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搶糧食,殺人放火,屠城屠村,殘忍無比,由他們經過的地方,幾乎遍地都是屍體。
大明北方的百姓,深受八旗軍的荼毒,如今聽到他們敗亡的消息,又怎能不興奮?
尊化城,這座仇恨最深的城市,又怎能不狂歡?
是夜,尊化城火把無數,高高舉起,徹夜透亮。
隻要能夠用來慶祝的東西,幾乎全部拿出來了。
不僅是尊化,大明境内,凡是聽見大清亡國,無不狂歡!
江南一帶,同樣也狂歡無比,大明最大的威脅和心病,終于祛除了,他們怎能不高興呢?
……
京師。
連續狂歡了三日。
許多攤販甚至都不要錢了,免費白做幾天,就爲了慶祝這狂歡一刻。
當初,八旗軍殺到京師來,他們是多麽害怕,是多麽仇恨。
如今,大明京師還在,可盛京城卻被踏破了,大清宣布亡國,這是振奮百姓内心的!
朝堂上,文武百官無不興奮,更有一大半的臣子,直接離開了京師,前去恭迎崇祯帝回來。
國子監,舉行日夜遊行,學子們夙夜擔憂國運,但卻未曾想到,大明這一次竟然這麽硬氣,居然直接攻破了盛京城,連帶着将皇太極都給殺沒了,八旗軍全軍覆沒,這是何等的大勝。
将敵軍,幾乎全部摧毀了。
這樣的大勝利,乃是百年來頭一回,空前絕後的大反響啊。
國子監的學生們,聚在一起,是何等的高興和意氣風發。
“哈哈哈,我等憂心之事,已被皇上解決,大清亡後,我大明将變得更加強大。”
“此代帝王,乃大明中興之主,大清滅亡,大明國運至少再延續百年之久。=”
“是啊,振奮人心,振奮全國,大明這座帝國,總算是保住了。”
他們高興,他們談論不止,又何止歡喜二字可以言說呢?
“眼下國内已經一片清明,滅掉大清後,我們的棉花和物資供應應該是完全足夠了,接下來,就該着手收拾那些富商士紳了。”
“是啊,他們早該收拾了。”
“大明需要變法!”
此時,崇祯帝還在回來的路上,這一路上前來迎接的百姓和官員們簡直是數不勝數,迎接隊伍多達百萬人。
這是何等的概念。
崇祯帝心中也高興無比,便也由着他們了。
這一日,崇祯帝率領剩下的三十萬大軍,回到通州時,通州百姓出城迎接,狂歡不止。
崇祯帝在迎接中,留宿于一農戶家中。
農戶将最好的糧食和飯菜端上來,呈給了崇祯帝。
可那糧食和飯菜,在崇祯帝的眼裏看起來,還是很差,因爲那都是快要馊了的米,甚至還摻雜了不少沙子在裏面。
崇祯帝在滅了大清之後,心中又有了想法,眼下的大明還不是最興奮的時候,也不應該興奮。
也或許,百姓應該興奮,但身爲帝王,他還應該爲天下百姓着想。
這一夜,崇祯帝躺在簡陋的房屋中,四周都有将士看守。
是夜,卻忽然狂風大作。
緊接着,黑暗的環境中,卻突然出現了一道光圈。
那道光圈,崇祯帝早已經見過許多次,王承恩也連忙跑進來通禀:“皇上,這是仙人在召喚我們。”
崇祯帝提起了精神,臉上露出笑容:“是啊,這是仙人在召喚,你與朕一起進去。”
話罷,崇祯帝快步走向了那個光圈,而王承恩也連忙跟在崇祯帝身後,一起走了進去。
……
走進光圈,一君一臣的腳步沒有停下,繼續向深處走去。
走到深處,終于能看見林天的身影了,林天已經在這裏等候他們多時了。
見到崇祯帝,林天心中便有數了。
他淡淡一笑:“皇上,可是近日滅亡了建奴?”
此話一出,崇祯帝驚喜道:“先生果然是料事如神。”
林天淡淡一笑,卻沒有多言,因爲就在不久之前,他的曆史點更新了,又加了三百萬!
這就意味着,崇祯帝絕對攻克了建奴,并且還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三百萬曆史點,足夠林天做很多事情了。
“先生,不知您把朕召來,可是還要答題嗎?”崇祯帝詢問道。
林天點頭,在心中給崇祯帝出好題目之後,這才展現出來。
“主考官已出題,請考生進行選擇。”
前方,出現題目。
:正史中,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國運,是什麽弊端一直從明初存在到明末,并且在明末爆發,使得大明帝國加速走向滅亡?
1:農民沒有土地。
2:土地兼并。
3:農稅太高,商稅太低。
4:軍費太高。
這道問題,才是貫穿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核心!
可以說,大明帝國被推翻,有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爲這其中的某個答案。
而且,這個弊端一直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無時無刻不在荼毒着大明的國運。
這道政策,上害國家,下害百姓,使得這個國家走向衰弱,走向滅亡!
而如今,大明雖然滅掉建奴,滅掉李自成,可這個問題要是不解決,國内還會出現成千上萬的李自成……
這種弊端,在林天看來,早就應該除掉了。
崇祯帝望着題目,心中其實已經有數了。
答案,其實他已經了然于胸。
剛剛看見這道題目的時候,崇祯帝心中便有了答案,因爲這個弊病,他經曆過後,才十分清楚。
“朕選三。”毫不猶豫,崇祯帝做出了選擇。
“叮,恭喜考生答題正确,獎勵白銀五百萬兩,獎勵已發放,請回去自行查收。”
五百萬兩的白銀?朱由檢心中一動,有些小小的激動。
國庫,因爲這次的打仗,幾乎又清空了,将士們得到了大量的犒賞,此時正是軍威正強盛的時候。
五百萬兩,無疑又可以緩解許多地方的災情。
小小的高興過後,崇祯帝知道林天出這道題的用意,他朝着林天拱手道:“先生果然是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問題來了。”
“朕也是後知後覺,直到執政的時候,才知道是這條規定,使得大明陷入了深淵……”
沒錯,就是農民稅務高,商人稅務低!
大明從洪武年間就定下規定,農民十成糧食,需要上交三成,而商人所賺取的利潤,僅僅隻是一成甚至更少。
這樣的政策,固然能使商人地位底下,但卻也害苦了百姓。
最直觀的一點,就導緻了明末時期,山西八大晉商和那些窮得揭竿而起的農民産生了鮮明的對比。
一個是過億的銀兩。
一個卻是窮得揭不開鍋,隻能跟随李自成造反的百姓們。
富人那麽有錢,卻隻需要交最低的稅,可百姓那麽窮,卻需要交最高的稅,這是封建時代的弊端,同樣也是大明滅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