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三十多個幫工的加入,陳洋農場的開發進度明顯加快。
不到兩天,就有一塊荒地被開墾了出來。
這一次,陳洋沒有再種西紅柿,而是拿了一些黃瓜種子給大娘劉修枝,囑咐她安排人手種下去。
喬治上次試着進了五百斤的黃瓜,結果效果出奇得好,讓喬治這個經驗豐富的廚師都始料不及,嚴重下滑的生意終于開始觸底反彈了!
尤其是一些紅磨坊的老顧客,在吃了黃瓜之後,個個對着喬治豎拇指,問他這種黃瓜是從哪裏進口的,以前爲什麽沒有吃過?
喬治吸收了望江樓的教訓,關于黃瓜的來曆,别說顧客,就連店裏的任何一個店員都不告訴,省得被人收買,洩露了商業機密。
喬治說這些黃瓜都是從英倫帝國進口的,價格昂貴,所以用它們制作的菜肴,價格自然也高得離譜。
一盤拌了沙拉醬的生黃瓜,售價就是兩百八,還是限量銷售,每位顧客隻能點一盤,而且還是單點不賣。
望江樓有特别好吃的蕃茄醬,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吃蕃茄醬的,現在紅磨坊有了好吃的黃瓜,很多老食客又回來了。
何況,在很多江濱人的心目中,紅磨坊西餐廳才是最正宗的西餐,而望江樓隻是不倫不類的中西合璧而已,要吃正宗的西餐,還是要去紅磨坊。
喬治嘗到了甜頭,知道陳洋的這種黃瓜威力不凡,立刻就給陳洋打了電話,說這兩天還要去蓮花村一趟,準備和陳洋面談,簽訂一份長期的供貨合同。
陳洋知道喬治這個客戶估計是跑不了了,就特意在後院選了幾根靈氣最足,長勢最好的黃瓜,成熟之後沒有采摘,一直等它們長老,把裏面的黃瓜籽作爲種子,在剛剛開墾出來的荒地上種植。
劉修枝對陳洋的敗家行爲非常費解,剛剛開墾的荒地上種黃瓜,純粹就是瞎扯淡。
不過,有了上次開荒之後種植西紅柿的經曆,劉修枝這次沒有再多說,隻是看陳洋的眼神怪怪的,不知道自己這個侄子哪來的那麽多進口種子。
上次開荒之後種植的西紅柿,就是陳洋用靈氣培育的西紅柿種子,在系統的加持下,生長速度飛快。
才種下去不久,西紅柿的長勢就震驚了劉修枝和一衆幫工。
本來,大家覺得在剛剛開墾的荒地上種植西紅柿,能長出苗來就不錯了。
誰知,不但長出來了,還長得非常好,不僅健壯,而且生長速度是一般西紅柿的好幾倍!
幫工裏老娘們多,八卦心強,不可能不琢磨這種西紅柿爲什麽長這麽好。
大家問劉修枝,劉修枝也不知道,隻能問陳洋。
陳洋的回答很簡單,這是他托人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是老外剛剛培育出來的,在外國種的都不多,讓大家保密,千萬不要傳出去。
讓一幫老娘們保密,比直接拿個大喇叭吆喝傳播得還快,沒幾天,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了,陳洋從國外引進了一種新型西紅柿種子,生長的速度是本地西紅柿的好幾倍!
陳洋是故意讓大家傳出去的,說是從國外引進的新品種,總比說是自己培育出來的強,從國外引進的,其他人就是想買也沒地方買,如果說是陳洋自己培育的,肯定會有人跟他要種子,那樣陳洋就有麻煩了。
所以,這次種黃瓜也是一樣,見一向喜歡八卦的大娘竟然忍住了沒問,陳洋隻能自己先開口了。
仍然是上次的老一套,陳洋說這些種子是托人從國外買來的,種子不多,讓大家種的時候小心一些,别給種死了。
劉修枝一聽這些黃瓜種子這麽金貴,一兩要好幾萬,差一點兒沒吓尿,要不是陳洋手疾眼快,劉修枝就把手裏的種子驚得扔出去了。
“那……那上次的西紅柿種子,也是這麽貴嗎?”
“是的,也是這麽貴,要不我們的菜賣那麽貴呢,光是這些種子的成本就太高了,賣便宜了根本不賺錢。”
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紅眼病的人都是很多的,如果陳洋不把自己蔬菜瓜果的成本說高一些,大家就會覺得你賣那麽貴,肯定是賺了很多。
賺那麽多錢,能花完嗎你,爲什麽不給我們多發一些呢?
久而久之,幫工也好,親戚也罷,就會和陳洋漸行漸遠,甚至反目成仇。
爲了盡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陳洋基本上是财不露白,成本能說多高就說多高,利潤能說多小就說多小。
……
周婉清經營望江樓這麽大的一樁買賣,沒有一些手段根本就玩不轉,尤其是像紅磨坊這種最近和望江樓競争激烈的地方,都是周婉清重點關注的對象。
這一點,周婉清就比喬治強,當初望江樓進了陳洋的蕃茄醬,異軍突起的時候,如果不是紅磨坊的生意下滑得太厲害,喬治根本就一無所知。
紅磨坊在進了陳洋的黃瓜之後不到兩天,周婉清就得到了消息,紅磨坊疑似進到了好貨,生意已經開始觸底反彈了!
于是,周婉清派出了自己的得利助手錢多多,讓她盡快調查清楚,紅磨坊到底用了什麽黃瓜,味道如何,比她們望江樓的蕃茄怎麽樣?
錢多多也不是白給的,接到周婉清的命令之後,立刻開始行動,找了幾個人假扮顧客,到紅磨坊用餐。
在用餐的過程中,這些人旁敲側擊地打聽黃瓜的來曆。
可惜,别說紅磨坊的普通侍者,就是店長,喬治的得利助手,性感妩媚超級騷浪的羅斯小姐,也不知道這些黃瓜是從哪裏來的。
無奈之下,錢多多隻好讓人打包了一份兩百八的黃瓜沙拉,準備親自品嘗一下,看看這種傳得神乎其神的進口黃瓜到底有多好吃。
“這……”
剛吃了一口,錢多多就驚呆了,這種黃瓜的味道,她覺得似曾相識,似乎自己在哪裏吃過,而且好像還距離現在的時間不長?
“啊啊啊……姑奶奶到底在哪裏吃過這種黃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