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臣工之什
《臣工之什》一共有10首詩歌,它們分别是《臣工》《噫嘻》《振鹭》《豐年》《有瞽》《潛》《雝》《載見》《有客》《武》。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
《臣工》:周王對農業的重視
《周頌》是宗廟祭祀樂歌,是比拟和贊美盛大之德的容貌,以人間萬物群生的各得其所來虔敬地告訴神明。
這首詩歌大概是周成王時代的作品,詩歌中寫了周王教誨勉勵群臣要勤謹工作,研究調度執行已經頒賜的有關生産的成法。周王訓示農官:暮春時節,麥子快熟了,要趕緊籌劃如何在麥收後整治各類田地。周王還稱贊今年麥子茂盛,能獲得豐收,感謝天帝賜給豐年。他命令農人們準備麥收,因爲他會去視察收割。周王關心農業生産,訓勉群臣要勤懇工作,貫徹執行國家發展農業的政策,感謝上天賜予豐收。
周王重視發展農業生産,以農業作爲立國之本。周族是一個農業民族,依靠在當時處于先進地位的農業而興國。建立王朝之後,周王進一步采取解放生産力和推廣農業技術等措施,大力發展農業生産,以農業生産作爲基本國策。在周朝的制度中,周王直接擁有大片土地,由農奴耕種。每年的春季,周王會率領群臣百官親自耕種,舉行盛大的藉田禮,來表示周王的以身作則。藉田禮中,周王也會祈禱神明,演唱樂歌。
周王朝在立國之初就制定了土地分配、土地管理、耕作制度的具體法規,如品種改良、土壤改良、水利建設以及輪種等耕作技術都包括在内。這一套法規,就是詩歌中所說的成法。當時鼓勵開墾土地,又注重土壤改良,把田地分等級,耕種過兩年的稱之爲新田,耕種過三年的稱之爲畲(shē)田。
爲了保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朝廷規定了因地制宜的整治方法,如輪作、深翻、平整、灌溉、施肥等等,也是考慮怎樣整治新田畲田,周王要求臣民要按照頒布的成法去做。周朝重視祭祀,關于祭祀的禮法衆多,不但在開耕之前要向神明祈禱,而且在收獲之後也要向神明緻謝。
今天的這首詩歌,是周人面對即将到來的豐收,向神明獻祭,感謝光明偉大的上天,終于賜給了豐年。當時的周王不但在春耕的時節去田野,收割的時候也會去田野省視。周王說:收藏好你們的鍬和鋤,我要去視察開鐮收割。他對農業生産是非常熟悉的,這進一步反映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
喂,喂,群臣百官,你們勤謹地從事公務。王賜給你們成法,你們要商量研究調度。
喂,喂,田官,正是暮春時節,還有什麽事要籌劃?該考慮怎樣整治新田畲田了。
啊,多茂盛的麥子,看來将要獲得好收成。光明偉大的天帝,終于賜給豐年。
命令我的農人們,收藏好你們的鍬和鋤,我要去視察開鐮收割。
《噫嘻》:反映周朝初期農業生産和典禮的實況
這是一首反映周代社會生活的農事詩。周成王向臣民莊嚴宣告自己已招請禱告了上天先公先王,得到了他們的批準,來舉行這次藉田親耕之禮。不僅如此,成王還直接訓示天官,勉勵農夫全面耕作。
根據《國語》記載,藉田典禮分爲兩個部分:首先是王在立春或立春後的吉日行灌香酒祭神祈求谷物之禮,然後率領官員農夫行藉田禮,象征性地做親自耕種勸農的舉動。今天的這首詩歌就是叙述了成王祭祀上天和先公先王後,親自率領百官和農夫播種百谷,并通過訓示田官來勉勵農夫要努力耕種,共同勞作的情景。
成王輕聲感歎作祈告,我已招請過先公先王。
我将率領這衆多農夫,去播種那些百谷雜糧。
田官們推動你們的耜,在一終三十裏田野上。
大力配合你們的耕作,萬人耦耕結成五千雙。
耜(sì)
《振鹭》:新朝舊代融洽共存
微子,名啓,是周朝宋國的始祖,殷商貴族,他是商王帝乙的長子,帝辛的庶兄,後來被西周封于宋國。
殷商末年,纣王無道,窮奢極欲,暴虐嗜殺,導緻衆叛親離,國勢日衰。微子屢次勸谏周王,都不能被采納,微子擔心自己會招來殺身之禍,逃離了殷商。周武王滅亡殷商之後,微子誠心歸附。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周成王封微子于商族的發祥地商丘,來表示不斷決殷商的祭祀,國号爲宋,準許他們用天子的禮樂來祭祀祖先。微子是一位勤政的君主,被殷民所愛戴。
這是一首周天子設宴招待來鎬京助祭諸侯的樂歌,助祭的諸侯應該是殷商的後人微子啓,這是周人對微子啓的贊美之詞。微子啓作爲客人,他有着美麗的風姿,在自己的國家沒有人怨恨,來到周朝的京城也沒有人讨厭,周天子希望他日夜勤勉,保留衆人贊美的美名。
白鹭飛翔在天空,在西邊的澤畔任意飛翔。商人崇尚白色,是一個以鳥作爲圖騰的民族,通體羽毛純白的鹭鳥被商人視爲高潔神聖之物,它飛翔的時候動作姿勢優美,停止栖息的時候神态從容,讓人不免贊賞備至。更何況是剛從原始自然神崇拜時代發展過來不久的商周人,它正是外在的美好儀表和内在高尚精神完美統一的象征。
于是我有嘉賓來幫助祭祀,也是潔白的好衣裳。周人将朝觐周朝幫助祭祀的微子啓和被商人珍視的白鹭相比,對他大加贊美。根據《史記》記載:纣王亂爲,毫無止息,微子啓曾經多次勸谏,纣王都不聽,微子啓就和太師、少師商量,然後逃離殷國。因此孔子稱贊他是殷商“三仁”之一。在他被周王朝封到宋國後,對外他尊重周天子爲天下共主,對内他廣施仁德,得到了殷商遺民的擁戴,他的德行備受贊揚,是自然不過的事情。至于微子啓的風度儀容,雖然沒有曆史明文說他怎樣的潇灑俊美,但肯定也是十分出色的。
微子啓在宋國内外都有較爲融洽的人際關系,他在宋地沒有人讨厭,在周地也是備受贊揚,微子啓作爲被周族所滅的殷商之後,在勝利者周天子面前,能夠表現出不卑不餒的氣度實在是難能可貴。而作爲勝利者的周王朝君臣,在微子面前,能夠表現出不亢不驕的氣度,對昔日的敵國以禮相待,善待照顧,也體現出一種恢宏博大的泱泱大國之風。
作爲失敗者的後裔,要堅持這種不卑不餒的精神:
一群白鹭沖天起,西邊澤畔任意翔。
我有嘉賓來助祭,也是潔白好衣裳。
在那宋地沒人厭,在這周地受稱揚。
謹慎勤勉日複夜,美名榮譽永輝煌。
《豐年》:豐收後的祭祀酬神
古人在收獲之後,爲了感激鬼神的庇護,便會舉行祭奠,通過這種方式來酬謝神靈,并慶祝豐收。我國古代稱國家爲社稷,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可見當時農業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賴農業生産,政權的穩固也要以農業生産作爲保障。上古的西周,絕對是以農業爲基礎的社會,農業的收成在當時必然是朝野上下最爲關注的頭等大事。由于生産力發展的限制,當時農業基本上還是靠天收。因此,遇到好的年成,人們自然要大肆地慶祝歌頌。
許許多多的糧食谷物,貯藏在高大的糧倉中,一片壯觀的豐收景象,自然是爲了顯示西周王朝國勢的強盛。而透過這種靜态的場景,我們不難想像靜景後面億萬農夫長年辛苦勞作的動态。在周王室看來,來之不易的豐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豐收歸根結底還是上天的恩賜,所以人們得到豐收還是要感謝上天。
因爲豐收而緻謝,用豐收的果實來祭祀最爲恰當,把豐收的糧食釀成美酒千杯萬盞,在祖先的靈前獻上。祭享祖先,是通過先祖之靈來實現天人之間的溝通。也正是由于豐收,祭祀的物品才能豐盛,祭品豐盛,才能夠使各種祭典一一隆重舉行,面面俱到。齊天洪福在萬戶普降,既是對神靈已賜恩澤的贊頌,也是對神靈進一步普遍賜福的祈求。身處在難以駕馭大自然,難以主宰自己命運的時代,人們祈求神靈保佑的願望是非常強烈的。
豐收年谷物車載鬥量,谷場邊有高聳的糧倉,億萬斛糧食好好儲藏。
釀成美酒千杯萬觞,在祖先的靈前獻上。
各種祭典一一隆重舉行,齊天洪福在萬戶普降。
《有瞽》(gǔ):周天子祭祖
這是一首反映周天子合樂祭祖的詩歌。
在周王朝宗廟的大庭上,排列着很多樂器,當樂器齊備、樂師到齊的時候就開始合奏,聲音洪亮和諧,先祖神靈前來欣賞,參加祭祀的貴客聆聽了全部的演奏。
在先秦時代的政治生活中,樂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而且往往和禮密切關聯。《禮記》中寫道:樂體現了天地的和諧,禮體現了天地間的秩序,因爲天地的和諧,所以萬物都能融洽地共處,因爲天地有秩序,所以萬物都又有了差别;樂是效法天做出來的,禮是效仿地制出來的;禮的制作如果破壞了秩序就會引起混亂,樂的制作如果破壞了和諧就會導緻偏激;弄清楚禮樂和天地之間的關系,然後才能制禮作樂。今天的這首詩歌就是描寫作樂的篇章,這反映了先民禮樂并重的傳統觀念。
周代有選用先天盲人擔任樂官的制度,根據《周禮》記載,其中的演奏人員有盲人樂師三百人,扶持盲人樂師、監管作樂的助手三百人。可見,當時王室樂隊的規模是相當龐大的。這首詩歌,描寫的正是王室樂隊演奏的壯觀場面。
雙目失明的樂師組成樂隊,王室在祭祀的時候應召來到宗廟,這說明宗廟上奏樂的主體是盲人樂師。而擺設起懸挂鍾鼓的樂架,安置樂器的則是盲人樂師的助手,樂器有小鼓、大鼓、立鼓、磬、柷、圉(yǔ)這類的打擊樂器,還有箫管一類的竹制吹奏樂器,各種樂器交響發出洪亮的聲音,肅穆舒緩和諧美妙,這樣的音樂是非常美妙的。
《周頌》的31篇詩歌,都是樂詩,但直接描寫奏樂場面的詩歌隻有今天的這首。從中,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周王朝音樂的輝煌,而且對周人樂由天作,進而可以通過樂溝通入神的虔誠觀念也有更爲深刻的了解。
雙目失明的樂師組成樂隊,王室祭祖時應召來宗廟。
擺設起懸挂鍾鼓的樂架,上面裝飾着五彩的羽毛。
小鼓大鼓一律各就各位,鞉磬柷敔安放得井井有條。
一切就緒便開始演奏,箫管齊鳴一片樂音缭繞。
衆樂交響發聲洪亮,肅穆舒緩和諧美妙,先祖神靈聽了興緻高。
諸位賓客應邀光臨,長久地欣賞這樂曲一套。
鞉(táo)柷(zhù)敔(yǔ)
《潛》:祈福年年有魚
這是一首周天子用各種嘉魚在宗廟獻祭的樂歌,在漆水、沮水的深處,藏有各種各樣肥美的魚,把它們打上來祭祀祖先。
漆水、沮水是周王朝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印記,《史記》上記載,公劉從漆、沮二水渡過渭水,伐取木材,讓行路之人有了盤纏,讓居家之人有了儲備,人民依賴他的恩德,百姓感激他,大部分都遷居來投靠他,周人的大興是從這裏開始的。周頌中的作品很少提及具體地名,而提及具體的地名和祭祀對象是有關的,詩歌中并沒有寫出公劉,但公劉卻是周道之興的關鍵人物,因此這首詩歌的祭祀對象必然是公劉。周人贊美漆水和沮水,不僅是基于二水的美麗富饒,更是帶着強烈的自豪感。
這是一首專用魚類作爲供品的祭祀詩歌,從魚的數量之多、品種之繁以及人們對魚類品種的熟知,可以看出當時漁業的卓有成效。潛置于水底,這種再簡單不過的柴草堆的作用卻是不可小觑的,正是這些柴草堆,它們吸引了魚類大軍的聚集。這種原始而有效的養魚方法也許就出自公劉時代,《史記》中寫到,公劉按照土地的栽培特征加以耕種,用柴草堆潛在水底養魚可能正是因地制宜的創造性生産措施。祭祀詩離不開歌頌功德,這首詩歌明寫對漆水和沮水風景資源的歌頌,而對公劉功德的歌頌則潛藏在字裏行間。
捕來鮮魚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賜福綿延,這是飲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活動。如果将魚換成其他的祭品,祭祀的意蘊就會受到損害。在這首詩歌中,魚是貫穿到底的,祭祀冬季一次,來年的春天又有一次,供品都是魚,而魚和餘是諧音。這讓我們有理由推斷,時至今日仍然廣泛流傳的年年有魚的年畫,民間除夕席上對魚不動筷而讓它完整地留進新年的習俗,和今天這首詩所描寫的祭祀是一脈相承的,這首詩歌所祈之福就是餘。
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蘊藏着富饒的漁業資源。
鳣魚鲔魚不計其數,鲦鲿鰋鯉也群出波間。
捕來鮮魚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賜福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