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告訴你吧,這種事我既不願,也不能。如今可是亂世,荊州又是四戰之地,你覺得以我的才能是能對付得了曹操呢,還是能抵擋得住孫權?大都督之才勝我百倍,如今文治武功更是天下聞名。有大都督在,我就是個能安享富貴的荊州牧;若無大都督,别說我這個荊州牧了,就是我們荊州劉氏也離滅族不遠!”</p>
“啊?果真如此嗎?”劉磐到底是個武将,人也比較耿直,對政治上的事了解的不多,還不如劉琦看得透徹。</p>
“你可知當世有多少人觊觎荊州之地?那曹操、孫權、張魯等外敵且不說,就是荊州内部也不知有多少!現在有大都督在,誰敢亂動?大都督也從不幹涉我的事情,你看看,父親在世時任命的官員,大都督基本上都沒動,父親的心腹愛将文聘依然掌握軍權,州牧府的安全也是由王威負責。大都督若對我有其他心思,會這麽安排嗎?”</p>
劉磐一想,也是這麽回事啊,如果張大都督想害劉琦的話,怎麽會讓劉表的心腹舊将執掌大軍呢,也不可能讓劉表的舊部王威率兵保護劉琦,還有劉表任命的别駕、治中和從事們,張武基本上都沒動。</p>
“這麽說,是我錯怪大都督了?”劉磐說道。</p>
“無妨,大都督待人還是非常親厚的,就是私下裏對我也是非常關心。他知道我身體不好,就經常讓仲景先生來給我檢查身體,還勸我少喝酒,其實我有時候都覺得大都督像親兄長一樣關心我。隻不過呢,我這個人也沒有什麽大志向,現在能這麽安享富貴我就非常滿足了。但磐弟你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好好爲大都督效力,大都督一定不會虧待你的。”</p>
劉琦想起自己這一輩子,還真的很少有人關心過他。小時候母親早逝,父親未續弦的時候還比較寵愛他,可自從娶了蔡氏生了劉琮後,對自己也不管不問了,連蔡氏對自己百般刁難都不管。後來反而是張武私下裏對他還非常關心,從任江夏太守起,一直到現在當上了荊州牧,算是他一生中過得最舒服的時候。</p>
“兄長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爲大都督效力。”</p>
“嗯,這就好,以大都督之才,荊州必不是久居之地。大都督志在天下,你如能随大都督建功立業,封侯亦不是難事。”</p>
這時,王威抱酒而來,劉琦與劉磐便不再談論此事,但劉磐已經心中有數,知道了劉琦的真實情況。</p>
然後劉磐一方面是放下心來,因爲如果張武對劉琦有什麽心思的話,自己作爲劉琦的堂弟也不好說結局會怎麽樣,現在知道劉琦過得非常好,他也放下心中的擔憂,以後可以專心打仗了。</p>
另一方面也是對張武更加敬佩,覺得大都督不論是才能還是人品,都是值得依靠的。</p>
兄弟倆又喝酒欣賞歌舞,聊了些家常之事,但劉磐畢竟是武将,說着說着又聊到打仗的事情上,說起當年跟黃忠一起鎮守長沙時與江東猛将太史慈對陣的種種事情。</p>
劉琦是個文人對打仗不是很感興趣,但王威在一旁聽得非常過瘾。作爲一員武将,王威還沒上過幾次戰場打過仗,尤其是跟當世的大諸侯交戰,他以前打過的仗基本上就是平定一些盜賊。</p>
劉琦看了看王威,若有所思地喝了口酒之後,忽然說道:“王威,你想不想打仗?”</p>
王威聽得高興,随口說道:“想啊,我聽說跟着大都督打仗可過瘾了!”說完後,王威忽然反應過來,說這話啥意思?是不想跟着州牧大人混了嗎?</p>
王威又連忙改口道:“啊!州牧大人,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我還是願意跟在大人身邊,保護大人。”</p>
劉琦笑道:“行了,我知道你心裏怎麽想的,你跟磐弟一樣,忠厚誠實。但武将嘛,誰不想在戰場上立功揚名?這樣吧,我明天跟大都督說一聲,也調你去大都督麾下效力,随大都督建功立業。”</p>
“這,州牧大人,我,我真的願意留在您身邊保護您,您不要趕我走啊!”</p>
“哈哈哈哈,我知道你的忠心,我也不是趕你走,這荊州還有比我更安全的嗎?我不需要你保護,你留在這裏也是浪費了,大都督手下正缺人,你去了之後好好幹,别給我丢人就行!”</p>
王威當然是想去的,但又怕被人說他爲了自己的前途背叛舊主,所以還在推辭,直到劉琦說:“行了,就這麽定了,大都督乃是荊州的大都督,你爲大都督效力就是爲我效忠,再說了,正好可以給磐弟做個幫手嘛!”</p>
劉磐乍一來到襄陽,也沒有幾個熟人,所以也想有個幫手,所以也勸了幾句。他雖然跟黃忠挺熟,跟文聘也認識,但這二人可都是能做一軍主将的,當然不可能給劉磐打下手。</p>
王威這才滿心歡喜的答應下來,他與文聘都是當年劉表提拔起來的将領,現在人家文聘不但執掌大軍,還跟随大都督打了好多仗,全天下都知道荊州大将文聘的名字。自己雖然本事不如文聘,但打起仗來也是非常勇猛的。</p>
時間很快就到了年底,荊州印制的書本已基本上傳遍天下,那些世家大族們該買的也都已經買的差不多了。天下的世家大族們也發現這書本雖然非常貴,但貌似印制起來也沒有什麽非常高深的技術難題,那印版随便找着工匠來都能刻出來,唯一的難關就是那白紙不是誰都能造出來的。</p>
其實除了大都督府制造的白紙之外,世上也還有其他的紙,但質量太差,不是凹凸不平就是有許多小洞洞,根本就不适合印書。而且其他的紙顔色太深,印上字也看不清楚,質量也不好,翻來翻去就翻爛了。</p>
于是,也有不少世家之人開始嘗試改良造紙之術,想造出那種顔色又白質量又好的白紙。但這改良造紙術也不是很快就能實現的,張武有後世的見識也實驗了将近兩年的時間才成功,那些人從頭開始還不知得話費多長時間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