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才感覺到點邊關的兇險可怕,心中有了驚懼,但狂慣了如何能吃這種窩囊氣,表面向宗澤表示理解了,我敬重你了,屈服了,說宗公您才是邊關之主,您說了才算,一切由您作主,心裏卻急着回去上報朝廷打小報告控訴宗澤對君不忠爲國不誠,甚至誣陷恐有反意......
宗澤看透了二人的陰毒小九九,這些人渣也就會幹這種事,卻說,此事件由監軍全權負責,最終怎麽處置由朝廷決定,他這個等着丢官下獄的所謂邊帥就不在此事上多事了。
兩監軍暗喜,如此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小報告被邊軍攔截出不得境了。
河間府。
宿元景很快得知了事件,不禁大吃一驚。
這才剛過幾天和遼國友愛的安穩好日子,怎麽又出大事要兩國開戰了?!
他上次出使遼國被下油鍋吓得跪舔燕王....實際已經是個叛徒,但一回來了,他就大恨遼國竟然如此折辱他這個高官,他決不會真投降遼國當漢奸,要降也是降吞并了遼國後的強大金國,怎麽可以降瀕臨滅亡的遼?就是日後降金,他也盡可能不自己直接降,會跟着投降的皇帝和朝廷一起“無奈”地投降,免得臭名曆史,殃及子孫和家族。
面對宋遼再起大戰,宿元景驚懼得夜不能寐。
東路三邊如今隻有九萬兵力了,可不是上次的十五萬大軍。
而他手下直掌的兵力由三萬變成上次大戰的兩萬,戰後又變成了五萬,朝廷在宋遼和平後立即削弱東路三邊軍力,加強河間府對三邊的牽制威懾力,可是,河間府這如今兵力又降到了三萬,有兩萬先後抽調到山東去了。那是兩萬難以整訓大用的兇徒,極危險,當強盜才适合,在手下爲軍太令人日夜驚心不安,所以被他優先踢走了,但那些将士也是最能打的.....
剩下這三萬,聽數量不算少,卻缺了精銳核心兵。這要是開戰了,遼軍興幾十近百萬大軍一邊封鎖三邊一邊兇猛推到河間府...天呐,那死定了....
宿元景驚得眼皮子直跳,心中憤怒之極,大恨敢擅自殺害遼軍引發戰争的閻中立,可惜也隻能恨恨。他對三邊沒有直接的管理權,戰時才有統一管轄權,而宗澤等明顯鄙夷他不會聽他的....
朝廷。
遼使在朝堂上對趙佶和滿殿大臣悲憤控訴。
錯自然全是宋軍的錯。
是宋國先不顧友誼的。遼國在此事上一點責任也沒有....
宋軍偷襲殘殺守兩國友愛盟約的大遼勇士太兇殘太無禮太小視大遼,激起全遼國人的憤恨....重點說的是,遼國得了八十萬石糧食也不頂用。
這點糧食哪能解決遼國上千萬人口的饑餓?何況遼國如今缺的不止是糧食,還有衣服鞋子等太多生活不可缺的日用品,更缺弓弩等武器.....沒這些東西撐着,遼國如何爲宋國擋住金軍南下?正陷入極度艱難的全體遼國人急眼了加憤慨,必然隻能南下對唯一的鄰居打草谷,這事若是發生了,可不是遼王能阻止得了的。這是民意民生抉擇,如滔天洪水不可阻擋.....畢竟(蒙古)大草原如今空蕩蕩的沒人煙,更别說可搶的遊牧部落了,連動物都難見到幾隻,打獵都沒啥打的.....
趙佶吓得直哆嗦,也是氣得,自然是怪罪邊軍膽肥了.....
朝臣們則炸了,一片強烈要求皇帝下旨處死鬧事邊将和軍隊,并捉拿宗澤下獄問罪,以此向遼國賠禮道歉表達真心期望兩國友愛和平的美好誠意。慷慨大方地說遼國面臨的困難也是兄弟友邦大宋的困難。兄弟家沒吃沒穿的日子沒法過了,當兄弟的大宋豈能冷眼袖手旁觀着不管?這可不是我文明禮儀之邦大天朝一向的風範.....仁義守信才能(至霸天下)天下信服......
說的特麽好有道理。
群臣這次反應如此激烈,一是怕極遼國打來,爲苟且平安富貴又軟骨頭習慣地想下跪認熊買和平;二,其實是一種被壓抑狠了的情緒的一次猛烈的暴發式反彈發洩。
這種壓抑有勳貴暴亂引起的官場大清洗屠殺的驚懼,更主要則是趙嶽以直接在京城兇殘有效殺戮方式教訓警告京城官員,吓得衆官再不敢亂說亂跳的結果。宋臣都是有權任性慣壞了的,被趙嶽的兇殘強硬吓住了,不敢對梁山事耍任性大嘴巴,就在與梁山毫無關系的邊關事上猛噴.....
遼使聽着大慫高官們的話,臉上越發是悲憤委屈之容,心裏實際樂開了花,對宋鄙夷之極。
聰明絕頂的蔡京微低着頭一言不發,卻老臉掩飾不住的沮喪悲哀透頂神情。
他不掌軍事也門清:如今的軍隊可不是從前了....絕不能問罪邊軍。
邊軍若是得知朝廷是這種态度,那立馬就會炸了,
哦,老子拿命守邊殺嚣張遼寇維護大宋王朝的尊嚴利益,這不但無功,反而是該死的死罪?那好,既然朝廷體諒維護的是遼國,那老子就反了你,殺光你個狗娘養的...
這種惡劣後果不止會在事件本身的信安軍本部發生,也不止在東路三邊,會激起整個邊關将士的激怒,一哄而起的暴烈反叛風潮可以預見,而且還不止如此,象負責圍剿田虎王慶的那些天天面臨苦戰的軍隊會同樣心徹底涼了,本就不願意爲國打仗,這下好了,不必再爲這種根本不值得效勞的朝廷打仗了,咱們兄弟幹脆也跟着邊軍造反痛快殺他娘的搶他娘的去,肆意搶掠虐待屠殺那些高傲高貴的官老爺才有意思......
朝廷最有實戰經驗最能打的是邊軍,其次就是圍剿反賊的那些軍隊,這些軍隊若反了......
老蔡京心驚肉跳,看着地闆的老眼中暴射出吃人的光芒:這些蠢貨是怎麽混上朝堂當上大官的?現在去随便問問無知的小民隻怕他也能明智地說出朝廷萬不能對邊軍耍任性胡來.....
還有一個更了解軍事軍情也更驚恐悲哀的人正是樞密使童貫。
他更确定地知道爲這事問罪邊關會引發的災難後果:問罪旨意到達信安軍之時,就是大宋王朝滅亡之日.....毫無疑問的事。皇帝、京城大員,都特麽得轉眼被必會跟着造反的京軍殺得死絕
他陰戾戾的老眼掃視着朝堂中一片片慷慨激昂争相跳得歡咆哮問罪得極響亮的朝臣,心中大恨:豬啊!這特麽哪是人?這特麽全是隻顧耍權勢任性的高官型大蠢豬......
他不禁想起往年和趙嶽他哥友誼通信中趙廉曾經笑言安慰開導他的一句話:豬隊友太多,時代如此,不值得生氣。
現在看看滿朝大臣,還真特麽是大嘴巴豬隊友,成事不行,敗事有餘.....怎麽會這樣呐.....
參知政事兼馬軍司太尉何栗急眼了。
他可是在河北東路邊關服刑過數年的人,很了解邊關是怎麽回事。
在正興盛富裕得滿天下官員快活得瑟得都不知姓什麽了的國難前,邊軍尚且是最危險最容易被一點點小事就激出兵變的群體。如今國家這熊樣,朝廷根本無公信力威懾力,邊軍将士還全特麽最兇惡能打最受不得委屈的大壞蛋,皇帝若是聽信這群豬的強烈蠱惑,那就洗脖子等死吧
他急(驚)出一身冷汗,跳出來大叫:“聖上,此事萬不可操切過急,需慎重查清再辦。”
他這惱怒之急下暴發的高分貝竭斯底裏大叫起作用了,把正一肚子驚懼怒火的趙佶吓了一大跳,也把正任性發洩情緒的衆朝臣也吓了一跳。
菜市場一樣亂的朝堂頓時難得的短暫一靜。
正心裏美滋滋卻扮委屈憤怒角色傾情演出的遼使則霍然轉視何栗,目暴無限殺機.....
何栗執掌馬軍司,身在宋國京城,哪會把小小遼國使節的殺意威脅放在眼裏,立即不屑地回瞪:你若敢對本太尉不老實,我就叫你很快死都不知怎麽死的。你特麽給我乖乖老實點.....
他不喝止群臣任性瞎哔哔,不對皇帝解釋問罪邊軍的可怕後果,正是因爲遼使在場,不能說這個揭破宋朝廷已陷入無法有效掌控邊軍的事實。
他一帶頭跳出來與衆臣唱反調,忠君愛國儒腐迷信卻從地方上來還比較務實清醒的尚書丞孫傅也跟着站出來表态:此事的處置萬不能草率。不能偏聽偏信遼使一面之詞,也不能隻看邊關監軍的奏報,應該派可靠人員去邊關認真聽取邊帥宗澤的意見,于軍中聽取将士的心聲。
孫傅也是上演了一把耿直,等于直接挑明了監軍太監與監軍勳貴都特麽無知小人,不可信。
趙佶大怒。
勳貴監軍也就罷了。監軍太監可是忠誠朕的心腹家奴,你孫傅竟然輕蔑其是卑鄙不可信的....皇帝霸道荒唐的火一起,心中對信安軍相關罪責将士以及主帥宗澤的問罪殺機更強烈了。
但,聰明過人的他也明白問罪邊軍怕是輕易幹不得的。
在京城世代享盡恩寵富貴安逸的勳貴将門尚且無緣無故的卻造反,何況是在邊關整天喝風吃沙子遭罪冒死的壞蛋将士殺遼寇卻被問罪.....趙佶早徹底吓破膽了,倒也不敢再任性強幹什麽。
這時,蔡京和童貫幾乎一齊站出來了,也堅決強調此事萬不可操切,必須調查清楚....趙佶知道這兩個人一個太聰明一個真知軍事,這二人的意見不可不聽,他就沒敢順着衆臣意見發怒...
遼使見事情轉向與遼國希望相反的方向,憤怒一甩袖子直接走了,邊出大殿邊怒喝:“你慫國果然是小視我大遼,沒把兩國友好盟約當回事,如此狂妄,那就休怪我大遼軍民憤怒幹出什麽了。戰端一開,可不是我王不守信。”
遼使的嚣張狂妄威脅,大宋朝臣一個個的吓得面如土色,而不是憤慨,就不是問罪自家邊關将士官員的那種無限膽魄勇氣了。
趙佶更是吓得不行,坐那直哆嗦,不明白的還以爲是被遼使氣得。
童貫與何栗則面色鐵青,死死盯着傲慢離去的遼使背影,滿眼的殺機和.....無奈。
他倆也怕遼國軍民大舉發瘋地南侵。
.............
深宮,趙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背着手不停地兜着圈子。
幾個招來的大臣則在小聲議論着到底應該怎麽處置這件意外突發事件,一個個的全愁眉不展加驚恐不已,也都知道在京中耍耍任性怪罪邊關可以,但真要來真格的,卻罰不得邊軍,更罰不得宗澤。且不說邊軍一怒造反的可怕。隻說弄下宗澤,誰特麽能頂上去接管信安軍?
沒人啊!
大宋真的沒人了。
宗澤那麽大歲數本就不想幹了呢。朝廷一弄,他正好如願脫離太危險艱苦的邊關....
況且有秘報說,張叔夜和劉韐被邊關的複雜兇險以及監軍折騰得也一樣煩累厭惡地想以年老才德又薄不堪用了的理由不幹了呢....這三位一甩手不幹,立馬必是塌天大禍.....
怪罪這三位不忠不知足想要挾朝廷?
别開玩笑了。
換誰,誰也不願意去邊關呐。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就算就是能涎着臉怪罪,也得敢怪罪呀。
蠱惑安撫怕都來不及呢,還敢站着說話不腰疼的耍大嘴巴刺激三人死心更不想幹了....
可是不懲罰,又無法對遼國交待.....
開封府尹徐秉哲忍不住道:“遼國無非是想從我大宋多弄些糧食物資。遼使轉着圈地說來說去不就這個意圖?要不就再加些糧食物資供給遼國?”
何栗一聽,怒哼一聲嘲弄道:“加?加多少?全給他,他也不會滿足。有了充足的糧食物資,遼國必會更有底氣嚣張了,隻怕就是真的興舉國之力吞并我朝了。”
又沒主意了。
這可怎麽辦呐?
此次,包括童貫在内就沒一個人敢開口主張再打的。
都是在圍繞着怎麽忍讓苟且....
緊跟在趙佶身邊伺候着的大太監譚稹更是對宋遼大戰再起而驚恐。
宋國滅亡了,最慘的人會是宦官這類人。由不得譚稹不驚恐。
遼國兵馬正從山西西邊無人區南下呐,大宋遲疑不決,解決不了此次事件,遼軍從防範薄弱的河南西邊境打進來,大宋轉眼得完蛋....他急眼了,按周遊私下和他牢騷的話變着法的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