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被譚老師第二次請吃飯了。
電話裏說好了譚老師下班後順路開車來接她,讓她屆時在首兒門口等。
這第二天恰是在小兒心外二科第一天上班,有些忙。
在科室上班的流程基本差不多,開早會交班再去病房查房。
早會的時候,年紀較大的盧主任問起了昨天PICU的事。首兒和國協不一樣,女外科醫生不見少數,隻是偏偏小兒心外科沒有。盧主任對神仙哥哥這位女學生很感興趣:“叫什麽名字?隻聽你老師說過一次記住起搏器了?做過起搏器安裝手術沒有?”
“沒做過。”謝婉瑩老實答。沒去過心内科,介入手術接觸的很少。心外科剛來,剛學習,很多新事物尚未有機會上手。
“讓你曹老師帶帶你。”盧主任溫和地對她和曹昭說,“這個手術不難做的。”
幾位同學聽到老主任這話,再次猜測小兒心外科最難做的手術是什麽。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在這裏的常見病種則馬上可以在科室裏查房時看見了。
今天科室大查房,醫生隊伍浩浩蕩蕩從第一張病床查到最末一張,盧主任帶頭很有大将風範。
小兒科的特點是,在病房裏伱見到一些孩子看來蠻嚴重,問題是排不到去PICU住。原因很簡單,比這更嚴重的孩子多的是。說明孩子的病情真的發展迅速很容易惡化。在一些成人科室裏能見到單純來住院部調養身體做檢查的病人,小兒科裏見不到的。住院的心髒病病人主要特點之一是缺氧,這點成人小孩一樣,很多病人均要戴着鼻導管吸氧。
兒科醫生戴着聽診器給孩子看病的畫面感充滿了童趣,好像給蔫蔫的小花朵或是活蹦亂跳的小狗小貓看診。
如盧主任,站在孩子面前彎着腰,好比肯德基爺爺似的,拉着孩子的小手邊哄邊給孩子聽心髒的跳動。孩子望着盧主任,兩隻眼球如玻璃球大大的透明透明的寫滿了童真味,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見孩子的心境純到如白開水似的。看見這樣的孩子生病了,哪個會不心疼。
這是年紀小的孩子讓醫生看病的模樣,約三歲以下。
年紀大點的孩子如朱星了,剛開局可以被醫生說服,久之難以忽悠。真的,孩子三歲以上賊鬼賊鬼了。把三歲以下兒童特别劃分爲嬰幼兒是有科學根據的。這個時間段的孩子發育特點很不一般可以說十分重要。孩子剛出生時大腦發育隻有成人的百分之二十五,之後到三歲前大腦發育到成人的百分之八九十。這下可以明白爲什麽三歲以上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不太好糊弄了。
由于首兒放寬了收治年齡,在這裏甚至可以見到十六七歲的青少年準備做先天性心髒病手術。不是說先天性心髒病手術越早做越好嗎?一般是這樣沒錯。隻是有些病,它的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家長和孩子自己不容易察覺到是有病,沒能及時去醫院求醫耽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