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很标準,顯然事先經過童貫的訓練。這個奴才辦事的确踏實細心。
現在趙佶怎麽看童貫怎麽順眼。
“平身吧。”
招呼了一聲,然後趙佶就稍愣了一下。
之前,他在翻看字典,想着怎樣把此事的利益最大化,沒留意三個草民學生進來,童貫也沒三人的年紀,隻很有良心地誇獎三位學子都很有才華,都可能是陛下喜愛的棟梁之材。此刻,趙佶才驚訝現三個人中居然有兩位還是半大的孩子。
心裏閃過一個疑問。
趙佶沒有問字典的事,反而隐隐考較起三人的學問和身世家庭。這對他這個文化皇帝一難度沒有。
這一問,他對童貫的誇獎之言頓時信了,也有些震驚。
青年權邦彥的學問如同他表現的爲人一樣充實踏實,并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中進士應該沒有問題,無非臨場揮與名次好壞罷了。且一身磊落之氣,相貌也算堂堂,看着就是個幹才,趙佶對其印象不錯。
對趙廉和馬公亮則是震驚。
二人年紀如此之少,可學問卻不俗,馬公亮倒也罷了。這個趙廉的學問似乎隐隐還在權邦彥之上,尤其是在國事策論見解上明顯要高出一頭,一些治國觀聞所未聞,聽着新奇,卻感覺行之有效。
怪不得這兩孩子十一二歲就中了鄉試,接着又是府試高中了秀才。
這大就等着京試了?
怪不得年紀能明創造出拼音字典這種必定名垂青史的聖物。
象他們這般大的鄉下孩子隻怕還在玩泥巴捉魚摸蝦呢。
太聰明了,大才呀。
保護培養好了,絕對是治國強助。
哼哼,有這樣的天才神童幫助,憑聯的聰慧和才華,會當不好這個皇帝,治不好國家?
有這樣一腔熱血忠心報效的年輕臣子在,俺這個皇帝當得一生也不會太辛苦了。
趙佶對當皇帝根本沒心理準備,上位後可用的親信人手自然也極匮乏,更不用大才了。
他提拔了高求負責皇宮安全,有寵信之因,也是無人可用。
把根本與親信不沾邊的蔡京從地方佐官一步拔升爲相,依靠老蔡對自己的恩遇感激之心和老辣才鎮住朝局,勉強坐實寶座。這也是無人可用,不得不爲。
目前看,老蔡有能力,也可用。但他老了。
對這種在官場打滾大半生的老官僚,趙佶也得防備着。得有人制衡他,更得有人代替他。
必須培養提拔任用年輕人啊。
年輕人,光看着就順眼。那些墓氣沉沉的老貨,哼。
可惜兩孩子太了,想大用,還有得等。這個叫權什麽的,年紀到是合适,賜他個進士及第,封他個官,立馬就能拉來用。
這也是趙嶽拉權邦彥入夥分功的原因之一。
朝裏有人才好辦事。土豪太有錢了,卻沒有自己的官方代言人,隻能是被權貴官僚們盯上,随時随地挨宰的豬羊。
哥哥能當官。趙嶽也有辦法助其赢得趙佶的歡心重視,能讓哥哥在中進士,甚至不用中進士,都能迅當上大官。可太了,數年内不用指望哥哥能有實權。這期間的空檔就要指望權邦彥在朝中接應。
趙佶這會再聽三人學生學生的自稱,那感覺就不一樣了,就象三個大才學子都是自己的學生那樣有些美滋滋的。他已有心成全三人爲弟子心腹加以培養。
心情更加舒暢,思維活躍,聯想的不免就多了。
趙廉,趙廉,他姓趙哇,聽着好象這孩子是皇室子弟。
仔細一打量。
嗯,這孩子這麽聰慧,長得還怎麽這麽好?
看來和聯有相似,也是上天的寵兒啊。
他生在平民之家,與朝中毫無關系和牽扯,正合聯用。莫非他是上蒼諸神明特意派來助聯的?要不怎麽偏偏就姓趙,還在這個時候有力地幫了聯一把?
人言談舉止一闆一眼,從容不迫,談吐清晰悅耳,條理分明,可謂有膽有識,有些刻意在模仿大人,顯然是想讓聯感覺他不是個毛孩子而輕視,看着讓人喜氣喜歡。
趙佶寵信道教和神佛,思路一歪樓了,卻是越想越覺得有理,越想心情就越爽,越看趙廉就越喜歡。這笑就出來了。
“好。都是人才。公廉、公亮、邦彥?名字也好。”
...........
“你們一心爲國,忠心可嘉,又制此文化利器,有功于國,應該褒獎。聯想封你們官。你們都想當什麽官呐?”
“不要有顧慮,大膽直言無妨。”
趙公廉稍稍松口氣,向皇帝拱拱手恭敬道:“回官家的話,學生不要官。學生要自己憑真本事中進士。那樣效勞陛下,學生更心安有勁。”
趙佶愣了一下,看着自信滿滿,推辭很堅定的趙廉,略一琢磨,不禁笑了,又看馬公亮。
馬公亮笑着:“回至尊陛下,學生也不要官。學生太了,知識閱曆都不能勝任官職要求,若當了官,辦砸了差使,學生自己丢人事,誤了事,損傷了陛下的至尊顔面和這份聖恩,那就是大罪過。”
趙佶微微頭,突然笑着問:“聽你和趙廉還是義兄弟?”
“回至尊陛下的話,學生和公廉是一個莊子的,同年出生,一起求學,一起逃學,一起打架,一起受罰,一起長大,将來娶婆娘也要一起。生兒子也要一起,再讓兒子象學生一樣一起........學生唯一不滿意的就是公廉僅比學生早出生一,學生就要叫他哥。”
這話要是叫其他皇帝聽了,不感覺不被尊重,也至少會認爲馬公亮輕挑不堪重用,不得心中不喜,甚至會以大不敬責罰。但趙佶卻哈哈大笑起來。
笑了一會兒才緩緩氣,似頗有感觸道:“得好。聯都有些羨慕你們了。”
天家無親情。皇子們永遠不可能體會到這種珍貴的經曆和情義。喜愛玩樂的趙佶是真得心有觸動。當然這是因爲他現在心情極好,對兩少年又喜歡,才會如此。别人若如此,你試試看。
輪到權邦彥同樣推辭這樣當官。他同樣有信心憑自己的學識中進士,而且就在今年參加京試。過去如果還不是那麽自信,現在有兩友的影響,更有皇帝的賞識,又身披聖環,再沒信心中進士就太扯了。
兩少年還,但權邦彥必須立馬用上。
趙佶想了想道:“這樣吧,權卿隻管八月考試,但官也要當。這字典聖事總要有精通的人參與教導傳授,方可合衆智之力早日完成,惠及天下。聯就封你爲著作郎,留在京中,一邊做事一邊備考。與諸賢爲伍,這也大大有利于你的學識提升。”
......................
權邦彥由平民一下子成了從七品官,喜事當。而趙佶并沒有對趙廉和馬公亮再提什麽獎賞,隻是交待二人暫且在京城住下,等有诏再離開,期間若有事,可尋童貫幫忙解決。
而滄州趙家莊此時卻面臨殺機。一隊全副武裝的官軍正開出滄州城,向趙莊浩浩蕩蕩奔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