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晁蓋,正在與衆兄弟們一起商議如何應敵之策。
堂上除了方巡所說的那些人外,還有史文恭、楊志、索超、葉景湛、江雲等人。
可謂是兵精将廣,武德充沛。
聽到這來人是宋江的使者,并送了一封書信,還要自己親啓。
晁蓋便笑道:“可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地方,還得要我親啓?”
“并沒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隻是宋大人親自交待,要讓晁天王您親啓。”使者慌忙答道。
晁蓋聞言笑了笑道:“不必了,您幫我念一念吧,我這人識字不多,也怕誤會了你們宋大人的意思。”
“這不太好吧……”那使者一臉爲難。
他過來就是爲了策反晁蓋,可這會兒堂上這麽多人,将此信公之于衆,卻是不太理智。
“這很好,你若是不願意的念的話,就回去吧。我們好繼續商議軍務。”晁蓋哼道。
之前那次宋江意圖挖晁蓋牆角,就被拒絕過一次。
爲了避免梁山衆兄弟的猜忌,晁蓋才會故意與這宋江保持距離。
現在好了,這人沒臉沒皮的又來了,晁蓋豈能慣着他?
聽聞這話,那使者隻得顫顫巍巍将信拆開念叨。
這信前面都是一些慰問與拉關系的話語,其中還點到了晁蓋當時生辰綱事發,宋江曾幫過他。
眼下梁山殺伐過重,離心離德,似将傾之大廈。
再朝廷官軍壓境之時,必定土崩瓦解。
宋江不忍晁蓋因此害了性命,這才來與晁蓋聯絡,讓他協重反叛王倫。
到時候宋江必定在東京爲晁蓋美言幾句,也好爲晁蓋博一個封妻蔭子。
聽這使者念完了信中的内容,堂上衆人都是面露怪異。
這時不能衆人開口,晁蓋第一個說道:“他宋江豈不知那些屍位素餐的狗官,除了魚肉百姓一無是處。
現在竟然還我拉我與他們爲伍?
你且會去告訴宋江,讓他絕了這個想法,我晁蓋即使梁山的頭領,就不會輕易向朝廷妥協。
他有是有本事,大可發兵過來,到時候我們戰場上較個高低。
再說這些誅心之言,壞我在衆兄弟心中的名聲,我便與其割袍斷義。”
聽聞到晁蓋的呵斥,那使者哆哆嗦嗦道:“小人知道了。”
“滾吧,早些會去讓那宋江絕了這心思。”晁蓋又道。
聽到這話,那使者便灰溜溜的離去。
待那使者走後,何清笑道:“我本以爲這宋江也算個人物,沒曾想卻隻會着等宵小的伎倆,以前到是高看他了。”
晁蓋卻不以爲意,道:“他們哪裏知道王頭領的大抱負,我又豈會被他三言兩語哄騙,待我擊潰他的時候,便讓他明白誰才是王道。”
說完後,晁蓋又看向了易遊,問道:“易先生,你覺得我做的對嗎?”
因爲易遊确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因此晁蓋在占據兖州後,直接将易遊留在了身邊當智囊使用。
起初易遊是迫于這些剪徑的威名,不得不配合。
可後來,随着與晁蓋等人的接觸,漸漸發現這些人是真的願意爲百姓們做事。
特别是當初虜瘡爆發之時,許多梁山頭領不惜犯險,前去治理虜瘡,從而有效的遏制了虜瘡的爆發。
并将無數的百姓從垂死的邊緣救了回來。
這也讓易遊慢慢認可了梁山,并且毫無心理障礙的留在晁蓋跟前,幫他出謀劃策。
“我雖然不通兵法,卻是還懂一些人心的。
這宋江這次遣使過來,顯然是爲了離間衆頭領之間的信任,好爲他們随後的戰鬥做準備。
晁天王直接斷了他們的念頭,便是破除了這宋江的詭計。”易遊道。
“那你說咱們接下來該如何?”晁蓋問道。
“這就不是我擅長的事情了,還是讓專業的人來吧。”易遊卻是沒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班門弄斧。
這時楊志開口道:“我覺得此事談不攏,他們接下來極有可能對兖州用兵。
畢竟宋江招安朝廷給的官職是兖州安撫使,拿下兖州這事兒,也是他的首要目的。
咱們隻要做好備戰,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就行。”
“我覺得有些不太對勁。”史文恭忽然道。
“怎麽了?”大夥兒不解的看着他。
史文恭又道:“如果他真的要對兖州用兵,爲何要先與我們打了招呼?
這樣我們有了防備後,他們不是更難成功了嗎?”
“或許這宋江是顧及與晁天王的感情,不好直接動手。”孫強說道。
史文恭笑道:“他若是真的顧及感情,就不會出此計策,來離間我們了,他明顯是想将晁天王逼到死路。
因此我覺得,他們的目的并不是兖州。”
“不是兖州是那裏?”索超問道。
“或許是在拖延時間,又或許是想虛晃一槍,攻打别處。”易遊說道。
随後似是怕衆人不理解他的意思,有解釋道。
“朝廷派宋江來攻打梁山,其主要意思便是借機消耗彼此。
那宋江也不是蠢笨之人,自然不可能打頭陣,将精銳都消耗在與我們的戰鬥中,因此拖延時間,龜縮不前也是一種可能。
他若是有建功立業,便有可能虛晃一槍,不打兖州,而掉頭去打沂州,或者其他地方。”
聽到這話,衆人都陷入了沉思,似乎在想此事的可能性。
這時候,大夥兒都有些懷念吳用,以及拔拔晟和李和了。
有了這些軍師在,便也能讓他們快速抓住主要要領。
現在王倫明顯是準備鍛煉他們,因此并沒有讓拔拔晟與李和參與到此事之中。
他們若是找王倫尋求幫助,又顯得自己本領平庸。
一時間,衆人也都是有些不知該如何。
最終晁天王卻是先拍桌子道:“這有什麽好擔心的,若按着易先手所言。
他們要麽龜縮不前,要麽攻打别處,對我們而言也沒什麽壓抑。我們隻要做好備戰,并排出斥候打探消息。
這樣便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至于沂州,有樊魔王和朱武等人在,又何懼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