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麽?炮兵部隊?我怎麽沒有發現呢?”方劍指着沙盤上的标設問道。
陳元趕忙湊了過來:“據探子回報,敵人第三旅有二十輛車載122毫米榴彈炮,是當初部隊丢下的,此炮非常先進,反應快,第三旅同馬爾康駐軍交手時起了重要作用。”
方劍看着沙盤沉默不語,内心暗自盤算着如何能把這好東西弄到手,衆人以爲他在擔心着火炮會給部隊造成巨大傷亡,周新忙補充道:“劍哥,這炮的射程是18公裏到27公裏,估計他們最有可能布置在這一帶,我們可以提前作好防備。”
順着周新的手指看去,敵人的火炮位置應該在距離紅原縣20公裏左右的地方。
“好。”
方劍大叫一聲高興道:“嘿嘿,如果設在這裏這炮就是我們的貨了。”
衆人奇怪地看着眉飛色舞的方劍,方劍解釋道:“你們看,距離這一帶幾公裏是連綿的山丘,到時我埋伏一支特種部隊在此,一舉奪下這些大炮,嘿嘿…”
周新大叫一聲:“不可。”
方劍奇怪地看着周新,周新趕忙解釋道:“這是車載式火炮,每輛車均有大口徑重機槍,守衛兵力最少一個營,更别說大炮陣地應該在整個敵軍中央,特戰突擊應該起不到大的作用,徒增戰士的傷亡啊!”
作戰室的空氣仿佛一下凝固了,大家都看着這個年輕少校,方劍倒是有些心驚,是自己太托大了,對于軍隊的大規模作戰自己并不是行家裏手,用慣的隻是自己的強勢突擊,看來還得更多地依靠這些專業軍人啊!
看着有些尴尬的年輕軍官,方劍笑道:“沒事,你說說有什麽好辦法?”
周新上前一步遞過一本裝訂好的打印紙說道:“首長,這是我們制定的作戰計劃,請您審閱。”
方劍沒有翻看,繼續問道:“該如何對付敵人的炮兵呢?”
周新立正道:“計劃是主力部隊隐藏在側翼山丘,紅原縣城留少量部隊堅守,待敵人炮兵展開時,我部以63式火箭炮和120毫米迫榴炮突襲,63式火箭炮射程10公裏左右,120迫榴炮射程接近8公裏,敵人炮兵陣地應該在我部炮火的突襲範圍内。”
哦!方劍在沙盤上看去,的确山丘距離公路約五公裏左右,獅子軍的車載大炮應該沿公裏開進,那麽也就會沿公路展開,周新制定的計劃就很有可行性。
“那麽需要的條件是什麽?”方劍繼續問道。
周新大聲說道:“報告,需要的是隐蔽接敵,提前發起攻擊,火箭炮和迫榴炮射程,精度以及反應速度均不及車載火炮,隻有出其不意才能獲得勝利。”
方劍贊賞看着周新,點點頭說道:“周少校,不錯,我們來認真研究一下你的計劃,陳處長,獅子軍會攻擊紅原縣城嗎?”
陳元說道:“劍哥,我讓多嘎以含糊的口吻給若爾蓋的敵軍去了一封信,估計他們應該會上當的。”
陳勇插話道:“老大,你看是不是讓周少校擔任副參謀長,我一個人實在是能力不足啊!”
方劍笑道:“現在人才不足,得一專多能,他當了副參謀長那炮兵團長誰幹?我還指望着他打伏擊呢?”
方劍正色道:“現宣布成立炮兵團,周新擔任團長,暫管63式火箭炮和120迫榴炮,抓緊訓練,不得延誤戰機,知道嗎?”
周新臉色一喜,立正道:“保證完成任務。”
江城飛行研究院試飛場,白色飛艇懸停在空中,系留繩抛了下來,士兵們趕忙把繩穿過地面的拉環,三十米長的飛艇緩緩降落到了地面。
飛艇倉門緩緩打開,飛艇裏走出面帶喜色的衛哲,葉家兄弟還有幾名工程技術人員,随後是首席試飛員王海以及副手張艾倫,這已經是這艘大型運輸飛艇的第三次試飛了,這次是滿載試飛,倉内還裝着二十噸的貨物壓載,飛行高度超過了八千米,發動機再沒有發現震顫,供氧系統表現完美,地形跟蹤雷達也表現不錯,看來可以投入使用了。
地面上,龔正帶着一群高管迎接歸來的衛哲等人,龔正拉着衛哲的手高興道:“衛院長,葉總,感謝你們啊!我立刻向李副主席彙報,爲你們請功。”
會議室裏氣氛緊張,李萍拿出一張電文說道:“已請示了劍哥,此次飛行除相關技術人員外,所有人一律不準參與。”
李萍的話讓剛才還争的面紅耳赤的人員都不再吭聲,第一次飛行上高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能輕易冒險,方劍更不允許基地高管參與飛行。
“報告劍哥,江城總部複興一号飛艇明天上午九點起飛,預計四個小時到達基地。”
方劍看了眼電文說道:“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陳元回答道:“按江城基地要求,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降落場設在基地外兩公裏處,一個連的士兵擔任警戒。”
已是下午一點,上百名士兵守衛着降落場,方劍等人仰望着天空,高原的天空一塵不染,藍色是天空的主宰,偶爾幾朵白雲飄過,可是卻沒有人們期待已久的飛艇,據說也是白色的。
怎麽回事,難道出了什麽問題嗎?按江城基地起飛的時間,一個小時前就該到了啊?
“白旅長,同飛艇還能聯系上嗎?”方劍問道。
白小兵趕忙說道:“報告,二十分鍾前聯系過,信号不是很好。”
方劍沒有說話,武警基地是有對空雷達和飛行指揮系統的,因爲輻射出了問題,可惜無人能夠修理,現在隻能靠電台同飛艇聯系了。
駕駛飛艇的王海松了口氣,終于飛出了峽谷上了高原,飛艇下已是綠色的草原。
這次飛行除了運送物資外,更主要的是開辟航線,沒了雷達指引,沒有衛星引航,王海隻有依靠地物地貌來導航,具體的就是山谷裏的道路,所以飛艇并不敢高飛,副駕駛張艾倫不停地觀察着地面,同時把坐标記錄在飛行圖上,有了這第一手資料,以後的飛行就有了可以參照的坐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