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的外交策略和戰時外交策略總是不同的,楊銳自始至終都是親法俄遠德意。穩住俄國确實必要,但德國也未必應該全部得罪,歐洲的和平中日兩國應該置之不理——這種想法在内部幾乎是主流意識,甚至還有聯德以壓制英美法的建議,怎奈楊銳‘固執己見’。此次是内部高層會議,除總參外,其他部門都到期了,所以陳廣壽有此說話。
“德國戈林是不是有膽子派潛艇出來還是個問題呢。”楊銳打斷陳廣壽的發言,開始坦白着自己的對德主張:“如果德國是容克掌權,那聯合德國并無不可,可納粹……”他冷笑道:“幾乎和布爾什維克一樣下賤!戈林夫妻親華沒錯,可他底下那幫納粹可不是親華的,當年他們怎麽做掉施特拉塞的、怎麽幹掉羅姆的,以後就會怎麽做掉戈林。”
明顯的,楊銳再次拒絕聯德之策,如炬的目光讓陳廣壽和張坤低頭,隻是他還未說完,略略停頓後楊銳再道:“布爾什維克說白了就是少數異端知識分子、流浪漢、罪犯、土匪、流氓無産者、底層工人;而納粹除了工人、流氓無産者,還多了一些小有家财卻愛見風使舵的小市民;法國則是大雜燴,什麽東西都有,現在政局亂成一團也是這個原因。
納粹現在很多事有分寸,比如排猶要先立法,不是納粹有道德。而是德國國防軍還有一大批容克貴族,是看在他們的面子上才立法的。什麽時候國防軍徹底被納粹馴服了,什麽時候納粹的下賤面目就暴露露出來了。布爾什維克說下賤也不太恰當,布爾什維克是隻把全世界工人階級看成一家。我們這些貴族、有産者、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人,對他們來說全是敵人,對敵人要講信譽嗎?李甯同志說不必!
和布爾什維克簽約僅僅是一種表明立場的舉措,并不指望他們真能遵循條約,所以稽疑院不批準中蘇反侵略互助條約并不太重要。要打你就是要打你。簽了條約也還是能找到借口開打的,就像那條運河一樣,如果我們勢弱,俄國人會找不到辦法搞我們?
如果真像剛才光庭說的那樣,最好不要打陸戰,那決定戰争勝負的地方必定在北大西洋——北美和歐洲的航線上。支持德國稱霸整個歐洲,那麽歐洲乃至全世界其他國家都要背我們而去,因爲這不再是反侵略戰争,而是争霸戰争。千萬别忘了我們是黃種人,一大幫黃種人跑到白種人的地盤去搞海上封鎖。一不小心就會惹起衆怒。
我們必須很小心很小心,不但要對外坦誠自己的戰略目的,還有交好歐洲國家、南美國家,讓他們與我們一起反對英美,而不是讓白種人聯合起來反對我們,這是一場宣傳戰。宣傳做的好,全世界都會在道義上支持我們,這樣亞元才會有人用、我們的國債才會有人買、戰争所需的物資才會有人賣;而且,英美在全世界的利益大家可以一起坐前來分,你有我有他也有。然後再開個會,讓楊皙子鼓吹什麽重建美好世界、再鑄世界和平雲雲,人家才肯相信。
德國什麽德性全世界都清楚,即便不清楚。隻要我們一聯德、德國人以盟友身份一開戰一搶劫,那什麽都知道了。爲一個德國失去其他幾十上百個國家,這真的劃算?德國海軍能幹的事情,法國海軍一樣能幹。至于意大利,以他的德性,你打他一耳光反手給顆糖。他也會叫你叫大爺。非洲那麽多殖民地,連沒有油水的阿比西尼亞都要搶,這什麽德性?!”
楊銳分析着聯德的利弊,說到意大利諸人全笑了。他再道:“邏輯很簡單,一種是這樣的:身爲世界警察的我們,家裏突然來了土匪。大家如果跟我們去打土匪,那不光人身安全有保證,打來的好處還能均沾;另一種則是:身爲警察的我們爲了打土匪,忽然和歐洲的土匪納粹湊到一起,你說,我們是警察還是土匪?歐洲因爲人種關系肯定會把我們也看成是土匪,南美應該是半信半疑,隻有非洲還會把我們當警察,可有用嗎?
德國海軍真正能打仗的就是潛艇部隊,他們和英國簽訂海軍條約後,考慮到外交關系,我們曾贈送過一套潛艇圖紙給他們,但那全是舊式潛艇,連通氣管都沒有。在有厘米波雷達的情況下,我們不認爲德國海軍能做什麽。且從大勢上講,在我們解決美國之前、在外貿不被封鎖的情況下,德國參與這場戰争根本沒有好處。以納粹的德性,即便美國人收買,錢也不是拿去造潛艇,而是拿去造大炮。美國人越是收買德國,德國以外的國家就越親近我們。
我們真正要忌諱的是英國。在我看來,當我們打得美國人落荒而逃的時候,她就會出來調停,調聽不成她肯定要對我們宣戰。英國的加入是另外一個變量,它的造船業衰敗近二十年,還能發揮出怎樣的能量是個值得細究的問題。”
楊銳說到這裏停頓,旁邊王季同道:“竟成這次說多了……”
按規矩開會素來是下層先發言,而後高層在定闆,沒想楊銳一激動自己就先拍了闆,這等于束縛了下層的思路。楊銳聞言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多言了,大家接着說吧。”
外交策略楊銳這已經是拍闆了,好在僅僅是外交。周思緒清了清嗓子道:“先生剛才判斷的沒錯,對美國這樣面向兩洋、重心在東海岸的國家,隻有在大西洋與其交鋒才能最終迫其求和。封鎖大西洋就不可能漏掉加拿大,所以說英國或遲或早都會對我們宣戰。
從這個角度說,陸戰其實又不可避免。特别是蘇伊士運河、馬耳他島、直布羅陀海峽三個戰略要點,甚至爲防止英國用轟炸機轟炸地中海船隊,也許我們還要登陸英國本土……”
“這不可能吧!”剛才低頭的張坤說道,“登陸要花多少軍費?”
張坤是主管軍費的。他一開口周思緒不得不解釋道:“如果美國制造出航程達六千公裏的轟炸機,那幾乎整個地中海商船都在這種轟炸機的威脅下。還有大西洋上的封鎖艦隊,美國人很可能用單程飛行的方式對艦隊進行轟炸。再就是戰略物資封鎖,如果把這種轟炸機改爲運輸機,一些重量不大、比如工業鑽石将通過運輸機運輸。使封鎖部分失效。總參認爲登陸美國東北部就不如登陸英國本土,隻要登陸,英國的抵抗肯定要弱于美國。”
“那如果這種轟炸機是從德國起飛呢?”張坤再問。“就沒有遏制這種轟炸機的武器?”
他這個問題隻能由王季同回答了,在衆人看過來之際,王季同道:“有,且不止一種,但還不成熟,需要時間試驗。”
“需要多久?小徐先生。”周思緒追問,美國遠程轟炸機是他最爲頭疼的東西,特别是單程穿梭轟炸。這使得遠距離封鎖完全失效,且對封鎖艦隊殺傷極大。
“大概在三年五年之内吧。”王季同來了一個約數,答了比沒答更折磨人。
楊銳聽聞他說要三到五年,能想到的武器就是對空火箭、使用第二代發動機的噴氣機、以及使用激光陀螺儀精确制導的彈道火箭和巡航火箭。楊銳想着間,王季同看着一臉痛苦的周思緒,又道:“美國人遠程轟炸機出來時,我們的反制武器也應該差不多出來了。”他說完又看向楊銳,“地中海航線我看最難的還是亞歐運河,條約稽疑院不批準,什麽時候才能通?”
“先生。大概在今年年底運河可勉強通航,明年年中正式通航。”情報局張實開口道。“蘇俄現在正準備開始第三個五年計劃,其重點就是将前面兩個五年計劃的一些項目改成軍工項目,所以急需外彙購買機床。”
“蘇俄想幹什麽?”王季同轉頭看向楊銳。他不爲運河通航而喜,反爲蘇聯擴大軍工而憂。
“還能幹什麽?”楊銳并不在意,“無非是歐洲德國在大肆擴軍,斯大林急需戒備;再就是我們這邊——如果輸了,可以反咬一口。你就放心吧,他們沒機會的。我們不與德國結盟。德國一定打他,他那時候反而要求着我們。”
楊銳回答完王季同,剛想問周思緒說的機床,話到嘴邊又忍住了,他道,“你還是對情況做個簡要介紹吧,不然這樣有一出說一出,什麽時候才能算完。”
“是,先生。”周思緒答應着,他道:“總後基本沿襲了之前的物資計劃,即将主要資源向海軍和空軍傾斜。現中日朝三國合計:艦船方面每年務必建造二點五支航母艦隊及相應補給基地、一百艘大小潛艇、五百五十萬噸商船和五十五個護航編隊;海空軍每年需生産大小飛機四萬架,培訓四百小時以上飛行員四萬名;陸軍,除海軍陸戰隊擴編到十個師外,其他部隊不做擴編,但十個裝備新式戰車的裝甲師、十五個摩步師、三十個三角标準師的規模仍需保證。
涉及的戰略物資在最高峰時,預計将消耗油料七千萬噸,其中軍用油料四千萬噸;消耗各種鋼材四千萬噸,其中軍用鋼材一千五百萬噸;消耗鋁材六十萬噸,其中軍用鋁材五十萬噸;消耗銅八十萬噸,其中軍用四十萬噸。另外每年還需消耗錳礦九十萬噸、鋅五十萬噸、橡膠三十萬噸、鉛三十萬噸、鉻十五萬噸、錫八萬噸、石棉七萬噸、鎳四萬噸、銻兩萬噸、钼一萬五千噸、鎢八千噸、鎂五千噸、钴一千五百噸、釩一千噸、汞一千噸……,
以上物資除錳、橡膠、钴、雲母外,礦物都能自産;除橡膠、鋅、錳礦石外,其餘礦物都建立了五年戰時儲備。隻是石油規劃産量和煉油産能距離最高峰時還缺一千至一千六百萬噸,鋼的規劃産量與最高峰時所需也缺五百萬噸……
截至到去年,中日朝三國機床保有量爲一百三十萬台,除少于德國的一百三十五台外,已高于美國的一百一十萬、蘇俄的七十萬和英國的五十萬;機床年産量去年爲十萬零五千台,低于德國的十七萬台,但高于美國的八萬、英國的五點五萬和俄國五點一萬台。[注163]
數字上不占劣勢。但我們的機床有三成是重量在兩噸或兩噸以下的小型機床,十噸以上機床不到四成,相比德國和美國,在機加工上處于劣勢。好在經濟危機時我們購買儲備了大約十五萬台各國庫存機床。加上去年在德國訂購的十八萬台機床今明兩年将全部到付,這兩批機床将大大充實各廠的機加工能力。另外沈陽和山西機床廠都在擴建,戰時機産量将達到二十萬台。
極端制造方面,萬噸以上水壓機六台、五千噸以上水壓機八台;卧式有色金屬擠壓機兩台;兩百毫米薄鋼連軋機五台;十至八十毫米鋼管冷軋機三台;八十至一百五十毫米鋼管冷軋機三台;一千五百毫米合金薄軋機三台;一百一十二吋冷熱鋁闆軋機三套;三萬噸鍛模水壓機兩台,另外還有一台五點八萬噸鍛模水壓機正在沈陽機床廠試制……”
原料、機加工能力、技術、人力、資金。這五樣總後勤部隻能管前面兩樣。技術是王季同負責的,人力歸陳廣壽、資金問張坤;至于張實,主要是他可以見縫插針的将國外道聽途說的消息傳過來,權作一個參考。
周思緒花了三十分鍾簡要介紹戰時後勤後便開始提出問題,他道:“當下有三個問題比較棘手:一個比較緊迫的問題就是高品級航空汽油,現在最好的汽油隻是九十号,空軍和海軍都很關心汽油的品級,我在此請教先生,我們的汽油品級能不能再做一些提高?;再一個就是造船工人數量,軍艦的工人培訓前年就開始了。但商船的工人呢?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資金,行健那邊能不能給一張大緻的軍費數目表,有了具體的軍費數目表,總後也好統籌安排。”
三個問題分三個人,王季同是長輩,他最先答。
“高品級的汽油當然有,隻是很貴。”王季同道,“主要是要用鉑做催化劑,更好的催化劑還在改進。非戰時雖然沒有供應高品級汽油,但發動機廠、設計院機型定型試飛用的都是一百号汽油以及一百一十号汽油。所以汽油問題不必擔心。”
“還有……還有一百一十号的?”周思緒聽的兩眼放光。
“嗯。”王季同輕輕點頭。高品級汽油和發動機一樣是實驗室重點,他相信在這方面中國絕對不會比其他任何國家差。
王季同答完輪到陳廣壽,他笑道:“造船廠工人确實存在問題,但問題是人太多而不是人不夠。分段造船後。一萬電焊工每月可建造二十艘以上的萬噸輪,年産近三百艘。五百五十艘商船分給兩個造船就夠了,可現在武漢、滬上、廈門、廣州、九江、南京……,對還有日本、朝鮮,有資格建造萬噸商船的造船廠超過十二家,到時候這些人肯定要打破頭。”
“啊!”周思緒隻知道航母最快能四個月下水一艘。真沒想到商船一個月下水二十艘,他看了看陳廣壽,發現他不在開玩笑便又看着張坤,張坤倒明白他的意思,道:“軍費上的事情……,很複雜,一句兩句真的說不清楚。到明年,中日三國生産總值将超過一千億華元,很可能達到一千一百億或者接近一千一百億華元。
稅收上即便存在偷逃稅款——總有些人要錢不要命,但想來大敵當前,這樣的人還在少數——所以開戰後第一年的稅收肯定在兩百億華元以上,剩餘部分可以通過債券和增發鈔票的方式籌集,不夠最好不要增發鈔票,這會導緻諸多問題。第二年因爲戰時經濟刺激,生産總值極速增加,稅收肯定超過三百億,加上債券,軍費可以超過五百億。之後就不好說了。這要看當時的形勢……”
張坤一個兩百億就把周思緒弄懵了,後面聽說第二年應該可以超過五百億,下巴就一直沒合上——這是他第一次和張坤就軍費問題做正式讨論,以前都是假定每年軍費在三百億的規模。誰想到第二年軍費就超五百億。其實這也是之前對經濟增長判斷失誤,當時判斷開戰時生産總值隻有八百二十億,但現在都要到一千一百億。
周思緒迷糊間,張坤接着道:“……但第三年開始,軍費應該可以超過五百億。在此期間大義很重要。就像先生說的,如果大部分人感覺我們是警察,那麽世界各國都會有人買我們的債券。比如美洲各國久久雌伏于美國的盛威之下,如果我們能占領巴拿馬,他們肯定要買我們的國債——美國在美洲各國都有投資,戰時沒收完這些美屬資産後他們總是要花些錢保險的;還有就是歐洲各國,隻要我們能證明自己有能力也有意願保證歐洲和平,法國、瑞士、還有北歐各國肯定會大筆買進我們的債券,亞洲各國也是如此。
中庸估計,如果戰争是美國主動挑起。那麽第一年的軍費應該有三百億、第二年肯定超過四百億、第三年看戰況,如果能占領巴拿馬,那肯定超過五百億,債券如果賣得好,說不定要到六百億,第四年以後還是要看戰況,正常應該不會低于六百億。”
張坤最終還是給了大緻的預計,他嘴裏吐出的數據讓周思緒坐立不安,但還有更刺激的,張坤咳嗽了一下再道:“其實在我看來。我們的工業産能已開始超過美國了。爲什麽這麽說?因爲工業産能不能看金額,而應該看産品數量。我們的東西賣的便宜,自然金額比别人少,但金額少不等于數量不少。從軍費的角度。我們一艘航母僅僅是美國半艘航母的造價,且這個價格還是因爲使用了特殊材料,若是相同性能的航母,我們造價僅僅是美國人的四分之一。
航母如此,其他軍工産品的價格也僅僅是美國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這就是說五百億華元的軍費相當于美國五百到七百五十億美元軍費。美國的生産總值去年是七百五十億美元。今年因羅斯福政府縮減赤字财政規模,生産總值估計隻有六百九十億美元左右。以這個經濟規模,即便華爾街在世界金融上占據優勢,敵我雙方的物資也基本是相當的。現在就看礦藏資源的争奪了,如果海戰不順利,有些東西想買也買不到。”
張坤最末一段話很是啓發,楊銳之前好像也聽日本人說起過數量、金額之類的話。其實不管什麽金額數量,中日朝和美國的GDP已經很接近了,一個是五百五十億美元上下,一個在六百九十億美元左右,相差僅僅一百四十億。想到這裏楊銳又覺得不對,他問道:“行健,如果說工業規模不相上下了,那爲何我們的鋼産量還不到兩千萬噸?”
“先生,美國前幾年的鋼産量正常情況也就隻有兩千萬噸,要不是政府赤字财政大搞基建,産量不可能到四五千萬的,比如今年,他的鋼産量又要掉到兩千多萬噸,更何況美洲各國都進口他的鋼材。”張坤對楊銳問這個問題有些奇怪。他不好直說鋼材隻是工業規模的一個衡量标準,但不是全部。比如美國鋁産量繁榮時也就隻有十萬噸,可中國那時卻已接近三十萬噸;還有化工,美國硫酸産量隻有三百多萬噸,但中國超過六百萬;純堿也是如此,一個兩百多萬噸,一個五百萬噸;化費、塑料差别就更大;再有就是那些用料少、單價高的機電、電器産品,這些東西可不是賣鋼鐵的。
楊銳倒沒想張坤肚子還有話沒說,隻聽他說美國的鋼産量正常也就是兩千多萬噸,頓時感覺被什麽東西劈了一下。在他的認知裏,美國的鋼産量似乎是其他幾個國家的總和,具體的數量更是要接近一億噸,不想此時的真正需求才兩千多萬噸。想到這裏他忽然有些悸動——要是這麽說的話,中國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從明年開始,每過一年中國的國力就強上美國一分?
難怪他娘的現在挑事!楊銳咬了一下牙,惡狠狠的想。(~^~)
PS: 注163:因爲是1939年數據,故各國機床數都酌情減少。原記錄日本機床數約爲50萬台,因而中國設定80萬台,僅比英國多10萬台。《金屬切削機床第1篇國外機床行業綜述》p12-21]
另:昨天硬盤壞了,搶救了一天救回99%的資料。但換了系統後各種不舒服,希望這台電腦可以支撐到本書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