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嬌嬌抿唇,她在琢磨着自己要不要找機會去看一下原主喜歡的三皇子殿下。
唉,心累,爲什麽要出現曆劫這種情況呢?
所以說,這種世界是最麻煩的。
*
打着這樣主意的軟嬌嬌,一直在靜待時機,結果,這一等就過了好幾天,等到中秋時節宮中設宴宴請大臣等人一起過節。
軟嬌嬌經過幾天的休養,頭終于不再那麽疼了,也可以起床走動,可能是經過這一次的驚吓,導緻母親大人現在對于她身邊的婢女恨不得耳提面命,交代她們要時刻跟在自己後面,絕對不可以讓她一個人走動。
軟嬌嬌對于母親這樣的做法,很是無奈,但她知道作爲母親的立場,她也是一片苦心,因此沒有抵抗,乖乖聽話了。
中秋佳節的晚上,軟嬌嬌跟着家人去了宮中,作爲太後與皇上最疼愛的晚輩,軟嬌嬌從小就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就連宮中的公主們都未必能有這樣的待遇。
也難怪,原主很難有知心好友,畢竟,京城中像她這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千金小姐幾乎少之又少,何況她的身份還很特别,長公主的女兒,這個名頭光是聽着就分外尊貴。
軟嬌嬌一襲粉紅色的襦裙從馬車上下來,站在宮門口,望着富麗堂皇的皇宮城牆,放眼望去,一層層的城樓,沉重的氣息頓時撲面而來。
她不由得心中一動,她進入古代位面也有好幾個,但真正與皇宮接觸比較多的隻有兩個世界。
其中一個世界,當時她的處境比較尴尬,身份也卑微,進入東宮後,幾乎被囚禁了大半年,沉悶的皇宮就像一個大囚籠,讓待在裏面的人,幾乎都要喘不過氣來。
那時候,她覺得自己可能要堅持不下去了,沒想到,她現在又要經曆一遍這樣的事情。
軟嬌嬌怔怔的出神,漂亮的眸子不自覺的浮上了一層淡淡的惆怅,她希望那個三皇子不要是她的情劫,她對皇宮的印象真不怎麽好。
況且,兩個人的身份有些尴尬,表兄妹在古代而言,結婚比較常見,但對于她而言,真不太能接受得了。
“嬌嬌。”
軟遠山的聲音将神遊天外的軟嬌嬌拉回了現實,他有些疑惑的左右張望了下,似乎是想要弄清楚妹妹爲什麽要站在這裏發愣。
“你剛才在看什麽?看的這麽入神?”
“二哥。”軟嬌嬌笑容頓了頓,随後很快就恢複正常道,“沒看什麽,就是以前的事情都不記得了,難免心中有些慌亂。”
軟遠山聽到軟嬌嬌這話,頓時相信了她的話,嬌嬌現在将前塵往事全忘了,乍一來到皇宮,心中忐忑不安也是正常的。
他輕拍了下妹妹的肩膀道,“别怕,我和大哥,還有母親都在,等下我們要先去拜見外祖母,也是太後娘娘。”
軟嬌嬌稱職的裝扮着失憶的角色,在聽到太後娘娘四個字時,眼中适時的浮現出了好奇又忐忑的神色。
軟母在大兒子的攙扶下下了馬車,正好聽到這話,拉着女兒的手握緊了下,似乎是想要借此安撫她不安的心。
“走吧。”
軟嬌嬌看了一眼溫文爾雅的大哥,再看了一眼飛揚恣意的二哥,最後将目光停在自家溫柔卻不失堅韌心性的母親臉上,點頭道,“好。”
*
太後娘娘的宮殿比較遠,他們走到她的宮殿時,對方似乎也是翹首以盼了許久,在看到軟嬌嬌時,眼中不自覺的閃過了一抹憐惜與心疼。
軟嬌嬌的眼睛不自覺的透露出了一絲陌生,但太後娘娘知道她失憶之事,完全不在意她略顯冷淡的态度,徑直的下了階梯,來到她面前,拉着她的手,就開始噓寒問暖。
軟嬌嬌感覺到了老人家發自内心的關懷,雖然覺得對方過于熱情,因此有些尴尬,但還不至于讓太後娘娘下不來台。
她一一回答了,态度拘謹又透着一些禮貌的疏離。
太後娘娘眼中的心疼更甚之前了,拉着軟嬌嬌的手,不自覺的紅了眼眶,“那天你腦袋一直在流血,可把外祖母給吓到了,如今你失憶忘了以前的事情,但好在福大命大,人沒事就好。”
軟嬌嬌一怔,其實她不會對人間的太後和皇帝有什麽畏懼之心,畢竟經曆的事情太多,哪怕在别人看來皇權是能夠颠覆天下的威嚴,但在她這裏,真不能吓到她。
因此,能夠觸動她的是面前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家溫聲細語的關懷,她能夠感覺得到,外祖母是真的擔心她。
這樣的親情,在皇族中并不常見,對于她而言,最能觸動她的也是真心。
因爲...她自己也很缺這樣的溫情。
軟嬌嬌揚起一抹标準的淑女微笑,不緊不慢的回答對方的問題。
大概過了一盞茶的時間,皇上與皇後娘娘一起過來請安了,軟嬌嬌随着大衆一起請安,這是她醒來後第一次見到這個世界的皇上和皇後娘娘。
他們兩人之間淡淡的溫馨與默契,是皇家之中比較少見的,可能是因爲原主的親舅舅娶皇後娘娘時,兩人皆年少,少年夫妻,再加上那時先皇還在,被百般打壓下,他們兩個人一起攜手渡過了最艱難的幾年。
這樣的感情,不是一般人能比的,爲此,皇後娘娘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哪怕皇後不是皇上最喜歡的女子,但她的地位依舊不能輕易撼動。
三皇子就是嫡子,是皇後之子,可能是因爲之前有過被打壓的境遇,當今皇上對三皇子要求嚴苛,但凡是重要的事情,都會詢問他的意見。
這對于三皇子而言,也是一種變相的看重。
三皇子也是因爲皇上的看重,至今沒有娶妻,三年前,他通過了皇上的各種考驗,已經被立爲太子。
三皇子的手段軟硬兼施,對于有能力者會予以信任。
對于犯法之人,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縱容放任,這樣的做法才是一個明君該有的風範。
滿朝文武,幾乎大半都十分信服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