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看到山寨的簡陋,不禁愕然。
他以爲這夥強盜裝備精良勢力強大,日子會過得很舒服,誰知居然是乞丐窩一樣。
任森見此就解釋了一下處境。
泰山這地方山高林密,方便藏匿,周圍居民衆多,泰安州也比較富裕,這兩樣都利于強盜生存,但在泰山立寨并非理想之地。選險惡的就不方便下山搶掠。方便搶掠的就不夠險惡或難以立足。
宋江心思一動,但并未立即出來,而是先和三雷多聊天多了解,進一步加深感情。
在此住了幾日,宋江摸透了三雷的品行習性,知道這是可用的大才猛将,也進一步赢得了尊敬和信任,這才趁大家喝得痛快之際,感歎弟兄們在此讨生活的辛苦,秋天到了,嚴冬不遠。還是得想法找個地方安穩立足過冬。
任森看出了宋江話中有話,笑道:“公明哥哥的是。我們三兄弟也爲此焦慮,卻是沒想好出路。不知公明哥哥能否指迷津。”
宋江看看三雷,見他們是真心想有個新出路,想了想,才道出上山時起的心思。
“三位兄弟,宋江久困在郓城縣公門,對綠林山川缺乏了解。高明子卻是不能。宋江隻是想青州二龍山的事。”
掃視三雷反應,嗯,沒反感神情,宋江這才繼續:“二龍山龍頭晁天王是宋江舊友,相交多年,了解其仗義豪邁,宋江深爲敬佩。我們彼此之間感情深厚。其山上幾個頭領也都是肯爲兄弟流血的仗義好漢。宋江身受家中老父叮囑不得落草,這才冒險流浪天涯不去二龍山避難。(我這樣去了,沒面子,沒地位)”
宋江邊邊悄悄觀察三雷。見三人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又:“二龍山離此不是太遠。想必三位兄弟也聽過二龍山之廣闊險要。如今晁天王兵強馬壯,聽錢糧更充足。朝廷以十萬大軍圍困也不懼。諸位兄弟在此颠沛流離,嚴冬不久。留在此地受罪,何如搬去二龍山,結識新義氣兄弟,更多快樂,不怕官兵圍剿騷擾。更能過安穩日子?”
三雷面面相觑,以眼神交流。
強大力性子直,當先道:“到處流浪,連個踏實覺都沒有的日子俺過夠了。”
任森看看黃魁。
啞巴好漢默默地緩緩頭。
二龍山實力強大,威名極盛。确實是個可過安穩日子的好地方。
“好。”任森道:“這事還得公明哥哥成全。”
宋江大喜,慨然道:“兄弟們有個安穩歸處。宋江求之不得。晁天王得了如此英雄義氣的兄弟定會樂得合不攏嘴。”
當下,宋江想好措詞,修書一封,讓任森打可靠親信送往二龍山。
不日,二龍山回信。
晁蓋在信中大力歡迎泰山英雄加盟。并自責行事莽撞,沒想到書信和金子給宋賢弟招此災難,關切宋江安危,詢問宋江的日後打算,賢弟之才勝晁蓋百倍,言下之意是邀請宋江來二龍山入夥當二龍頭。
大龍頭也無不可。
他晁蓋願意當二龍頭,兄弟齊心協力在這昏沉濁世殺出條光明生活。
任森了解了來信内容,對晁蓋的氣量肅然起敬,對宋江和晁蓋的深厚感情也徹底信服。相信有宋江的面子在,所部人馬又有實力。入夥二龍山定會有個好待遇。
泰山流寇不是北方習慣流浪的遊牧人,都過夠了居無定所的日子,歡天喜地收拾東西搬家。
任森得知宋江此行是要北上,就想同行到青州由宋江引薦上山。宋江若能入夥。這樣更好。
但他不知宋江内心深處是多麽矛盾。
對宋江來。仕途才是光明正途,當朝廷的官,效忠朝廷,展示才華建功立業,這個吸引力是無可比拟的。
他自負滿腹才華,自信治國安邦之能足以勝任宰相和治軍樞密使。視蔡京之流是無能誤國的狗屁,渴望以不世才幹爲大宋建不世之功,光大門楣,傳美名于萬世,雖然以前幹着吏頭,升遷無望,卻始終抱着渴望遇到慧眼識人之要員掘他,在聖上面前替他美言,聖上見到他是有真才實學的大才,提拔他,重用他,他壯志得酬,大宋也添加了維護江山社稷的棟梁之材,由此留下一段感人肺腑的佳話。
可惜,天不随人意。平地起風雷。
一個蕩,婦,一個沖動輕易毀了他的夢。
身爲命案要犯,再想走仕途并尋機飛騰是萬難。宋江明知如此,仍不甘心,不死心。
他想過想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這一條路。
隻是,他既已是天下認可的孝義黑三郎,身負老父叮咛,不能違背孝道落草爲寇。另外也不甘心就這麽背反名再招安建功立業。
他的夢還殘存,想要個完美無缺的美名,不想留下有污的佳話流傳千古,怕美名佳話傳着傳着随時間推移走樣了,可能成了後世人批評的反面典型,辱及子孫後代。
鼓動任森等三雷入夥壯大二龍山就是一種準備的不得以時的後路。
所以,他拒絕了任森的想法,推老父有交待不得落草,若一同去了二龍山,隻怕山上兄弟們太熱切,不肯放他下山,即使山上兄弟們通情達理,他不落草,和二龍山牽連上,背負反賊嫌疑也是違背了老父的殷殷期望。
三雷聽了,不但沒失望,反而對宋江越敬重。
畢竟孝道是大宋最重視的品德。隻要人性存在的人都會敬重孝順的人。
宋江久在公門混,思慮周全,更懂得既做人情就要做足,又好好措詞修書一封,先是了和晁蓋相交的那些歡樂痛快往事,贊一贊晁天王的俠義豪邁勇悍和擔當,道一道思念之情,又了自己的煩惱處境,強調了不能入夥的歉意,重是後邊,大意是稱贊三雷本領高強,又是忠義之人,可成爲天王的心腹骨幹,也可成爲二龍山的棟梁,望天王納下泰山流寇時就妥善安排好位子,一下攏住人心。
這封書信也是任森一夥的入夥憑證和擔保書。
對宋江的仗義和熱心,三雷越感激涕零。
兩方推杯換盞盡情吃喝一頓,第二天依依不舍在泰山分手,各奔東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