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不走的官糧,和火藥一樣實際并沒多少,與箭枝等增強遼軍的東西,有斷後的騎兵在大部隊去遠了幾個時辰後,縱火全燒了,然後在被哄騙抛棄的官府人、士紳、民等行行色色的首鼠兩端者察覺大火而驚呼時,上馬出城飛快而去。
等遼軍發現甯晉城這邊不對頭急忙趕來時,天已經亮了,李景以及李景奉命要救走的軍與民早已去得遠了,追趕不上了。而遼軍寄予厚望的甯晉城中,即便是沒有被宋軍棄城逃走時特意燒毀,也沒有多少糧食等物資可搜刮。
抛棄在城中的這些人,心裏盤算着不行就投降遼國,卻也不會傻乎乎把家産全積在城中等着遼軍必然地搜刮走,都是老邊民,對付遼寇很有經驗,不缺這點謀生智慧,早把糧食錢财什麽的遼軍會貪婪掠走的東西大多偷偷摸摸藏到山中了,雖然在城中待着,有心準備投降,卻也準備好了一旦風頭不對就趕緊棄城逃跑,鑽入山中準備好的避災點生活,直到戰争結束,或是當了遼國順民,卻另有藏匿的家産,在遼國統治搜刮下仍能過事實上的糧食吃不完的逍遙悠然好日子。
盤算得很好,卻有更高級的獵食者在後。
他們藏匿在城外的财産,被歐陽密令的人手盯着收走了,充作了湧來西北的大軍需要大量消耗的軍糧軍饷衣服用品等,這些首鼠兩端的人就算有機會逃走山中也沒藏匿的财産可享受了,得餓死凍死在荒野深山中。
每當民族有外患大難時,朝廷都會千方百計鼓勵,甚至不擇手段綁架強迫萬衆不得不忠誠不得不奮勇抵禦外侮。歐陽卻就是要告訴被抛棄在甯晉城中的人,告訴全天下人,國家不會強迫你忠誠,民族不強迫你爲民族流血犧牲,你不是想投降外敵嗎?好阿。降吧。不叫你親身飽嘗亡國奴亡族奴的悲慘滋味,你總忘記曆史慘痛教訓,總有儒教腐化形成的對野蠻異族的純真幼稚幻想,還總以爲國家民族尊嚴利益與你無關,甚至是能趁機拿來坑拿來賣的.....
賣吧,賣吧,我看你們能賣來什麽下場.......
即使你是外國人了,而且在外國很是得意生活着,你在鄙視抛棄甚至專門幫助外國禍害你的祖國民族中,但凡有點見識有點腦子,你也得心底巴望着自己的民族是強大不倒的。母族強大,你才算個人。母族越是強大,你當着忠誠外國的好公民才會越被重視,才能保住你各種手段得到的财富,才能有點真正的社會地位,否則,你算個什麽東西,當叛徒的資格都沒有......
弱國劣等種族的來者,流浪狗,甚至喪家犬而已,也敢奢望在異族的天下當人上人?
你長得醜卻想得美。
燕雲的漢人能混成遼國的高官甚至宰相,那是他背後的漢文明先進政權也是大國。遼國需要漢人對付漢民族政權......
你可不要那麽蠢,以爲是你特别能耐,在異族中也照樣能混得高貴......
想想黑或中7東吧。難道他們真是低劣不堪的種族才被西方歧視打壓的?
無非是他們背後沒有一個強大不可戰勝甚至不可輕辱的偉大民族或強悍難惹的國家。
這個道理很簡單。可是就是有太多人不知道或有意無視了。
趙嶽本就是要利用宋代的這場太慘烈的大戰兵災好好給儒腐天真國人上一課。歐陽實際是在執行這種思想。
自宋亡起,中華再不能是爲國爲民的人前赴後繼英勇悲壯委屈之極的戰死了,不愛國不忠民族和祖宗的卻不但不用上前線戰鬥遭罪犧牲,能在後方安全悠哉活着,而且還能活得很愉快,甚至專門吃占着本應用于前線愛國者的錢糧,專門拖後腿,坑着肯流血犧牲的,享受着忠義者慨然悲壯浴血以命換來的成果,很得意,笑得太開心.....事後還被原諒并成了貴賓
愛國的,不如坑國的,更不如賣國的。肯犧牲奉獻的,不如不肯的.....這也太打擊人了。
這樣的民族,它豈能有未來.....
人的一生,在太多時候其實隻有一個選擇,就得咬牙瞪眼拼上去,可是,太多人面對枯燥辛苦,尤其是遇到危難險阻時總以爲自己有很多選擇,比如退,比如逃避.....總想取巧圖省事走捷徑.......由個人到民族國家,大道理也是相似的。取巧,退讓,逃避。退一次,沒什麽,族衆能理解,甚至認爲國家這樣做得對。退兩次,損失更大了,更沒臉了,日子更通過了,族衆就會驚愕不滿,怎麽又退?退三次,民族心中的那口氣就洩了,不在乎什麽國家民族了......
..............................
遼軍死了近萬人,搜刮了俘虜藏匿山中的财富點卻也沒得到什麽,在弄不到急需的糧食等戰争物資,極度失望羞惱下,甯晉城這些首鼠兩端苟且願意當遼國順民的人的下場,你可想而知.......沒被遼軍一怒屠城全殺光了,已經是幸運了。
...............
耶律餘睹窮盡手段搜刮了好搶的所有地方,弄到的糧食總共也沒多少,與期望的相差太大。
他越發明白了點什麽,不禁冷笑。
歐陽,你想在趙州和我決戰。那就來吧。本王滿足你.....弄到的糧食不多,卻也夠吃一個月的了。有一個月時間,我大遼上軍勇士足以摧毀你歐陽的大軍。你若不死,會看到我是如何率領大軍南下比勢如破竹還容易,你會再看到沿途宋軍宋官民是怎樣争相箪食壺漿喜迎我大遼王師的......直到宋國迅猛滅亡。
高大堅固到不可撼動的汴梁城,呵呵,會是你宋人用命爲我大遼攻下的......
爲了避免落入被三面夾擊的被動與後路随時可能被斷的莫測兇險中,耶律餘睹沒逞強繼續南進,果斷率軍卷着糧食等,押着抓到的宋人,退到了北邊那個死鬼王忠進家統治的如今空無一人的鎮子那,在鎮上設立起舒服方便安全待着的中軍,當然也把最珍貴的糧食等放在鎮堡中嚴加保護,北靠遼軍把守的鸠關,背後是堅壁清野的真定府,與北方連成一片茫茫無人區,有三萬增援來的遼軍在威脅着真定城,真定守軍不敢出城野戰就出不來.....如此,遼軍的糧道與後路就無憂了,然後擺開了駐守此地等着與逼來的宋軍決戰的陣式。
正北上的歐陽也絲毫沒猶豫,命令從趙州左右逼來的兩路大軍和他本部彙聚,在離遼軍那個鎮東南面約二十裏的一個此前也積極投降遼軍卻接受了慘痛教訓的鎮子處立下中軍與軍糧物資屯積地,落下兵馬。
耶律餘睹此時,不算圍困真定府城的那三萬兵力,還有近十一萬大軍,其中,他南下帶來的騎兵與從宋軍那弄到的戰馬變出的騎兵,總共隻有七千騎多點,神秘消失損失的赤狗兒所部五千好戰馬讓他尤其心疼......此番南征,兩國還沒怎麽打,他部下的遼軍就已經折了兩萬多人馬。是宋軍容易建造的太高大的水泥堅城與火藥優勢讓遼軍吃了大虧。
耶律餘睹心中苦澀:老天也太照顧南朝人了。玩火藥,宋國也遠比遼國有優勢......
不提工匠與技術問題,隻說火藥原料,硝石,遼國還算不缺,可是硫黃就難弄了,大草原雖大得無邊一樣驚人卻沒這個啊,也就是從遼東與燕雲能搜集些.....宋國卻啥也不缺,火藥能可勁地造,随便造,隻是從趙公廉伐遼展示了火藥新應用與在戰争中的巨大威力時起,得到啓發的宋朝廷才開始重視,卻能在這麽短短時間内就積累起數量可觀的火藥包.....而且如今還在更快更多的制造着。
宋國還沒有其它敵人,不必象遼國這樣好不容易制造出來的火藥還得主要用于北抗瘋子金軍。
兩國在這方面的差距越發大了。
此次決戰,最顧忌的,擊潰宋軍軍心的最大障礙,就是宋軍的火藥。
沒别的辦法,大戰混戰中就得用命硬填。
歐陽領着一幫無忠無義的壞蛋軍敢來打野戰決戰,或許依仗的就是火藥優勢......騎戰?宋軍還沒資格和遼軍較勁。
耶律餘睹琢磨着,緊急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了,眼中閃爍着冷笑......他顯然有了克制火藥優勢的主意......
歐陽此時,部下有京城來的全部步兵禁軍,在三光教訓田虎時折了一些,但沒損失多少,兵力仍接近十二萬人,還有騎兵近一萬七千,其中有五千是戰前就從真定府城那抽調來的邊軍騎兵。
耶律餘睹之所以敢肆無忌憚長驅直入到真定城下,不怕宋軍騎兵沿途埋伏遊擊偷襲或炸冰封取巧輕易禍害遼軍過河,就是事先已經從真定知府李崇文一夥那獲知了真定的騎兵主力已調走了。
歐陽其它的騎兵則是從山東山西河南的地方廂軍騎兵在改制時就勢抽調的合計一萬,加上甯晉城李景帶出來的近一千騎兵邊軍,加上護衛(看押)歐陽的那五百李義廷統領的殿前司騎兵,加上其它零星的騎兵。
朝廷不肯把搜集的好戰馬與歐陽已經訓練好的禁軍精銳騎兵用在西北大戰上,正忙着訓練急速擴充的騎兵形成戰鬥力,隻顧着用于死守京城保駕保命,連鎮守京畿四壁的那四萬隻能配備普通戰馬的次等四萬騎兵禁軍也照樣不肯給,歐陽無奈,隻能從地方州軍和西北邊軍想辦法臨時硬湊出鬥遼軍必需的騎兵團,用上宋國如今具有的戰馬多優勢。
否則,就這些壞蛋禁軍,沒騎兵護着安定着軍心,遼軍騎兵大隊鋪天蓋地出現,轟隆隆地隻一沖一騎射,宋軍就必定轟的從中軍就散了,直接就完蛋了,還打個屁。
歐陽這次被強逼着領軍迎戰,對朝廷這幫東西,他是既可氣可恨又好笑:這到底是幫什麽東西啊.....
這可是事關宋遼兩國興衰榮辱甚至是生死存亡的一場大戰呐,有劃時代的決定意義......遼國出動的戰馬少,那是無奈。宋國?你們留着戰馬做菜呀!莫非是好死前大吃一頓?
宋國比起遼國來當真是不缺戰馬,在可用的戰馬數量上不說能碾壓金遼兩國總和,也差不多。
光是京城,今年搜刮好馬形成的六萬騎兵,其中的一半,那是準備在國内長途奔襲要标配的一人雙馬,每個将士一匹好馬一匹普通戰馬。配備上大量普通馬也是爲了騎兵在日常訓練中能盡情練,不用擔心馬,能有足夠的訓練,最快形成戰鬥力,同時又能最大減少對好馬的折損。盤算的真沒錯。這就是九萬匹了,盡管轉手就慷慨“送給了”梁山一萬多匹幾乎是宋國能有的最好的那些戰馬,可是,整個京畿駐軍的戰馬還有十多萬呐。
此外,地方軍,不算屬于禁軍待遇的邊軍,如今統計彙總清楚了,也還有數萬戰馬。
宋國如今真不缺戰馬。
歐陽要利用起戰馬優勢打這一仗,卻隻弄了不到兩萬戰馬騎兵來,不是他自信軍事才能自負肯定能決勝,也是出于無奈。
一方面是朝廷不信任他,不敢把太多騎兵放他手,還精心安排了人手準備随時接替他的軍權:具體領禁軍來西北的是當朝最尊貴的勳貴大将軍骠騎大将軍,品級在歐陽的太尉與副樞密之上。兵都不敢讓歐陽離開京城時直接領走。還有哇,趙佶的心腹大太監爲監軍首領的太監團,負責監控歐陽與骠騎大将軍,懷揣着聖旨,随時準備把歐陽或接替歐陽掌軍的骠騎大将軍的腦袋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