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是廢話,可要說,有些病人真不太習慣這麽被望着,尤其是社恐症患者。
社恐症爲恐懼症的一種亞型,恐懼症又是神經症的一種亞型,神經症是一種精神障礙,可能爲天生有遺傳因素的疾病,或是後天環境所造成的。
衆位醫生的腦子裏閃過一串醫學名詞之後,通通發現:自己有可能想多了,而這種想多了的結果明擺爲謝卷王的關系。
從醫生們的想法可以看出:這個小娃子有些“社恐”。
據抱着孩子來看病的患兒母親自訴的孩子病史:孩子八個月大,胎産史正常,體重在7.2公斤左右,身長是70.8厘米,頭圍上星期量過45厘米,均屬于在這個年齡段嬰幼兒發育期的正常範圍期間。
問診爲什麽可以放在前面能解釋通了,兒科問診一般是問孩子長輩不問孩子本人。
醫學上講究檢查孩子的正常發育情況是包括孩子的身和心。所謂的心即寶寶的情緒、社交等能力能否跟得上孩子的正常發育期節奏,在西醫學裏可以歸納爲大腦發育也可以歸納爲心理發育是否正常,例如赫赫有名的孤獨症患兒是典型的心理發育障礙。
“他會叫爸爸媽媽嗎?”有兒科醫生提出一些針對性問診。
八個月的寶寶大多數能喊爸爸媽媽,但是如這位家長所說的:“分不清誰跟誰。有時候喊錯人,把他爸爸喊成媽媽,把他爺爺喊成爸爸。”
這個其實也是孩子正常的發育情況。
孩子的發育需要慢慢來,家長不需要焦慮過頭的。
“他平常不是這樣的,性格挺活潑的。”孩子媽媽給自己娃子解釋下今日表現出來的“社恐”不是娃子平日的樣子。
說明趙同學前面的兒科解說對了?孩子一來醫院看醫生,不社恐都得變社恐?
沒轍啊,瞧這小娃子兩隻骨碌碌的大眼珠子,瞧到這麽多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望着自己,一個個的眼神老認真了,認真到讓這娃子或許覺得超級恐怖。
這些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姐姐哥哥是想對娃子幹什麽?
怕怕!
娃子的小腦袋再次鑽進媽媽的懷抱裏不敢冒出來,好像一隻縮頭小烏龜。
各位醫生的眼裏對此判斷出來的結論是:這娃子精神是不太好。
對的,“社恐”有可能是指娃子精神狀态不好的一種表現。
如何判斷一個寶寶精神狀态好不好正常不正常,有一個非常容易辨别的指标,如這位家長自己說的:寶寶的表現和平日有所不同。
即使到了醫院怕陌生人,日常調皮搗蛋活潑的寶寶也是不太可能像這樣變爲完全文靜的一枚寶,實則是精神萎靡不振。
“孩子的食欲怎樣?”醫生們繼續問。
“吃的少了。”孩子媽媽憂心地說,這是她主張帶孩子再來問中醫的原因。
究竟患兒吃的少不少,不是憑家長感覺來說的。西醫講究量學指标。
醫生拿出紙筆要來算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要喂養輔食補充營養而不是單純喂奶。尤其可以給孩子補充蛋白質,因爲寶寶在這時候腸道内消化酶可以充分消化蛋白質。
根據孩子母親的口訴,醫生大緻算數出孩子每天喂養的營養值。
由于孩子母親自己同是醫學圈裏的人,對這些基本醫學常識是懂的,自己有算過是比較清楚的,坦白答:“差不多。”
即差不多應是補充足夠的。
這一番問診下來,在西醫生的初步臨床研判中,如孩子媽媽一開口講的:去過西醫院兒科,西醫院兒科醫生認爲孩子身體沒有大問題,預計和天氣炎熱有關導緻孩子精神狀态像是萎靡不振,繼而影響食欲等方方面面,家長無需過度焦慮。
如此看來,需要“看病”的或許是家長本人?
在兒科裏,确實這種情況在臨床上蠻常見的:家長的身心反而看來是不太健康的。
如謝醫生去過首兒學習時,是能感覺到優秀的兒科醫生不是隻單獨治療孩子還得“治療”家長。
孩子母親是同行有自知之明的反省心,重申:“我是來找焦老師謝醫生調理下孩子的身體。”
家長考慮這娃子是亞健康了,西醫沒法來找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