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是漫灌方式,所以都不用怎麽抽水。而且,因淡水資源有限,被那麽多耕地的溝渠一分散,根本不用擔心農田發生澇災。
可在大陸上就不一樣了,東弗裏斯蘭地區位于北海邊的低窪地帶。雖然,不像荷蘭那樣很多土地低于海平面,但也和海平面很接近了。
這裏是很多内陸河流流向大海的下遊,比如埃姆斯河的入海口。所以,這邊淡水資源充足得不得了。加上靠海和盛行西風,降水也很豐富。
所以,在這裏,完全不像瓦登群島那樣淡水不夠用,而是太夠用了,嫌多……
在東弗裏斯蘭這邊,種莊稼灌溉不是問題。問題最大的,是怕農田積水。畢竟,麥類作物,是不能泡在水裏了。不像水稻,對水需求那麽大。但即使是水稻,到了後期,也是不能泡水的。
因此,在東弗裏斯蘭種地,排水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尤其是夏季農作物發育生長的關鍵時刻,降水多了些,容易泡壞麥田。
而萊爾縣的農業之所以發達,是因爲萊爾縣在埃姆斯河邊上。隻要挖好排水溝渠,連通龐大的埃姆斯河,多餘的淡水,就會融入埃姆斯河,流向大海。那邊古時候沼澤也很多,但改造容易點,隻要多挖幾條連通埃姆斯河的溝渠,就能把多餘的積水排掉。因此,那邊的農業最是發達。
而東弗裏斯蘭中北部地區,因爲沒有像埃姆斯河這樣的天然向大海排水的寬廣的通道,所以開發很困難。
想要把沼澤地開發成農田,首先要把積水排出去。所以,需要開挖溝渠,甚至要連通那些流向大海的河流。
而即使溝渠挖好了,還需要擁有足夠的排水手段。抽水泵這個年代顯然是沒有的,那麽,一般隻能靠人力了。
“貌似,這個年代的荷蘭那邊,沼澤地也很多啊……荷蘭……”馬林突然眼睛亮了……
他以前看過很多有關荷蘭的文章介紹,最多的是足球,以及海上馬車夫那一段。但是,在介紹荷蘭崛起的那一段裏,曾經提到過荷蘭人攔海造陸。而且,這不是現代才開始的,而是從中世紀末期就開始了,正好就是這個年代。
這個年代,荷蘭人用從後世德國地區引進的風車,進行改進,并開始使用風車抽水,把低窪地區的積水不停地往外排,保證了那些地榆海平面的地方,不至于被積水淹沒。
“風車抽水,果然是個好主意啊!”馬林拍了拍腦袋。這年頭,雖然沒有柴油機,但使用風車,也是很不錯的。
風車轉速雖然低了點,抽水速度也很慢。但是,架不住風車能日夜不停地轉動啊……
隻要有風,風車就能一直轉下去,直到出故障……
就算風車抽水速度很慢,但因爲一直轉,一天一夜的抽水量,也不比柴油機驅動的小水泵抽水一小時差。
東弗裏斯蘭和荷蘭是同緯度的,都屬于盛行西風帶,常年刮西風。雖然,荷蘭那邊直面大海,風力更大點,但東弗裏斯蘭也在海邊,風力也不算太小。使用風車,也是恰到好處的。
隻要挖好排水的渠道,馬林就可以讓人在沼澤水潭邊架起荷蘭風車,日夜不停地抽水了。要是水潭太大,可以多架幾架風車一起抽……總之,要把這些沼澤水潭的水抽幹爲止……
隻有把水都排掉了,才能方便農田改造計劃啊。不然,面對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水潭,如何動手改造?
想到就去幹……
馬林立即派人去荷蘭,尋找會制造風車的工匠,以及學習風車抽水的辦法……
事實上,在排水渠挖好前,還用不上荷蘭風車。
但是,風車不止是能夠抽水啊……
除了能不停抽水,荷蘭風車還可以用來驅動大型石磨,搞風力磨坊,還可以驅動大型轉動鋸齒,搞鋸木廠。還可以造紙……嗯,馬林這一點想不太明白,風車是怎麽造紙的?但是,前世馬林讀過的資料沒給介紹過這方面的知識……
但不管怎麽說,光是抽水、搞磨坊和搞鋸木廠三項,就足以讓風車産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了。
所以,盡管在排水渠挖好前,風車還不能用于沼澤排水改造。但是,先架起幾座風車,搞幾個風力磨坊,和簡單的鋸木廠,還是可以的。
而且,在建造這些風車的過程中,固然是從荷蘭請來的工匠占主導。但馬林也可以安排自己的工匠參與建造,隻要風車造多了,馬林安排的工匠,自然也就能學會風車的制造了。到時候,再讓這些人多帶些徒弟,讓很多工匠都學會制造風車。然後,會制造荷蘭風車的人多了,等馬林啓動沼澤排水計劃的時候,就可以大批量地制造風車,來進行排水了……
隻要排幹那些積水,那麽,那些本來就很肥沃的沼澤地區,就能改造成良田。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啊!那可是上千平方公裏!折算成耕地,可開墾出24萬7千英畝,折合12.35萬尤格拉姆,或148.2萬畝……
當然,這些土地,不可能都變成耕地,還是有不少地方要修建房屋和道路的,灌溉水渠也要這算面積。但是,不管怎麽說,隻要利用充分了,七八萬尤格拉姆的耕地,還是能夠開墾出來的。而眼下,整個東弗裏斯蘭,也才8萬多尤格拉姆的耕地呢……
隻要挖好排水渠,架起大量的荷蘭風車,拼命抽水,不信弄不出大量的良田出來……
也許,這項工程成本極大,對于這個時代普遍欠債的貴族們而言,難以承擔。但對于滿腦子賺錢點子的馬林而言,卻是簡單至極。
而大規模改造良田,并不是說馬林要依靠種田發大财。而是,馬林想要更多的人口……
這年頭,德意志地區,人口嫌多的莊園到處都是,想移民不難。但把人移民過來,你得有地給他們種啊。而且糧食也要保證供應得上。
所以,馬林要開墾良田,并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讓東弗裏斯蘭能承受更多的人口。隻有人口上來了,經濟才能大力發展。畢竟,這是個沒有現代機器的年代,馬林也不是機械博士出身,讓他根據中學物理知識弄個簡單機械可以,弄高效複雜的機器,就超出能力範圍了。因此,想要提高生産力,還得依靠大量的勞動力……
總而言之,馬林引進荷蘭風車,它不僅方便馬林把大片的沼澤地區改造成良田,好容納更多人口,也能方便東弗裏斯蘭國内磨面粉,甚至,還能幫忙鋸木材,方便造船……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