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方升聰明好學,與原主的感情卻是極好的,也時常勸原主好學上進,原主就騙他讀書腦子疼,不能讀書。
方升傻乎乎的信了,在外求學時經常寄各地的特産給原主,還幫原主尋找名醫,希望可以醫好原主的腦疾。
想到單純的弟弟,方旭在心裏鄙視原主,太能作了,這麽可愛的弟弟怎麽好意思騙他。
方旭展開管家遞來的信,開頭就稱吾兄安好,弟遠之......
通篇除了問候外,就是介紹自己身在何方,這個地方的風俗人情如何,景色如何,路上遇到了什麽事情,他是怎麽應對的。
信内可以看到一點孩子氣的讨賞,希望得到長兄的稱贊,然後就是誘、惑原主,外面的世界那麽好,長兄你真的不想看看嗎?
想看就好好讀書,待你考中了秀才,也能借遊學的名義離開燕京,遊曆天下。
就算你不想讀書,那也要學好武藝,不求多高,能自保就行。
信中告誡原主不要把希望壓在别人身上,不要以爲身邊的護衛很厲害,就不學武。
護衛再厲害也有打盹的時候,别人千好萬好,千強萬強,都不如自己好一分,強一厘,言下之意學到手的才是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方旭通篇讀完,眼睛有點紅,心裏暖暖的,滿滿的,多好的弟弟啊,原主那個傻的,活該蠢死啊。
“管家,府裏要給弟弟回信嗎?”方旭問道。
“回的,少爺是想回信嗎?”管家雙目放光,大少爺娶妻後果然長大了,以前接到二少爺的信從不回信。
“嗯嗯,我要給二弟寫封回信。”方旭連連點頭,原主不珍惜這個弟弟,他珍惜,他好像又多了一條不對武安伯夫人出手的理由。
這麽好的弟弟不該受家庭影響的,武安伯夫人的錯就此化去,他想要守住這個弟弟,他又多了一個家人。
“少爺,您寫好信後交給銘安送到我這兒,回頭與老爺的信一塊送去。”管家笑道。
“好好,我先寫回信。”方旭興奮的轉身回屋,出門浪就省了,他還是先給弟弟回信吧,多乖巧可愛的弟弟。
“嗯,少爺先忙,少爺還托人送回不少特産,待整理出來後就送到少爺院裏。”管家說完退下,手裏活多,他還要去處理别的事情。
方旭再次點頭,高興的進了書房,銘安進來服侍,靜言抱劍依在門框上,劉二想往書房送,被靜言一記刀眼瞪退。
劉二撓着頭退開,蹲在地上畫圈圈,那女人好兇啊,也不知以後禍禍誰家的少年郎。
方旭提筆,開頭寫道:遠之吾弟安好。
隻寫了六個字,筆就卡頓,心裏千言萬語,居然不知從何寫起,兩世爲人還是第一次寫家書。
前世一來沒有家人可寫家書,二來那時候手機電腦普及,有事打個電話,發個短信,正兒八經的寫信真的沒經曆過。
壓了一下情緒,方旭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這才繼續揮筆,字裏行間都是對未謀面的弟弟的期盼。
告訴弟弟他取妻了,他已長大明理,以前做的混賬事都付江水,一去不返,以後定然會洗心革面重親做人。
啊呸,不對,說的好像他之前多壞似的,壞的是原主,不是他。
方旭在信中告訴弟弟他已經開始讀書,至于将來是否走科舉的道不清楚,不過他知讀書可以讓人明理,以後也會堅持讀下去。
告訴弟弟他異想天開發明了馬蹄鐵,受到皇上的嘉獎,還幫母親求了一個诰命,母親高興的不得了,出門帶風,春風相伴。
這話方旭沒有誇張,武安伯夫人這段時間頻繁參加宴會,每次都是笑容滿面出門,然後再笑容滿面歸家。
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同了,連容貌都似年輕了三歲似的。
方旭寫着寫着,想到這段時間武安伯夫人都沒來找麻煩,心下更是歡喜,還告訴弟弟他研究出不少美食,待弟弟歸來定要做給他吃。
一封信足足寫了十大張,方旭還沒過瘾,銘安在旁邊看的嘴角眼梢都在抽,很擔心少爺一不小心寫了一部書出來。
寫好吹幹裝封,方旭想到弟弟一人在外,也不知身上的銀錢夠不夠用,于是又拿出幾張銀票塞進去。
裏面有一千的,有五百的,還有一百的十兩的,他不知道弟弟那邊方便兌換不,還是帶些小額的應急才是。
銘安的眼睛抽的更厲害,什麽時候大少爺會給二少爺零花錢了,從來都是大少爺打劫二少爺好吧。
要麽好話騙走,要麽威脅騙走,再不然直接搶。
也就是二少爺性子和善,對這個長兄敬重有加,不管受了什麽氣,都能消化,然後繼續對大少爺好。
擡頭看看,這太陽也沒打西邊出來呀。
還好方旭不知銘安的想法,否則定然要抽他一頓狠的,他這個做兄長的有那般差勁嗎!
銘安拿着一個鼓鼓的信封出了松林院,腦子還沒緩過來,大少爺變化真的好大啊,原來成親可以讓一個人進步如此之快。
那他要不要也娶個小媳婦呢?銘安想到取妻臉色紅了紅,他是少爺的貼身小斯,娶妻不是他能做主,得少爺點頭才行。
讓銘安自己開口去求,銘安也開不了那張嘴,面皮薄,這讓銘安爲難了,想成長想娶妻又不想開口求。
銘安離開後不久,方升送回來的特産也送到了松林院,裏面有曬幹的紅棗,還有風幹的蘑菇與木耳。
還有當地人曬的菜幹,除此之外還有紅薯,這玩意是當地村民從山上挖下來的,方升吃了一次覺得味道不錯,于是想到了家人。
紅薯不多,也就二十多個。
方旭盯着紅薯雙眼放光,派盼兒去管家那兒尋問還有沒有多的,如果有全要過來,這玩意就這麽吃掉好可惜。
最好留着做種,燕國雖然國強,民間的生活還是很苦滴,紅薯産量很高,推廣開來定能造福一方。
說不得燕國以後遇到災年也不用擔心餓死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