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除了近東戰争、俄波戰争外,亞太地區也不穩定。
先是法國人和安南政府簽訂《法國和安南和平同盟條約》,接着又爆發了日本侵台戰争。
後者不用說,自然是以失敗告終。《法國和安南和平同盟條約》聽起來很和諧,實際上也就是名字好聽,本質上還是爲殖民入侵服務的。
戰略收縮了這麽久,法國内部有人不甘寂寞了。這個世界已經瓜分殆盡,就剩下一點兒邊角料,再慢那就什麽也撈不到了。
巴黎政府權利鬥争中,無心在外面搞事情,依然擋不住國内殖民擴張的熱情。
殖民擴張也不一定全靠打,比如說:這次和安南人簽訂條約,靠的就是外交欺詐,連哄帶騙忽悠安南政府簽的。
看似普通的條約,實際上卻爲法國幹涉安南内政提供了法理依據。不管安南人怎麽想,反正法國人隻要有一個讓歐洲各國接受的說法就夠了。
英法奧三國已經結盟,寬松的國際局勢爲法國人在中南半島擴張創造了機會。
中南半島不在奧地利的殖民計劃範疇内,不涉及自身利益,維也納政府自然不會跳出來充當正義使者。
……
維也納宮,弗朗茨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波蘭王國,變成了吃瓜群衆,靜觀普俄兩國的表演。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彙報道:“兩天前,普魯士王國的援兵抵達前線,昨天和俄軍發生了小規模交火。
不過雙方都表現的非常克制,看上去就像是在做戲。現在俄國人已經占據了波屬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大約占波蘭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一。
初步判斷,這應該是柏林政府許諾給俄國人的報酬。接下來兩國大概會坐下來談判,把約定的内容坐實下來。
受此影響,今天上午英國公使向包括我們在内的歐洲各國發出邀請,提出組建國際幹涉聯盟,調停這次戰争。
倫敦政府坐不住了,我們前段時間放出去的煙霧彈,已經起到了作用。爲了遏制我們和法國人繼續在歐陸擴張,英國人忍不住要出手了。”
俄波戰争、波蘭王位選舉,這麽大的事情,法奧兩國都在冷眼旁觀,這要是沒有問題才怪?
也不是完全沒有動作,弗朗茨還在呼籲大家保持克制,有事情坐下來慢慢談。巴黎政府也警告過普俄兩國,讓他們不要玩兒火。
具體行動?很遺憾,法奧兩國都很忙,沒有功夫插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能讓法奧兩國不插手,這背後自然有利益交易。稍加分析英國人就可以猜出交易内容,沒得說必須要搞破壞。
要不把事情攪黃了,那還是約翰牛麽?
弗朗茨點了點:“事情到了這一步,接下來我們面臨的輿論壓力會很大,英國人是在下一盤大棋。
政府要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可不能讓英國人帶了節奏,要不然會出大亂子的。”
從種種迹象來看,弗朗茨判斷英國人想要趁機挑起法奧沖突,同時分化奧地利和德意志聯邦的關系。
這是避不開的陽謀,法國人想要吞并萊茵蘭地區,爲了政治正确,維也納政府隻能站出來反對。
德意志地區分裂了很多年,各個邦國都習慣了自己當家做主。在民族主義的壓力下,大家被迫做出一副支持統一的樣子,實際上還是想要保住自己的獨立王國。
奧地利勢大擁有統一德意志地區的實力,各邦國政府高層爲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向維也納政府靠攏。
可是他們一旦發現在列強牽制下奧地利無法統一德意志地區,或者是自己實力足夠強,能夠擺脫這種威脅,那麽情況就會發生變化。
就如同現在的普魯士王國,幹脆退出德意志地區,不以德意志邦國自居,玩兒大普魯士王國。
知道歸知道,實際上弗朗茨也隻能被動應對。法奧矛盾就算是爆發了,雙方也打不起來。
唯一的接壤地區在意大利地區,盡管法國人占領撒丁王國已經很多年,但是在這裏他們仍然沒有群衆基礎。
這是拿破侖三世當年吃相難看,沒有法理基礎的後遺症。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當地民衆依然不認同法國人的統治
要是在意大利地區和奧地利打起來,他們和勞師遠征、深入敵境沒有任何區域,不光要和奧地利軍隊作戰,還要小心民間遊擊隊。
意大利獨立聯盟的老大就是前撒丁國王,這是現成的棋子。法國人要是不動,沒有人能夠奈何他們,隻要戰場上大敗一次,脆弱的大法蘭西帝國就可能崩潰。
總體上來說,大法蘭西帝國存在的時間長一點,對奧地利更加有利。不光可以幫奧地利分擔國際壓力,還加快了倫巴第、威尼西亞的民族融合運動。
當初,意大利地區有一大堆邦國的時候,倫巴第、威尼西亞的意大利人也想要鬧獨立,民族融合進展非常不順利。
自從法國人吞并意大利地區後,倫巴第、威尼西亞地區的民族獨立運動一下子陷入了低潮。
這一輪社會毒打,讓很多人清醒了過來。當地的資本家不在支持獨立運動,反而積極向奧地利靠攏。
最近幾年,奧地利語言文字在當地普及速度一下子快了起來。街頭的報紙、書籍、廣告都是奧地利文,傳統的意大利文被棄用。
社會風氣已經發生變化,不會奧地利語會受到鄙視,在城市中已經寸步難行,沒有任何資本家會雇傭不會奧地利語的工人。
拿破侖三世去世前,一度想要效仿奧地利的民族融合政策,可惜剛剛開始就被迫放棄。
社會主義皇帝也不好當,提高了社會福利待遇,财政上開銷不可避免的增加了。
除了财力上的問題外,還有意大利地方政府的抵制。法國人強制吞并了意大利地區,卻沒有辦法把當地的官員全部換成法國人。
沒有地方官員的配合,中央政府的政策怎麽執行的下去呢?
這一點和倫巴第、威尼西亞不一樣,弗朗茨推動民族融合的時候,當地有幾十萬德意志人,還有一批忠于哈布斯堡王朝的貴族,不聽話就換人,不愁沒有支持者。
全都意大利人,這讓法國政府怎麽換?就算是換了人,人家照樣消極怠工。想要在當地建立一個忠于法蘭西帝國的政府,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拿破侖三世無法執行下去的民族融合政策,現在到了拿破侖四世手中,隻會更加困難。
無法真正實現民族融合,大法蘭西就是一個火藥桶,随時都有可能爆炸。
有弱點的敵人不可怕,法國人有這麽明顯的弱點,弗朗茨自然不會擔心法蘭西做大。
……
德意志聯邦帝國本身就是笑話,弗朗茨從來都沒有擔心過這個聯盟會成爲威脅。
當初歐洲各國要把他們強行升格爲帝國,除了德意志聯邦内部存在王國外,更多的還是擔心奧地利和平演變實現統一。
英國人再怎麽挑撥關系,也改變不了雙方文化同源的本質。統治階級也要考慮民衆的感受,普魯士王國沒有辦法擺脫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影響,何況是德意志聯邦帝國呢?
……
受英國政府号召,1874年7月16日,歐洲各國在倫敦召開國際會議,商議解決目前正在進行俄波戰争、近東戰争。
奧地利駐倫敦使館中,英奧兩國正在進行密談。
英國外交大臣麥克林侯爵:“公使閣下,這個世界需要和平,而一個穩定的歐洲是世界和平的基礎。
在維持歐洲穩定的問題上,我們兩國的利益是一緻的,現在需要貴國拿出更加積極的措施,爲了歐洲穩定做出貢獻。”
奧地利公使胡梅爾微微一笑,放下了手中的咖啡:“大臣閣下,我們也很樂意爲世界和平努力,但事實告訴我們,世界和平需要大家共和維護。
維護歐洲大陸的穩定是所有歐洲國家共同的責任,而不是一兩個國家的責任。爲了歐洲穩定,我們做得已經夠多了。
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有時候做得太多,反而會起反作用。偶爾放任一下,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毫無疑問,胡梅爾是在說梅特涅時代。當年維也納政府可是歐洲秩序的積極維護者,然而奧地利維護歐洲穩定,最大的利益卻被英國人拿走了。
反法戰争過後,歐洲穩定了三十年,爲英國海外殖民擴張創造了有利條件。而努力維護歐洲秩序的奧地利,卻把自己鎖在了歐洲大陸,無力進行殖民擴張。
直到弗朗茨繼位過後,維也納政府放棄了梅特涅的歐洲平衡戰略,才有趕上了殖民擴張的列車。
麥克林不爲所動,若無其事的說:“那可不一定,放任局勢發展也是有風險的。一旦局勢失控,大家的損失還會更大。
與其任由局勢發展,不如主動出擊。想必貴國也不想看到法國人繼續擴張下去。
如果讓他們拿到了萊茵蘭地區,恐怕比利時也難以保全,就連德意志聯邦帝國也會被他們割上一刀。”
這是必然的結果,拿到了萊茵蘭地區的資源,法蘭西的實力會進一步壯大。
到時候想要阻止他們兼并萊茵河以西的領土,幾乎沒有可能。對奧地利來說,這已經超過了容忍的底線。
胡梅爾點了點頭:“全歐洲都不想看到這種事情發生,我們自然也不例外。不知道貴國有什麽計劃,隻要能夠阻止這件事情發生,我們很樂意配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