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他們這一路上日夜兼程,但是當他們趕到長安城的時候,也已經是七月十日的早上了……
而另外一邊,張屠飛馬送到新城去的信使,好不容易一路上累死了兩匹馬最後才趕到新城,可是卻得到了劉登他們已經班師回朝的消息。
無奈之下隻能再次追趕,他的運氣也實在是差了些,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趕上了大軍的行進,可是劉登居然又已經先一步返回了長安城……
這一來二去,原本早就應該送到劉登手中的這封信,一下子又被耽誤了整整七天……
可能這就是天命使然吧,原本的七國之亂現在變成了六國,可是,即便是如此,這叛軍的人數也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
當然了,現在的劉登對于這一切還是一無所知……
“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沖進了長安城之後,劉登直接在金馬門外攔住了一個金吾衛的士兵。
“回禀大王殿下,現在已經是辰時了,大朝會已經開始了!”
那士兵原本正想發怒,可是看清楚了劉登的臉之後,趕忙把自己臉上的怒氣全都吞回了肚子裏。
這位大王可是在皇宮裏都能橫着走的角色,就他們這些守城的小兵,還真是惹不起劉登這尊大神。
“該死的!你們在這裏等着!”
劉登深吸了一口氣,現在這時候他也來不及換朝服了,要不然的話,還不知道今天在大朝會上會鬧出什麽風波來呢,反正自己穿着一身征袍,倒是也不算失禮。
“諾!”
劉登身後的親兵們趕忙應了一聲,然後翻身下馬,乖乖的待在金馬的門外。
金馬門再往裏可就是皇宮了,那裏可不是他們這些人可以涉足的地方。
雖然說現在還是大漢朝,這禮儀制度還遠沒有後世那麽完善。
但是,無論是哪朝哪代,這皇宮也都不是普通人可以亵渎的地方。
就算是劉登,現在這時候也隻能老老實實的下馬,然後腿着一路上殿。
“回禀太子殿下,曾以爲這烏桓使節所提出的要求,雖然說聽起來有些刺耳,但是倒是也不算過分!”
烏桓人畢竟已經來到長安城這麽多天了,這事情拖也沒辦法拖了,原本劉啓是準備在今天的大朝會上,正好把這件事情給推掉,但是沒想到這烏桓使節剛說完話,王斿《讀liu》居然跳了出來。
“安國候,你此話不知道是何居心?你難道不知道那窦家的小女子,已經許配給代王殿下爲妻了嗎?”
眼看着王斿居然莫名其妙的跳出來支持烏桓人,這還真是讓特意趕來的堂邑侯有些莫名其妙。
“堂邑候你說的這是什麽話?我這不也是老成謀國之言嗎?就算是代王殿下剛剛立下了大功,那又怎麽樣,難道還比得上烏桓舉國内附的功勞嗎?您難道不知道,若是烏桓歸附的話,對匈奴人來說,這可是斷了他們一臂啊!”
“太子殿下,萬萬不可,聽此等小人之言,我看這分明就是在挑撥是非!代王殿下和窦家的女子,早就已經行過六禮,朝廷哪有将待嫁之女,另嫁他人的道理?”
反正不管怎麽說,堂邑候也不能就這麽看着,劉登的媳婦兒就這麽沒了吧……
“太子殿下,臣以爲堂邑候之言大謬!烏桓王既然喜歡上了我大漢的女子,代王殿下理應割愛才是,用一個女子來換取我大漢未來幾十年的太平,此事,有何做不得?”
“臣以爲,安國侯之言有理!請太子殿下允準!”
讓劉啓沒想到的是如此荒誕的話,居然還有人附和,而且這附和的人還不止一個兩個。
不過看清楚了這些人的臉之後,他立刻就明白了,過來看來這件事情的背後另有陰謀。
這些人,全部都是極大諸侯在朝廷之中的喉舌!
雖然他們的普遍都不高,但是不管怎麽說,這一時半會兒之間群起響應的事情,看起來還真是有那麽一點點群情激憤的樣子。
“你放屁!送上一個女子就能換來天下太平這種鬼話你們居然都能信,這分明就是烏桓使用的離間計,這是想要離間代國和朝廷之間的關系!臣以爲應當立刻将這些人驅逐,還請太子殿下明鑒!”
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郅都這個家夥居然在這個時候旗幟鮮明的跳了出來,然後公開的支持劉登。
這就實在是太值得讓人玩味了……
畢竟這麽多年來,郅都這個家夥,可是從來都沒有旗幟鮮明的支持過某一個人啊。
在朝廷之中,他可是從來都是以孤臣的身份來見人的……
除了必要的公事上的往來,他幾乎從來不會和其他官員有什麽私下的接觸。
下了值之後,絕大部分時間也都是呆在家裏,從來都不會到外面去,跟其他人一樣走親訪友……
可是這家夥,這次居然爲劉登破例了……
但是他的聲音,立刻就被那些各大諸侯的喉舌給淹沒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憑借着他一個人,又如何跟這麽多人鬥嘴呢?
“太子殿下,您可要想清楚了,這可是我大烏桓王寫給您的國書,如果你們連這麽一個小小的條件都不能答應的話,我家大王也隻能跟匈奴人聯合起來對抗漢朝了!”
聽到朝堂上的那些臣子吵鬧不休的時候,塔木立立刻感覺到了情況有些不對。
似乎這些漢人之中也有人想要和自己站在一起呢,這件事情還真是有意思了。
雖然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出于什麽目的,不過既然他們站在自己這邊塔木立還是感覺十分的興奮。
劉啓的臉色更是一片鐵青,他怎麽也沒想到,原本是想着在朝堂上直接把這件事情給否了就完事了,可是居然會有這麽多人跳出來要和劉登爲難,這分明就是要讓自己難堪呀。
這下子還真是把他陷入了兩難之中,現在朝堂上的意見根本就是一面倒……
“你剛才說的這些話,我可以理解爲是你們烏桓王,對我大漢朝的威脅嗎?”
就在劉啓左右爲難的時候,大殿的殿門忽然被人推開,緊接着一個身披金甲的男子走了進來。
他的右手緊緊地握在劍柄上,迎着初升的朝陽,整個人看起來,就如同是一把出鞘的利劍……
【作者有話說】
王斿《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