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言數窮、不若守中,就像老爹你給我起的名字一樣,這種事不如做老而持重之舉,靜待便好,而且爺爺他不是老糊塗、更不是無理取鬧之人,規矩這種東西,有總比沒有要好。”将茶盞端至嘴前,輕咂幾口,熱氣的掩映下,王守中的目光有些晦澀不明,不管在什麽時代,越大的家族,勾心鬥角……這麽說可能有些嚴重了,他們家大體也就在宅鬥、争寵的範圍内,越大的家族這種情況就越嚴重,而王家雖然算不上什麽豪門貴族,但從唐朝至今流傳下來的族譜,就足以證明其底蘊了,上面一代代的人傑均清晰可查,可沒有強行給自己臉上貼金的舉動。
而到了近代,王家的地位大體可以參照大宅門裏的白家,清末時期是京城裏有名的望族,加上良好的家風,固然對外有着黨同伐異、老謀深算的風評,但對貧苦人家來說,可一直都是樂善好施的形象,無論這個形象是不是刻意營造出來的,不過那時王家人的确有底氣敢說自己對得起百姓,就像有人說劉備裝了一輩子的仁,那便也是真正的仁了。
不過後來幾次接連發生的事大大削弱了這個家族的實力,八國聯軍入侵算是一次,王家七成的家底都被搜刮而去。
然後是抗日時期,王家的三位繼承人選擇分家,老大從黃埔軍校畢業,走的是國黨的路線,老二暗中接濟共黨,老三帶上部分家資遠走他鄉,改頭換面,這樣一來,縱然當年王家的三個兄弟都可以稱得上是人傑,但依然避免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家族的實力又一次的被削弱了,而且在那個情勢不明的時代,爲了傳承,三兄弟分家過後因爲種種原因終生都沒能再見面,互通有無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兩面派可不是那麽好當的,既然選擇了道路,那就要一直走到黑,因此在京津二城暗戰最爲嚴重的時候,王家的老大和老二沒少對對方下死手!
後來的曆史大勢我們都知道,中國被解放了,選擇了不同道路的三人也有了不同的結局,王家老大在最後關頭爲了不給老二增添污點,坦然自殺,老二因爲此前的功勞,升官自是不必多說,反倒是看上去最爲安全的老三,因爲日軍的逼迫,落魄不已,後來并入到了老二這一支當中。
而王家老二的孫子,也就是王守中的爺爺,王持恒便是出生在抗戰剛結束的1946年,縱然那時王家已經遠遠不如鼎盛之時,但也比平常人家過的要好的多,王持恒從小就有上學,作爲嫡系長孫,族裏對他的培養更是讓一般人爲之汗顔,而這種精英教育的效果也是喜人,十幾歲時的他一言一行便自有一種氣度,出門誰不誇贊一聲:王家的麒麟子?
隻可惜接下來王家的第三次衰落卻是緻命的,曆時十年的一場革命,相比于那些被抄家滅族的人,王持恒至少保住了性命,可惜他的爺爺、父母、叔伯卻都沒能熬過來,到最後,就算是他同輩的兄弟都隻剩了幾個遠支,隻因爲王家相比平常人家,“太富有”了。
等到這段時期過去,王家被平反後,落下的也隻有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幹淨……
後來王持恒如何再次撐起這個家,運作回了王家在京城的祖宅,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總之在那個時期少不了灰色地帶的血雨腥風就是了,在這裏暫且不提,還是先羅列一下王家的現狀吧。
王家族長、掌舵人、中心人物王持恒,現年七十有一,身體硬朗,性格強硬、傳統,但不反對現在的新事物,前提是你要達到他要求的标準,妻子柳燕,剛至古稀,除了祖宅——京城三環内的一個大宅門的房産外,其他的固定财産都分給子女了,不過就這一個宅子和裏面他的收藏,以及多年的人脈,就足以讓子女或真或假的表達孝心了。
下一代的子女共三人,長子王正則,也就是王守中的父親,不過因爲年輕時的一些事,選擇自己出來拼搏,現在已經是一所重點高中的副校長,爲人謙和儒雅,在心裏不願爲了财産鬧得兄弟反目,可惜作爲長子,在王持恒看來他現在的身家都是要給他的,而其他兒女有之前分的财産就夠了。
次子王正旭,這是個有心機的人,可惜眼光太淺薄,限制了他的發展,這輩子的也就那樣了,不過他自己卻頗有種心比天高的感覺,育有一子一女,此前分家時得到了一家制衣廠,以他的中人之才,維持現狀就能過得很好了。
小女王琇瑩,從小聰慧,不争不鬧,可以稱得上是鍾靈敏秀,分家時得到了一家制藥廠,不給老二是因爲怕他那性格惹出大事來,畢竟藥品不比衣物,出事就是人命,而給她就穩妥多了。嫁人後生有一子,不過是外姓,還是要隔了一層的,她自己也知道作爲女兒以王持恒的性格是不會再給她分家産了,所以就算王正旭數次鼓動,但她依然沒有答應這個豬隊友。
現在這個家雖然不大,但逢年過節如果要聚集齊了,也是有一十三人了,加上一個清潔一個廚師,十五人在一起多少也是有些熱鬧的。
至于每個人懷着什麽樣的心思,這個王守中就不願意多想了,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他和王正則都一樣,不願意看到親友因爲财産而發生什麽糾紛,每次去祖宅他都隻是坐在一邊,不争寵,不表現。
“後天又少不了麻煩事啊……”想着之前經曆過的種種麻煩事,王守中皺了皺眉,爲什麽會有那種聽不進别人說話,非要以己度人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