都要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做事,跟本什麽事都做不了。而且如此重要的事李信也需要一個辦事穩妥,同時又信得過的人去辦,這便讓李信傷透了腦筋。
終于,就在外面的天色似亮似不亮的時候,李信終于有了計較,于是便找到了正在吩咐廚房準備早飯的管家張福,對他說道:“福叔,我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準備交給茂财去辦,你以爲如何?”
……
十月二十一日,分兵奇襲廣州的日軍攻占沙河,并占領廣州市區,随即向北繼續推進。
直至月底,與東、北兩路大軍一起對武漢形成了三面包圍态勢。
廣州失守,不僅讓國民政府失去了最後一個對外港口,粵漢鐵路也随即被日軍控制。然而從持久抗戰的戰略角度出發,武漢已無死守的必要,遂國軍并未與敵決戰,而是選擇從武漢地區撤退,日軍則随即趁勢占領了武漢三鎮。
至此,曆時四個半月的武漢會戰終于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