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不得民心的長期勞作
式微,是指國家和世族的衰落,現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親人在外面服役,對于家人來說,他們的心情會是多麽急切。天色已晚,自己的親人還在泥水漉漉的環境中勞作,是多麽令人心疼。爲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還不是那些統治者害的,都不知道這些王室整天在幹什麽!在大家的心目中,王室的存在與否已經無足輕重,可是它還要别人這樣辛苦地幹活,真是讓人氣憤!
天黑了,天黑了,爲什麽還不回家?因爲要爲君主的事情勞作,他們終年累月、晝夜不停地在露水和泥漿中奔波。就是爲了讓君主能更加自在地享受。老百姓深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牢騷發久了,就會堅定百姓背棄這種暴政的決心,看你這樣的統治還能有多久!
天黑了,天黑了,爲什麽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爲君王,何以還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爲什麽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爲君王,何以還在泥漿中!
《旄丘》(máo):見死不救真讓人心寒
黎國是小國,受到了其他國家的侵略,軍隊被失敗,一隊敗軍逃到衛國的山上避難,同時在急切地等待衛國派援兵來收複國家。但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援兵卻遲遲未到,不免讓這些将士感到奇怪。他們翹首以盼,說好了會來救援的,可是到了現在還沒到,不過先别着急,可能他們馬上就到了。
他們冷靜下來,考慮了一下援軍出兵緩慢的原因。可能是他們在等待盟軍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緣故,暫時不能發兵。可是時間已經過去那麽久了,仍然感覺不到援軍的動靜。慢慢地,他們明白,衛國并沒有救援之心,他們不是在等盟軍,就是不打算救援了。唉!黎國的軍民有恢複之念,但衛國并無拯救之心。黎民隻得喪亡流離,衣衫破爛,寄居他國,凄慘哀歎。而衛國的群臣,不但沒有同情之心,反而袖手旁觀,趾高氣揚。這不禁讓黎民痛心不已,深感心寒:黎國平時對你衛國恭敬有加,現在我們國家有難,你們竟然如此對待我們!
旄丘上有葛藤攀援,爲什麽它枝節蔓延?叔啊伯啊,爲什麽拖宕這麽多時間?
爲什麽滞停安然?一定是在等待同伴。爲什麽居留長久?一定有原因難宣。
我們的狐裘已紛紛破敗,他們的車子還遲遲不來。叔啊伯啊,沒人同情我們遇難遭災。
我們是小國人也低賤,如鳥兒流離真是可憐。叔啊伯啊,你們充耳不聞讓人生怨。
《簡兮》:舞會上的美男子
衛國宮廷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舞會,其中有一位舞師的舞蹈雄壯勇猛,他高大魁梧的身軀和威武健美的舞姿,震撼人心。他的舞蹈雍容優雅,風度翩翩,讓在場的一位女子不由得傾慕有加,并寫下詩文來贊美。
女子面對自己傾慕的男子,情意朦胧,表達起來也帶有些許的晦澀,但正是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才讓男女之間的情感變得如此迷人。女子心想:那男子如果是山上的榛樹,我願成爲樹下面的苓草,由他保護,陪伴着他;多才多藝的西方美男子,我好想念他,我們能走到一起嗎?
女子把自己的情思一筆一劃地寫了下來:
鼓聲咚咚擂得響,舞師将要演萬舞。日頭高照正當頂,舞師正在排前頭。
身材高大又魁梧,公庭裏面當衆舞。強壯有力如猛虎,手執缰繩真英武。
左手拿着六孔笛,右手揮動雉尾毛。 面色通紅如褐土,國君賜他一杯酒。
榛樹生長在山上,苦苓長在低濕地。心裏思念是誰人,正是西方那美人。西方美人真英俊,他是西方來的人。
《泉水》:已婚女子的思家情懷
思鄉,是對家園的依戀,久居家園的人,不容易體驗到這種感覺的強烈,也難以對思鄉愁緒有深切的感觸。一旦脫離家園,或者喪失家園,才能體會到家園的可親可愛。于是,遊子思家便成爲了一種情懷。
女子嫁到外地,時間久了想家,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這裏,就有一位衛國女子,時間久了,想回家看看。女子看到泉水流入黃河的支流淇水,再次勾起了自己回娘家的念頭。她魂牽夢繞着衛國,但如今衛國人事發生變故,自己想歸甯探親,但根據禮儀卻不能回國,這讓她感到很是委屈,内心焦急不安。
作爲一位女性,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同姓姐妹。于是女子想找她們傾訴一下苦衷,希望她們能夠爲自己出出主意,想想方法。即使無濟于事,也能夠稍微排遣一下内心的郁悶,放松放松。
女子想回娘家卻無法達成心願,她回想起當初出嫁時,與家人飲酒餞别的情景。如今時過境遷,寒暑數易,家人的近況如何,自己卻無從得知,真是讓人牽挂。想着想着,女子歸甯的念頭變得更加堅實笃定了。
女子繼續幻想着,想象自己在回家路途上的場景,車子奔跑得很快,因爲女子的心情非常急迫。女子真的很想回家看看,哪怕速去速回也行啊,但最終她還是沒能達到心願。
既然歸甯不成,心中總是苦悶,隻好考慮出遊消遣一下了。可是一看到外面的景物,女子又會聯想到家鄉的事物,有家不能回的憂愁,絲毫不亞于無家可歸的悲哀。女子想要忘掉思家之愁,這下可好,愁更轉愁了。
女子歎息道:
泉水汩汩流呀流,一直流到淇水頭。夢裏幾次回衛國,沒有一日不思索。同姓姑娘真美麗,願找她們想主意。
出嫁赴衛宿在濟,喝酒餞行卻在祢。姑娘長大要出嫁,遠離父母兄弟家。回家問候我諸姑,順便走訪大姊處。
出嫁赴衛宿在幹,喝酒餞行卻在言。抹好車油上好軸,回轉車頭向衛走。趕到衛國疾又快,大概不會有妨害。
我一想到那肥泉,不禁連聲發長歎。想到須邑和漕邑,我心憂郁不稱意。駕好車子去出遊,姑且消除心中愁。
汩(gǔ) 祢(mí)
《北門》:小官吏的幸福和不幸福
做一個芝麻大小的官吏,其實也是一件挺悲慘的事情。就像這位仁兄,每天都在爲公務繁忙,經濟上更是内外交困,還時不時地遭受家人的責難,罵他沒出息。面對這樣的生活現實,男子隻得無可奈何地哀傷和憂慮,把這一切歸于天命。
沉重的壓力是身不由己的,但是小人物也是人,他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反抗精神,顯然他對命運的安排不是那麽滿意。可能他抱怨的聲音是微弱的,也是無濟于事的,但是這幾聲抱怨,還是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尊嚴。反抗最終的效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還具有這種反抗精神。他不願被奴役、被支配,獲得那麽低的酬勞。可是,在這種情形下,他如果仍然覺得自己很幸福的話,可能他已經很不幸了;但是,當他面對生活的這一切,卻一直在感歎自己不幸的時候,也許他就是最幸福的。
男子又在忙事務了,跑到城中北門時,一股冷風吹來,讓他倒吸了一口涼氣。那種凄涼的感覺,真是沁人心脾。沒辦法,他全身瑟縮,還得繼續往前奔走。
他也時不時地自嘲一下:
我從北門出,憂心深重重。生活貧且窘,無人知我辛。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麽說!
王爺差遣重,公府事更多。忙完家中去,家人多斥呵。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麽說!
王事做不完,府上差役重。做完家中去,家人斥責多。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麽說!
《北風》:逃亡者的贊歌
中華民族在古代自稱華夏族,周朝時,把華夏族周圍的四方族人分别稱爲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用來和華夏族相區分。北狄,就是古代華夏人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周朝疆土遼闊,四周分布着數不清的方國和部落,他們時而臣服,時而反叛。這讓周朝的統治者費心不已,這也是周朝早期分封諸侯的主要原因。衛國的衛懿公即位後,每天隻知道吃喝玩樂,他喜歡養鶴,竟然賜給鶴官位和俸祿。國君無道,遭到衛國臣民的怨恨。在一次交戰中,北狄大敗衛國,衛國的都城被攻破,衛懿公被殺,衛國從此也由大國變成了小國。衛國的公子申,衛懿公的堂弟,也就是後來的衛戴公,帶着衛人開始了逃難的旅程。
逃難的過程是痛苦的,北風寒冷,大雪紛飛,大家要堅定逃亡的意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放棄以往的恩恩怨怨,攜手同行。快看!紅色的那是什麽?是狐狸!那黑色的又是什麽?是烏鴉!快别問啦,專心看路!逃亡中,有的臣民抱怨道:我們現在遭受風雪交加的痛苦,和當初國君無道,制造的國家局面是一樣的,不然我們的國家也不會破敗!
愁雲慘淡,大家還是加把勁快點跑吧:
北風寒冷猛吹到,大雪飛揚滿天飄。你和我是好朋友,攜起手來一塊跑。哪能舒緩再猶豫?事情緊急快出逃。
北風呼呼透骨涼,大雪飄飄白茫茫。你和我是好朋友,攜起手來歸他邦。哪能舒緩再猶豫?事情緊急快逃亡!
沒有紅的不是狐,沒有黑的不是烏。你和我是好朋友,攜手乘車同離去。哪能舒緩再猶豫?事情緊急快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