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就局面混亂,堪比急診手術了。謝婉瑩迅速動起腦子,整理做事思路。
眼看她搬椅子過來,先整理好桌上物品。譚克林看了看她冷靜如常的動作,心想之前那事兒她好像翻篇了,他都沒。
謝婉瑩的腦海裏隻有任務,跟老師出門診是對醫學生的一種訓練了。做醫生不容易的,除了學技術,要心态,把控患者診療程序按照醫生的思路走,都要自己領會了。
“叫第一個病人進來。”時間緊,譚克林下令。
拿起病曆小山上的第一本,謝婉瑩走到門口念病人的名字:“劉亞珍。”
“在!”兩個病人家屬夾着一個老太太走過來。
病人和病人家屬進診室,謝婉瑩鎖上門,把病曆放回老師面前。
啪啦,譚克林的手翻開病曆頁掃視,邊看邊問病人及病人家屬:“在其它醫院看過病?”
“對。先在市六,後來去了總空,再到宣伍。宣伍的醫生說要做這個手術的話,來譚醫生你這裏問問最好。前面的醫生說隻有譚醫生你能給我媽做。”病人的兩個兒子講述病人的求醫曆程,“我媽今年九十幾高齡了。醫生說她活夠久了,不要到手術台上去折騰。”
前面醫院的醫生說的清楚明白,病人和病人家屬想幹嘛?
“我媽和我們想看到五代同堂。”病人的兒子說,“不做手術,我媽可能活不過這兩個月。做了手術,你們醫生說醫學都有發展,有高科技出來。到時候,或許我媽能活的時間更長。”
患者體内的腸道腫瘤巨大,不做手術可能要堵塞腸管,腸管全堵是活不了。然而做手術的話,前面醫院的醫生顧慮的是對的。
患者高齡,首先麻醉科那一關可能過不去。再有,這樣的患者心肺功能不怎樣。
謝婉瑩一眼瞅過去:老太太嘴唇微青紫,屬有點缺氧狀态,說不好是腫瘤所緻或是本身心肺不太好了。
前面醫院醫生勸的沒錯,這樣的老人何必再上手術台去折騰。動手術疼的,刀子切下去,都是傷痕累累。
老百姓不懂,以爲切除掉腫瘤後沒事了。不知高齡患者傷口愈合是個大問題,本身年紀大細胞衰老新陳代謝慢,傷口愈合慢,會出很多岔子的。
這樣的病人收了,手術難做,做完也難搞。一般醫生真不想收。收下來是醫生自己折騰。
病人和病人家屬卻很想要病人活久一點,哪怕隻再活長一點時間,願望強烈。醫生怎麽辦?這不變成了基層醫院往上級醫院推病人。同等級醫院則推薦病人去找圈内名醫。
醫生是要承擔無數風險的。尤其當名醫,當國協這種全國老百姓救命稻草的名醫,别的醫院醫生不肯扛,國協醫生能不能扛呢?
老太太的眼裏流光閃爍,是淚花兒或是其它。反正隻要是這裏的醫生都說不行不給她做,她真隻能等死了。
年歲大的病人沒資格繼續活了嗎?
“醫生,求求你給我媽做這個手術好不好?”病人兩個兒子嗓子裏哽咽着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