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宣布,鑒于巴基斯坦執意擴張軍力,南亞地區的軍備競賽已經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必須捍衛己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并保衛本國在印度洋的海上貿易運輸線的絕對安全。印度海軍将在2001-2010年間,打造一支由4艘航母、17艘驅逐艦、30艘護衛艦、26艘潛艇組成的主力艦隊,以此遏制來自周邊地區的直接威脅,保護本地區的航行自由!
整個計劃将耗資300億美元,但新德裏似乎并不滿足于此。
制定了一項較爲長遠的建設計劃,在2015年之前,将海軍擴編爲擁有6艘航母與200艘作戰艦艇的龐大艦隊。
不管屆時如何,至少印度高層的雄心壯志在理念上并未出錯,而且非常正确。
那就是海軍應成爲印度推行國家對外政策的強有力的工具!
根據最新的“海軍戰略構想”,印度海軍将從應對“區域威脅與控制”,向遠洋戰略轉變,以全面控制印度洋爲首要戰略目标。
巴基斯坦海軍的更新換代,給了印度海軍一個很好的軍備借口,還掩飾了其稱霸印度洋的真實目的。
印度海軍認爲,若要控制印度洋,就必須控制阿拉伯灣與孟加拉灣。
後者較爲容易實現,因爲孟加拉灣瀕臨的是孟加拉、緬甸這種國家。
而控制阿拉伯灣首先就要考慮死敵巴基斯坦與中東強國——伊朗的感受。
即便南亞次大陸深入印度洋,這裏也是陸基飛機難以覆蓋的地方,特别是在戰時。
所以,擁有一支或者兩支航母戰鬥群,及時馳援“利益攸關”海域,是不二之選。
這與印度海軍曆來濃厚的航母情節不謀而合,這種大型水面艦艇是“力量投送”的最佳工具。
新德裏高層之前認真分析了海軍提交的報告,最終決定在十年之内,全力支持其建設三支航母戰鬥群。
這樣一來,東部艦隊與西部艦隊将各擁有一支,計劃組建的機動艦隊也能配備一支。
不過一個偶然的機會,“陣風”的介入,打破了這種戰略構想。
法國政府爲了讓旗下的“陣風”赢得印度空軍的招标,決定将“福熙”号與“克萊蒙梭”号兩艘中型航母免費贈送給印度。
這種附贈“大禮包”的行爲立刻見效,并且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
“陣風”戰機不但後來居上,反超了一直領先的“台風”,赢得了200架戰機的巨額招标合同,還意外地獲得了60架的海軍訂單。
不止于此,印度海軍認爲“陣風”-M型(海軍型)的性能遠遠超過俄國爲“維克拉馬蒂亞”号而配備的米格-29K。
他們将增購40架該型戰機,使海軍型總數達到100架。
一部分作爲培訓艦載機飛行員使用,另一部分将配備給其他航母。
潛在含義就是,倘若米格-29K難當大任,那麽三哥不介意把艦載機全部換成“陣風”-M!
不但可以提升海軍航空兵的整體作戰效能,便于協同指揮,還能簡化後勤維修難度,一舉兩得。
對此,莫斯科立即予以反駁,聲稱自家的米格-29K集各種先進設備與武器于一身,是世界上最強的艦載機!
不管結果如何,反正法國佬的目的是實現了,還獲得了意外的收獲!
赢得了200架的訂單,然後訂單數額漲到了260架,現在變成了300架!
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都讓達索公司趕上了,算是彌補一直以來“陣風”外銷數爲零的尴尬。
在競标印度巨額訂單的同時,達索公司還參與了韓國的戰機競标。
後者期望采購40架具備對地對海攻擊的中/重型戰機,合同總額達到4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韓國空軍設置的項目評估環節中,“陣風”處于領先地位。
尊者大人在此注釋:【除非“陣風”能飛到大氣層之外,否則達索公司累吐血也拿不到訂單!】
因爲“陣風”的主要競争對手是波音公司的F-15K。
美韓軍貿合作由來已久,早在1994年,三星公司就授權生産了120架KF-16戰機。(不要以爲三星隻會生産手機和電視,人家在業餘時間還造點戰機和裝甲車!)
一旦韓國空軍引進F-15K,變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美軍爲韓軍設計的全套設施。
更重要的是,F-15K與KF-16一樣,使用的是F110-GE-129發動機!
F-15K配備的AN/APG-63(V)1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是僅次于APG-77(裝備F-22)的好東西。
使用了新的發射機、接收機、數據處理器,增強了對移動目标與海面目标的搜索能力。
美國空軍将在今年上半年給大約200架F-15換裝這種雷達。
韓國空軍采購F-15K,與KF-16搭檔,可無須整合作戰數據鏈,還能降低訓練、使用、維修保養費用。
最後一點,簡單六個字就具有超級說服力——美韓軍事同盟!!!!!!!!!!!!!!!!!!!!!!
所以競标結果…………你懂的!
達索公司還是找幾個靠譜點的客戶吧,比如卡塔爾、阿聯酋、埃及……
“這真的有效果嗎?”老穆與海軍參謀長瓦西姆·哈克面對四艘二手驅逐艦都有些狐疑
在尊者大人的“努力”下,印度海軍的航母猶如細胞份裂一樣,從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
“福熙”号與“克萊蒙梭”正在土倫港接收現代化改裝,“維克拉馬蒂亞”号早就在摩爾曼斯克“SPA”了。
等這三艘生力軍真的加入現役,那巴基斯坦海軍的日子可就不是一星半點的難過了……
本來兩國海軍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過不了多久,印度海軍就可以從戰略遏制,變爲實實在在的碾壓了!
瓦西姆·哈克上将絞盡腦漿,也想不出如何能夠威脅四支航母戰鬥群的辦法!
上将先生沒辦法,不代俵尊者大人拿三哥的航母沒辦法。
PAF與海軍航空兵的戰機倒是能給航母造成威脅,但那是以後的事情。
巴基斯坦海軍想要立竿見影,那就得來劑猛藥!
這要追溯到一段光輝歲月,偉大的蘇聯海軍…………
當年毛熊爲了收拾不可一世的美國航母,也費了一番周折。
除了“奧斯卡”級攻擊核潛艇、“光榮”級巡洋艦之外,還有一種相對廉價的武器。
建造成本比上述兩款艦艇便宜,但依然可以威懾到美國航母。
該級戰艦的設計師們毫不掩飾地說:“我們設計它的目的,就是爲了對付美國航母!”
實際上這貨沒等靠近它的目标,它本身就已經被F-18打成兩截,沉入海底了。
但它的江湖赫号還甚是響亮———“航母殺手”!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現代”級驅逐艦!
蘇聯計劃建造N艘“現代”,到了俄羅斯時期,被縮減到28艘。
“艦艇整備十年計劃”将把每7艘編成驅逐艦隊,總計4支編隊。
結果該計劃因爲财政困難無疾而終,“現代”級鋪設20艘龍骨,第20艘後被取消。
巴基斯坦即使出手也晚了,因爲該級狀況最好的兩艘船“葉卡捷琳堡”号與“亞曆山大·涅夫斯基”号已經被華夏買去了。
“烏沙科夫海軍上将”号(舷号434)、“堅持”号(舷号610)、“無情”号(舷号620)、“急躁”号(舷号406)、“無畏”号(舷号754)、“激烈”号(舷号778)、“快速”号(舷号715)這七艘船由于艦齡稍短,俄國也不會賣。
“無情”号是波羅的海艦隊旗艦,剩下的六艘北方艦隊與太平洋艦隊各三艘。
爲了讓兩大艦隊保持一定的戰鬥力,莫斯科即便囊中羞澀,也要顧全海軍的主戰艦艇。
但這并不意味着沒便宜可撿,比如沒錢大修,一直停在港口的“敏捷”号(舷号420)!
“敏捷”号是“現代”級驅逐艦的第12艘,于1988年6月下水。
該艦按計劃須進行維護和升級工作,但由于資金問題,一直閑置在船廠。
現在成了俄國海軍的雞肋,繼續維護建造将花費巨額資金,拆解又十分可惜。
聽說巴基斯坦海軍看上了“現代”級,這讓俄國海軍高層喜出望外。
因爲該級已有6艘船于1998年9月30日退出現役,現在剛好可以清倉大處理。
尤其是“堅定”号(舷号743)與“鼓舞”号(舷号415),可是1985年之後下水的。
在蘇聯挂了之後,其實俄國海軍就沒怎麽出門,更别說戰備巡航了。
這兩艘船看似在水裏泡了15年,其實使用狀況連十年都不到。
花些錢就能修繕一新,再服役20年完全沒問題!
但大胡子們一次要買4艘“現代”級,光有這兩艘還不夠。
于是,毛熊的菜單上又出現了“卓越”号與“缜密”号,他們是該級的三号艦與四号艦!
可買家實在看不上這兩艘接近報廢的戰艦,他們要求必須是1985年之後下水的。
這個門檻連1984年下水的“果斷”号(舷号720)都達不到了。
言下之意,巴基斯坦海軍看上了停在港口的“敏捷”号!
這艘相對較新的戰艦也有12年的SPA史,但大胡子們表示将不計前嫌!
毛熊并不想賣這艘船,畢竟手頭還有一堆老爺船需要處理。
不過難耐經濟拮據,且買家指名道姓買這艘。
如果不加上“敏捷”号,那麽巴基斯坦将不會采購更破的“果斷”号。
本着盡快傾銷這堆“海上廢鐵”的原則,最後莫斯科隻得同意,但要一次性付款,概不拖欠。
“敏捷”号、“果斷”号、“堅定”号與“鼓舞”号這四艘老爺艦供耗資4億美元。
即便這個價,也足以讓老穆捶胸頓足的了。
而毛熊可以用這筆錢建造一艘全新的“現代”!
巴基斯坦海軍購買“光榮”級巡洋艦“烏克蘭”号才花了1億美元。
相比之下,四艘“現代”的性價比就有些坑爹了。
但想到它們還能服役20年,而且能從“名義上”威脅到印度海軍的航母,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要知道,華夏海軍一艘“現代”就價值4億美元,雖說是新的!
巴基斯坦海軍的6艘21型護衛艦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超級老爺艦,四艘“現代”在它們面前算是晚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