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醫生,今早上謝醫生來看過一遍了。”家屬強調之前的要求。
怎麽說,有個醫生早早來關心病人和病人家屬,因病人家屬也需要安慰的。誰管這個醫生是不是實習的見習的。因爲哪怕是實習的見習的,家屬也知道。病人有問題的話,實習的見習的肯定比她家屬懂,直接去找上面的醫生也比她這個家屬快啊。
聽到病人家屬這話,就知道這個3床病人住院住久了,家屬成精了,懂得部分醫院裏的門門道道。
三個本院的醫生嘴角微妙地彎彎。
說一個28歲了,一個21歲。怎麽21歲的比28歲的更懂察言觀色病人家屬。隻能說各人心思不同了。
譚克林把聽診器放回白大褂口袋裏,和3床家屬說:“回頭我給你答複。”
“謝謝你,譚醫生。有時候找不到醫生對我們來說很痛苦的。”家屬訴說心裏話。
羅燕芬站在門外把頭伸進來和家屬辯論:“我不是和你說過了嗎?你可以告訴護士,護士會通知我讓我過來的,沒讓你不找我。”
“護士說叫了你,告訴你了,可是有時候等了一天也不見你過來。”家屬見她頂嘴幹脆抱怨,“我們以爲我們這病房沒醫生了。”
“怎麽可能!”
總之,病人家屬怨氣挺大。另一方面,某個醫學生覺得被家屬冤枉至極。
以前沒有這種狀況沒有家屬投訴,現在怎麽有了?因爲有對比了。
不是所有醫學生均認爲自己需要對病人負責任的。部分醫學生認爲實習是來學技術的,至于病人的責任劃分問題屬于科室醫生和他們無關。
老師布置的任務完成可以了,其它的,做了沒用,盡心盡力了也留不下來工作。國協自己本科培養起的醫學生都留不下來,何況他們這些外來加入的。來了學技術把實習醫院當跳闆,哪來的利益驅動去盡全力服務病人。所以,做完事兒就走,懶得和病人及病人家屬多溝通。
正因爲這樣的緣故,連早上手術前去問病人有沒有偷吃的事都需要本院醫生自己去确定。除非有學生叫老師很放心。
帶一組人查完病床,帶人離開病房時,譚克林面色高深。
跟在最後面的羅燕芬小心觀察他的神色說:“譚老師,我是和家屬之間有些誤解,我會解釋清楚的。”
“你3号床交給她管。”劉程然直接道。
調個實習醫生管床的事,這種病人家屬的要求多容易滿足,何必和家屬扛引得家屬去投訴。本院醫生肯定這麽想的。
“我——”羅燕芬的嘴唇氣得哆嗦着,想不明白自己的付出怎麽變成這個結果,3床家屬簡直是白眼狼。
掃了眼這人的表情,譚克林開口了:“讓謝婉瑩再管個7床。”
啊?在管7床的另一位男博士生李文豪愣了下:怎了?7床不是沒投訴嗎?
羅燕芬心頭有點平衡下來了。
“她來了,你們管的床需要分給她管的。不然她以後怎麽出科?”孫玉波對他們三說。
謝婉瑩在旁清楚自己這會兒不該說話,老師們是在爲了她盡力而爲。
科室裏頭人際關系很重要的,要争取最大可能的和睦相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