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狄仁傑這時再次歎了口氣,但卻沒有開口解釋,而是反問道:“張兄,你對遷都一事有何看法?”
“遷都?”張縱聽到這個話題也露出沉思的神色,其實遷都洛陽早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甚至這幾年李治和武媚娘在洛陽呆的時間比長安還要長一些,所以雖然還沒有宣布遷都,但其實已經是事實上的遷都了,現在李治又讓人在洛陽修建宮殿,估計随時都可能遷過去。
“劉相他是不是反對遷都?”張縱沉思了片刻忽然開口問道。
“不錯,其實不光是劉相反對遷都,東宮一系的官員也幾乎全都反對遷都,至于原因,我不說你肯定也能猜到。”狄仁傑點了點頭再次道。
張縱當然知道李弘反對遷都,事實上之前李弘已經多次上書,請求李治不要遷都,并不是因爲李弘對長安有什麽感情,而是因爲遷都的牽扯太大,甚至可能影響到他的太子之位。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李弘現在的太子之位雖然十分穩固,朝堂上支持他的大臣也占了大半,但這些大臣中有不少人都是朝中的老臣,而且家業也都在長安,如果遷都到洛陽,這些大臣可能年紀大了,再加上遷移不易,會因此留守長安。
換句話說,如果遷都洛陽的話,大唐的朝廷班子就會分成兩部分,而支持李弘的一部分老臣就會留在長安,到時洛陽那邊肯定會提拔新晉的大臣,而這也會給武媚娘一個插手朝堂的機會。
另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遷都可不是一句話,也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到時他很可能也會留在長安駐守,事實上李治之前出遊時,李弘幾乎都會留在長安,而如果他長時間不見李治,可能會讓武媚娘趁虛而入,削減東宮的權柄。
甚至是如果李治那邊有什麽變故,遠在長安的李弘也根本來不及反應,這種事在皇家十分常見,比如最有名的就是秦始皇,死了之後被胡亥、趙高、李斯隐瞞下來,然後假傳遺诏逼太子扶蘇自殺,從而使得胡亥奪得皇位,武媚娘完全有可能效仿。
“劉相難道是想讓你參奏韋寺卿,從而阻止陛下遷都?”張縱沉思良久這才開口問道。
“不錯,劉相十分反對遷都,而且陛下心意已決,等到洛陽那邊的宮殿建好後就宣布遷都,所以劉相打算讓我參奏韋寺卿一本,指責洛陽建造的宮殿太過奢華,到時他們再一起上書反對遷都,也許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狄仁傑歎了口氣道。
張縱聽後也終于明白了,韋機完全是這場政治鬥争的犧牲品,不過這也不能怪劉仁軌無情,畢竟朝堂如戰場,有時候必須會做出一些必要的犧牲。
“其實韋寺卿真的很無辜,他雖然負責督建洛陽那邊的宮殿,但也是奉命行事,而且爲了減少國庫的開支,甚至把司農寺十年的收入全都拿了出來,自己也在督造時盡心心力,使得建造宮殿的開支大爲減少,但他做的越好,劉相就越要拿他開刀,隻有這樣,才能讓陛下明白群臣的決心!”狄仁傑這時再次無奈的道。
狄仁傑十分清楚劉仁軌的打算,但也同情韋機,所以他現在心中十分的矛盾,這也是他來找張縱傾訴的主要原因。
張縱沉默了片刻後,這才擡頭道:“韋寺卿這次的無妄之災恐怕躲不過去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過以狄兄你之見,這次你們一起上書反對遷都,有幾成的把握能說服陛下?”
“這個……”狄仁傑聽後再次露出躊躇的神色,似乎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看到狄仁傑的表情,張縱也似乎猜到了什麽,當下再次一笑道:“看來狄兄你也知道,就算有劉相與太子的支持,你們的把握也不并不大,而且狄兄你想過沒有,就算你們阻止了陛下遷都的決定,陛下就真的不去洛陽了嗎?”
張縱的話也是直指問題的核心,自從顯慶二年将洛陽定爲東都後,李治就多次前往洛陽,有時一住就是小半年,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李治想要宣布遷都,無非就是從法理上再次提高洛陽的地位,就算被劉仁軌他們阻止了,也無法阻止他再次去洛陽居住,從而達到事實遷都的目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可是隻要陛下一日不宣布遷都洛陽,那長安就依然是大唐的都城,長安這邊的權貴官員也不用擔心陛下在洛陽那邊另建一套班子,從而分走手中的權力。”狄仁傑這時也再次歎了口氣道。
“幼稚!難道他們忘了之前北門學士的事了?”張縱聽後卻是冷哼一聲道。
“北門學士?張兄你的意思是……”狄仁傑聞言也是一驚,似乎也想到了什麽。
“就算是阻止了陛下遷都,但陛下如果長居洛陽,有些政務肯定還需要他去處理,如果三省六部的官員都在長安,難保陛下會在洛陽另建一套班子,就算是沒有正式的官職,但隻要陛下給他們權力,他們照樣可以達到分權之效。”張縱雙手一攤有些無奈的道。
其實張縱對古代這種皇權制度還是很有非議的,因爲全國的軍政大權集中在一人手中,關鍵是沒有制約他的人,這也就導緻了國家的政策走向,完全取決于這一個人的喜好,如果他想做什麽事情,别人也根本攔不住。
憑心而論,張縱對遷都這件事其實并不排斥,甚至還有些贊同,因爲他十分清楚的知道,随着大唐越來越強盛,關中的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受制于關中平原的狹窄,根本容納不了太多的人口,現在關中平原已經出現人口過盛的情況了。
相比之下,洛陽那邊的情況就好多了,特别是洛陽以東就是華北大平原,根本不用擔心人口爆炸的問題,另外洛陽在經濟、政治等方面也絲毫不比長安差,完全可以撐起大唐這個龐大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