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讓科勒到附近幾個村莊,征發了200農夫,幫忙清理城堡,同時,清理和打掃街道。至于報酬,是沒有的。因爲,中世紀的歐洲,農閑時幫助領主幹活,那是義務。
科勒這個狗腿子,欺負起農奴來,毫不手軟,盡顯惡奴本色。倒是馬林不好意思,在科勒駁回了他的支付工錢的意見後,給農夫們提供了免費的午餐。
鬼知道那些農奴們怎麽想的,馬林隻是給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午餐而已,他們就歡呼無比,對馬林感激萬分了。
原來,在中世紀的歐洲農奴眼裏,勞動力是不值錢的。而食物,卻是珍貴無比。一個三口之家的農奴家庭,如果男人的吃飯問題讓馬林解決了,他們家相當于當天少了一張嘴吃飯,而且是最能吃的那張嘴。省下來的糧食,完全可以讓老婆孩子吃飽。這就是中世紀的農奴們,簡單而又讓人心酸的邏輯……
馬林從沒想到,世上有這麽悲劇的人。僅僅提供一頓午飯,就能讓他們開心的。心一軟,他又讓科勒給幹活的農奴們,除了每天中午提供一塊黑面包,還允許他們晚上回家的時候,帶半塊面包回去。這個決定,又讓農奴們歡呼不已,隻覺得遇到世上最好的領主了。馬林非常無語——别的領主,得壞成啥樣啊?
在農奴們幹活的時候,馬林也必須做些别的事情。首先,他派科勒去阿姆斯特丹,購買一批新的家具回來,以及其他物資。
因爲,城堡裏很多木制家具,都腐蝕壞了,需要換新的。而施瓦茨,則被派去三個村莊,讓他們給各自莊園的主人傳話,就說自己要購買他們的土地。
事實上,作爲自治領主,馬林是擁有島上的土地權的。若是平民的土地,領主甚至有權直接剝奪。但三個莊子的主人,都是居住在陸地上的貴族,不好用強的。但是,用比較低廉的價格,強行贖買,卻是可以的。能給錢,都算很給面子的了。因爲,這三個莊子主人,雖然是貴族,但也隻是爵士(和騎士平級),都不算世襲貴族。馬林肯給足底價,已經算給面子了。要知道,島上的村莊,并不是三家的正式封地,而是後來購買的。不是正式封地,當地領主就有權強行贖買。
三個莊子的主人,都住在登海爾德附近。他們在陸地上,另有莊園。對于特塞爾島上的莊子,他們也覺得有些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今,新的領主馬林願意收購,他們也算甩包袱了。島上的農莊,因爲地理位置偏僻,沒人願意去管理。所以,三個莊子的管理都很混亂,産出都不高。甚至,因爲“天高皇帝遠”,島上的管事還出現了貪污的現象,導緻莊園上供給主人的産出,比較得低。
馬林派施瓦茨和他們談判,而施瓦茨,爲了給對方的代表壓力,帶了400全副武裝的弟兄跑去壓陣,吓得三家代表不要不要的。然後,施瓦茨就用了1.5萬金币,把島上屬于三家的農田和牧場,包括農奴們的“組織關系”,全部買了下來。這個價格,絕對是底價了。但馬林不和他們講理,以勢壓人,他們也沒辦法。畢竟,這個島嶼,現在可是馬林的地盤。
就這樣,整個特塞爾島,除了教會擁有的200尤格拉姆的土地不能動,其他耕地、牧場和荒地,全部屬于馬林了。
至于兩個漁港的漁民,他們的賦稅,除了教會的什一稅,其他賦稅,也不需要跑去登海爾德繳納了,直接交給馬林就是。事實上,他們上交的所謂賦稅,就是鹹魚幹,也可以繳納部分鮮魚,全看馬林的要求……
科勒很快回來了,他帶回了上百件大小家具。同時,帶回了一批泥瓦匠和建築材料。
首先,城堡内的牆壁,馬林讓泥瓦匠們都塗上了石灰。這樣,雪白的牆壁,顯得亮堂。然後,馬林讓他們重修了下水道和廁所,并開始建化糞池。這樣,城堡裏就絕不會出現臭味。
而後,在城堡北邊的草地上,馬林興建了一排排的馬廄,安置手裏的1030匹馬和幾頭拉車的牛。
最後,馬林發動民夫們,給他手下的400戰士,用泥土,建了一批土坯房……
這土坯房,還是馬林前世老家那邊,村口的孤寡老人周大爺住的。當初,周大爺的土坯房翻新,馬林還去幫忙了,看過大夥是怎麽建土坯房的。
土坯房的建造很簡單,就是用随處可得的泥土,裏面放入當做“筋骨”的茅草、稻草等,攪拌起來,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感覺。而那些茅草,就是其中的“筋骨”。
然後,大家用兩塊木闆豎立起來,兩面夾着,往裏面填充摻雜了茅草的泥糊糊,壓實了。等夾闆裏的泥土差不多幹了,再撤去夾闆。這樣,一面厚實的泥土牆就建成了。等建好後,還升起火堆,把牆壁烤幹了。而且,這種泥土裏摻雜了茅草當筋骨的泥土牆,還挺結實。至少,刮風下雨絕對沒事。
并且,土坯房住着,在沒有空調的時代,還挺冬暖夏涼的……
戰士們開始很嫌棄這種泥土搭建的房子,但是,馬林讓他們住進去試了幾天,他們反倒是愛上了這種成本低廉、修建快速的房子。
其實,馬林也是沒辦法才用的這招。現在可是12月份,是冬天。住在帳篷裏還挺冷的,而要修建歐洲流行的石頭房子,給400人修房子,那要多少石頭啊?
而且,特塞爾島不産石頭,要去島外購買,再運回來……多麻煩費事啊?而且,時間上也很緊啊……
所以,馬林幹脆讓農奴們幫忙,一起修建了傳說中的土坯房,成本低,建造速度快,舒适性好……
然後,馬林還按照東方人的習慣,在房屋内都砌上了華夏式的竈台,豎起了簡易的煙囪……
但讓馬林無語的是,歐洲目前貌似不流行煙囪。至少,在中世紀普通老百姓家裏不太流行……
據說,煙囪是公元800年前後,由猶太商人、埃及人和叙利亞人從東方引進歐洲的。雖然,幾百年過去了,但煙囪在歐洲還是沒有完全流行開來。
因爲,煙囪的最大作用就是排煙。隻有很講究的貴族和富人家庭,才注意排煙。至于窮人家,沒煙囪照樣生火,大不了被煙氣嗆一下呗……很多窮人家,爲了防止煙嗆,直接建立了半開放式的廚房。這樣,生火烤面包時,煙氣直接往外擴散掉……
馬林組織大家修建了400間三室一廚的土坯房,都沒花幾個錢。甚至,連床,都是直接用泥土壘起來,然後用火堆燒硬烤幹的。
而且,每個床,其實都是一個土炕。在外間,都有一個竈膛,可以往裏面放燃料。歐洲目前流行壁爐(其實也是在有錢人家流行,煙囪主要就是給壁爐配備的),但壁爐有個問題,它是在房屋内部燒火的。如果是燒柴火還好,若是燒煤,很容易引起煤氣中毒。
而馬林引入的東方土炕,可是越冬的神器。東北那嘎子的人,靠着土炕,可以抵抗零下幾十度的低溫。且在開着窗戶的外間放入煤炭等燃料,也不擔心土炕房間裏煤氣中毒。但荷蘭地區,最低氣溫不過零下幾度,這還是因爲處在“小冰河世紀”的緣故。用土炕,簡直就是浪費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島上沒什麽樹木,缺乏木材。這也導緻了,島上沒啥柴火可用。因此,島上的居民,一般燒幹草做飯取暖。同時,也會去登海爾德那邊購買些柴火回來。當然,去陸地上購買柴火的,一般是教會這樣的有錢的勢力。畢竟,教會裏可是有壁爐的。而教士們,總不能在壁爐裏燒幹草吧?多沒檔次,還是燒木柴比較正規……
“我是不是該從家裏的煤礦進一些煤炭來當燃料呢?”馬林托着下巴想到。
霍夫曼莊園的煤礦儲量不小,且煤炭品質優良。但是,在中世紀這個年代,煤炭用途很窄。這也導緻,煤炭銷路不好。而莊園煤炭的最大且唯一的客戶,就是之前馬林在家時搞定的。
但是,維金斯商會從霍夫曼煤礦的采購量也是有限的。平均下來,維金斯商會,每天隻從霍夫曼煤礦購買100查爾特隆的煤炭。而一查爾特隆煤炭,利潤隻有1個先令多點。平均下來,霍夫曼莊園每年不過從煤礦上賺到2800馬克左右。
馬林從自家煤礦買煤,不但解決了自己燃料短缺的問題,也算便宜了自家人。可問題是,如何把煤炭從霍夫曼莊園運到特塞爾島……
馬林自己是沒有船的,也沒有水手。而把煤炭從霍夫曼莊園運到特塞爾島,走水路明顯是最明智的。因爲,水路運輸成本低,經過的稅卡少(這是很重要的理由),而且,運貨量大。
把煤炭裝船,運煤船可以沿着魯爾河向西,進入萊茵河。然後,通過萊茵河抵達出海口,再沿着尼德蘭西海岸北上,抵達特塞爾島。
這一整套下來,不但要有船和熟練水手,還得有熟悉路線,并懂得避開稅卡的領航員。這些,馬林統統沒有……所以,馬林決定找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