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此時此刻,張武的威望已經是無人能及了,不論平民百姓還是世家大族,不論文武官員還是軍中将士,都對張武極其擁護。
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張武此時要稱帝,手下之人大部分都會支持,就算原劉備一派的人有意見,也阻止不了張武,但會産生動蕩,造成一些損失,有可能耽誤統一大業的進程。
此時不是稱帝的好時機,張武也從未想過在天下統一之前稱帝上位,在曹操未滅之前,統一戰線還是有必要存在的。
因此張武說道:“曹操昔日讨董卓、救天子,還算是大漢之能臣,隻不過後來大權在握,野心漸起,把持朝政,欺壓天子。如今曹操已然稱公,吾料其稱王亦不遠矣,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前不久,曹賊剛殺死了伏皇後,朝堂之上皆是魏臣,隻怕天子危在旦夕啊!吾受朝廷重恩,大漢朝存在一天,吾就是漢臣一天,唯盼諸位齊心協力,打敗曹操,解救天子!”
“吾等誓死追随楚侯,打敗曹操,解救天子!”
在場的衆人齊聲說道,張武的這番話是在向在場的所有人表明,隻要大漢朝還存在,自己就不會自立,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放心,打敗曹操解救天子也将一直是自己的政治口号和目标。
至于打敗曹操之後怎麽辦,如果大漢朝還存在,天子還在,張武自然是擁護天子的;如果大漢朝不存在了,那就隻好另說了。相信到時候會有解決的辦法的。
張武爲什麽要再次重申自己的政治口号呢?主要是因爲他現在的勢力已經很強大了,占據了半壁江山,連曹操也拿他沒辦法,這樣的實力足以自立了。
當年的袁術隻有淮南一地都敢稱帝,後來的孫權和劉備都比現在的張武差得遠了,他們都敢稱帝,因此現在也有不少人開始揣測張武的心思。
說實話,走到這一步,誰沒有點想法?何況張武所取得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拼來的,天子和朝廷給過他什麽?
張武常說自己身受朝廷重恩,其實也不過是說說而已,那曹操才算是身受朝廷重恩,否則哪能升官那麽快。但曹操走到今天的地步後,已經是騎虎難下了,自古權臣要麽篡位自立,要麽被滅九族。
曹操又不是傻子,當然不會良心發現,把大權交給天子,自己甘願告老還家,就算他願意,他手下的一大群人也不願意。
而且曹操稱王後,有一次陳群勸曹操稱帝,曹操笑道:“苟天命在孤,孤爲周文王矣。”這句話的意思就很明顯了,那就是雖然我不篡位,但我曹家肯定要取代劉家稱帝的。
張武現在就是明确的告訴所有人,自己不會自立爲王,更不會稱帝,假如以後打敗曹操,一統天下之後,大漢朝還存在的話,自已還是大漢的臣子。
這樣一來,像關羽、張飛、諸葛亮這些人就可以放下顧慮,專心做自己的事就行了,免得到時候左右爲難。
而徐庶、龐統、祢衡這些人也不希望張武現在就稱王稱帝,因爲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好處,還會帶來内部的動蕩。
張武作爲穿越黨,當然知道這名存實亡的大漢朝馬上就要連名都保不住了。按照曆史上的發展進程,曹操活着的時候是沒有篡位,但現在出現了一個本來沒有的他,也不知道曹操會不會有所改變。
即使曹操活着的時候沒篡位,但張武敢肯定,曹丕繼位後是肯定要篡位的,到時候張武既有了讨伐曹丕的借口,又解決了自己的難題。
張武說道:“諸位,如今我們雖然占據了益、荊、揚、交四州之地,但論實力比之曹操還有差距。曹操固然無法派大軍渡過長江,但我們也沒有實力進行北伐。當前最重要的還是發展實力,等待時機。至于近期的行動計劃呢,我覺得應當聲東擊西。”
這個聲東擊西的戰略其實也是張武與幾個軍師商讨了很久才定下來的。具體實施起來就是,尋找合适的時機,在東線建業一帶營造出一副大軍集結,準備攻打淮南的假象,将曹軍主力吸引過來後,再從西線采取行動,出其不意奪取漢中。
打漢中除了前面說的那些理由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現在曹軍在西線漢中的主帥是夏侯淵,而在東線合肥的主帥是曹仁,南線宛城的主帥是夏侯惇。
夏侯淵雖然也算是一位名将,但其最擅長的是率領騎兵千裏奔襲,充其量隻能算是一員猛将,缺少智謀,也沒戰略眼光,做一軍主帥實在有些不合适。
曹操也知道夏侯淵的缺點,曾告誡過他:“爲将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将當以勇爲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意思就是讓夏侯淵打仗的時候不要那麽拼,要多動動腦子,尤其是作爲一軍的主将,要多注意全局。
但夏侯淵就不是當主帥的那塊料,統兵作戰那麽多年,還被士兵戲稱爲“白地将軍”,白地差不多就是白癡的意思,連士兵們都知道夏侯淵是個白癡,曹操爲啥還将西線戰事交給夏侯淵?
當然了,這也許是因爲曹操爲了掩飾自己的過錯才這麽說夏侯淵的,因爲曹操爲了牢牢控制兵權,一般都是讓宗族大将做統帥,比如駐守合肥抵禦諸葛亮的曹仁,駐守宛城防範關羽的夏侯惇。
一直到了後期,宗族大将相繼死去,曹操也覺得宗族中無人能用了,才逐漸讓外姓大将掌握了軍權。
除了曹仁和夏侯惇之外,宗族大将就要數着夏侯淵和曹洪了。其實曹洪跟夏侯淵一樣,是個隻能當打手的武将,沒有帶兵的能力。
當初馬超起兵的時候,曹操令曹洪和徐晃守潼關,也是讓曹洪當主将,結果曹洪受不得馬超手下士兵的辱罵,沖動之下主動出擊,結果丢了潼關。如果主将是徐晃,潼關肯定丢不了。
算來算去,曹操覺得還是用夏侯淵稍微放心點,因爲夏侯淵鎮守長安多年,對西線比較熟悉一些。結果就是因爲夏侯淵臨戰太靠前了,身邊的兵力又少,結果被黃忠一個突擊給斬首,整個西線就全崩了。
如果西線的主帥是張合,或者派徐晃、于禁等大将前來,結果都可能要好得多。但曹操這個時候是不會将軍權交給外姓大将的,因爲身爲權臣的曹操太清楚軍權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