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通俗欣賞87


周頌·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之什》一共11首詩歌,它們分别是《闵予小子》《訪落》《敬之》《小毖》《載芟》《良耜》《絲衣》《酌》《桓》《赉》《般》。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

《闵予小子》:老臣也要全力輔佐新君

這是一首周成王祭祀宗廟時的樂章,是成王三年期滿,臨政前祭祀宗廟時對先祖先王所發的誓詞。天子祭祀宗廟,通常是向祖先神靈禱告,表白心迹,祈求保佑,同時也有對臣民疏通開導的作用。成王即位時境遇是特殊的,所以這首祭祀宗廟之辭也應該有特殊的設計。

成王即位的時候年齡幼小,可以說,他除了高貴的身份之外,在政治上他是一無所有。幼小的成王不可能明白自己的處境,而爲之輔政的周公對此則有清醒的認識。因此,盡管這首詩歌看似是成王以第一人稱而作的自述,其實真正的作者應該是輔政的周公。

可憐我這三尺童,新遭父喪真悲痛,孤獨無援憂忡忡。這是對成王艱難處境如實的叙述,并強調了他孤獨無援,無依無靠。國君需要群臣,成王這樣年幼的國君尤其需要群臣的全力輔佐。強調成王的孤獨無援,在示弱示困示艱難之中,隐含着驅使、鞭策群臣效力成王的底蘊。

感歎先父真偉大,終生盡孝有高風。先父指的是周武王,武王一生業績輝煌卓著,在詩歌中卻隻字未提,隻說他終生盡孝。爲人子應當盡孝,爲人臣應當盡忠,這樣的道理是一緻的。爲什麽這裏沒有直接說明白呢?因爲在危難、困窘之際想尋求援助,明令不如感化,當時周王室的群臣都是武王的舊臣,在這裏點出武王克盡孝道,感化的效果也就出現了。

念我先祖興大業,任賢黜佞國運隆。先祖指的是周文王,在任用和免除官員的過程中,重點在于任用。因爲成王即位時,在朝的文王舊臣,都是文王提拔的賢能之士,他們在文王去世之後,輔佐武王成就了滅商的偉業,此時又該是輔佐成王來繼業守成了。

周公是經曆了文王、武王、成王三世的老臣,從文王還在世的時候,周公作爲兒子非常孝順,忠厚仁愛,勝過其他兄弟。周公還輔佐武王,發布了動員戰鬥的《牧誓》,攻破殷城。一些三世老臣如姜子牙等等,都長期和周公共事,上述對文王、武王贊頌的話語,出自周公之口,自然有非同尋常的号召和約束力量。

周公在自己的兒子伯禽受封于魯國後,他曾訓誡伯禽要尊重賢者,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但我卻洗一次頭要三次握起頭發,吃一頓飯要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來接待賢士,這樣還怕失掉天下的賢人;你到魯國之後,千萬不要因爲擁用國土而傲慢待人。

周公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低卑,當然知道成王的身份更爲高貴。成王是文王的孫子,武王的兒子,血統至尊,這也幾乎就是他即位時全部的政治資本,周公不能不充分地加以利用,以期望對文王、武王感恩戴德的群臣對成王也是俯首聽命。成王繼承的是文王、武王開創的大業,繼承遺志對成王來說固然是必須兌現的誓言,對于文王、武王的舊臣來說,則是理所當然應盡的天職。

這首詩歌隐含着對文王、武王舊臣效忠成王的要求,而在這個方面,周公又是以身作則、堪稱楷模。他雖然沒有忘記對兒子伯禽的教育和指導,但是他的主要精力一直集中在輔佐成王,他的主要政治業績也在于此。周公和成王雖然是一臣一君,一輔相一天子,但是要想了解成王時的政事,往往需要先了解周公。孔子也是一再地對周公表示尊崇和敬仰。

可憐我這三尺童,新遭父喪真悲痛,孤獨無援憂忡忡。

感歎先父真偉大,終生盡孝有高風。

念我先祖興大業,任賢黜佞國運隆。

我今年幼已即位,日夜勤政求成功。

先王靈前發誓言,繼承遺志銘心胸。

《訪落》:繼承武王意志的成王

武王去世,成王即位的時候,朝廷不穩,成王需要倚重諸侯,卻又必須讓自己掌握主動權。成王通過這首詩歌,不僅表達出了繼承武王意志的決心,同時也鞏固了政權。

成王即位的情況是非常特殊的。武王在克殷後的第二年去世,留下了巨大的權利,成王此時還隻是孩子,根本無法填補這巨大的空白,因此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輔佐。攝政隻不過是通向新王正式治國的過渡,這一過渡時期,周公不僅要日理萬機,處理朝政,而且要逐步樹立起成王的天子權威。今天的這首詩歌,正是反映出這種樹立權威的努力。

新王權威的樹立,關鍵在于諸侯的态度。先王在世的時候,諸侯臣服。然而先王去世,新王即位,以前臣服的諸侯未必能夠全都視新王如先王。成王剛開始即位,對諸侯的控制自然比不上武王的時候牢固,原先穩定的政治局面變得不是那麽穩定,而處處隐藏着随時可能會爆發的危機,這也是正常的一件事情。

帝王的更替,特别是幼小的帝王取代成熟強大的帝王時,給諸侯提供了權利再分配的機會,局勢不穩的根源也在于此。使諸侯回到自己的牢固控制中來,便成爲周王室必須面對的難題。當時周王室的象征是成王,而實際的掌權者則是攝政的周公,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首詩歌所體現的正是周公的思想,不過用的是成王的口氣來表達。

成王訴說着自己年幼,缺少治國經驗,請求諸侯輔助,這既是陳述實情,也是在表達誠意。當然,隻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對于諸侯來說,更需要的是施以威懾。路線政策依父王,父王英明又偉大,這裏的父王就是周武王,兩次提出要遵循武王之道,震懾也是這樣施出來的。

參與祭祀的諸侯都是受武王的封賜而得到爵位的,身受恩惠,應當用忠誠來回報,這是道義上的震懾。武王雖然病逝了,他所建立的國家機器,包括強大的軍隊仍在,這是力量上的震懾。最有力的震懾應該是詩歌中表達的遵循武王之道的決心,如果說路線政策依照武王還是顯得泛泛的話,惟遵先王的庭訓,任賢黜佞肅朝綱就已經非常具體了。

武王在伐纣前所作的準備有一條是“朝廷明定賞罰,以肯定先人的功勳”,這和“惟遵先王的庭訓,任賢黜佞肅朝綱”是相似的。而成王此時所處的時局更爲嚴峻,他所采取的措施也會更爲嚴厲。舜即位後曾經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驅逐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這四個人遭到了處罰,天下的人都心悅誠服。這是成王可以效法的,也是可以由輔佐他的周公實施的。

這首詩歌其實是一篇周王室決心鞏固政權的宣言,是對武王在天之靈的宣誓,又是對諸侯的政策交代,真誠而不乏嚴厲,嚴厲而不失風度,周公也借此撐起攝政的風帆。

即位之初國事商,路線政策依父王。

先王之道太精深,閱曆未豐心惶惶。

縱有群臣來相助,猶恐閃失欠妥當。

登位年輕缺經驗,家國多難真着忙。

惟遵先王的庭訓,任賢黜佞肅朝綱。

父王英明又偉大,佑我勉我身安康。

《敬之》:政治上逐漸成熟起來的成王

這是一首成王自我規誡、自我誡勉的詩歌,主要的内容是周成王警戒自己要敬天勤學,并告誡群臣,希望群臣能夠全力輔助。此時的成王已經在周公的輔佐下有了一段執政的經曆,正逐步走向成熟。成王在詩歌中要表達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對群臣的告誡,二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成王利用天命來告誡群臣,由于他的天子身份,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居高臨下的威勢。上天監察最明顯,保持天命真困難,形式上爲純客觀的叙述,目的而是在于強調周王室是順承天命的正統,群臣必須牢記這一點,并且對周王擁戴服從。

莫說高高在上面,事物由它定升降,每日監視這下邊。對群臣的告誡,在這三句中表達得更爲明顯。其中升降隻能是周王室施加于群臣的舉措,而每日監視這下邊,與其說是蒼天的明察秋毫,不如說是強調周王室對群臣的不軌行爲了如指掌,這樣的震懾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年幼的成王,面對年齡較長的群臣,往往采取一種謙恭的姿态。成王自稱爲小子,承認自己還非常缺乏能力和經驗,表示要好好學習,日積月累,以達到政治上的成熟,擔負起承繼大業的重任。但是,群臣卻不能因此而對成王這位年幼的君主輕略忽視,甚至可以玩弄于鼓掌之中,成王并沒有放棄對群臣升降的權利,也沒有絲毫減弱每日監視國家機器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成王的律己,是在以堅強的決心來加速自己的成熟,也就是政治上的老練,進而加強對群臣的控制。年幼而不谙朝政的成王,群臣在對待他的時候可能會有自己的私心,但還是會存有對周公攝政的顧忌。而逐漸成熟的成王,專心掌握治國本領而努力學習的成王,群臣對他便隻能恭順和服從,并随時存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懼。

小心謹慎莫忘記,上天監察最明顯。

保持天命真困難,莫說高高在上面。

事物由它定升降,每日監視這下邊。

想我這個年輕人,敢不聽從不恭敬?

日有成就月有進,學問積漸向光明。

群臣輔我擔大任,示我治國好德行。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