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進入到山東,在濟南府分析了山東的局勢,身經百戰的合丹,就敏銳的察覺到了,大宋魏王吳邵剛以及其麾下的宋軍,其主要的目标就是海州,一旦吳邵剛占據了海州,則卡住了山東的咽喉之地,導緻征南大軍與大都失去了聯系,也會導緻大元朝廷兩頭不能夠兼顧。
作爲大元朝廷最爲骁勇的蒙古親王,合丹絕不會小觑吳邵剛,畢竟吳邵剛率領的宋軍,屢次擊敗蒙軍,甚至全殲過馳援河南的最爲精銳的蒙古重裝騎兵,如此情況之下,合丹若是還輕視吳邵剛及其麾下的宋軍,那就是找死了。
故而合丹經過了缜密的思維,認爲吳邵剛一定會傾盡全力拿下海州,接着死守海州,讓蒙古的征南大軍陷入到被動之中,讓皇上與朝廷的整體戰略部署毀于一旦。
記得從大都出發的時候,皇上就專門叮囑了,吳邵剛此人,謀略非同一般,每次出兵都是大元朝廷最爲關鍵的時刻,故而屢屢獲得作戰的勝利,已經給大元朝廷造成了巨大的麻煩和威脅,皇上要求合丹,一定要高度重視吳邵剛及其麾下的宋軍,不得有絲毫的疏忽。
合丹自小就在戰場上馳騁,不知道經曆過多少重大以及危險的戰鬥,有過失敗,但更多的是巨大的成功,此番領兵馳援山東,合丹就是帶着必勝的信念。
在合丹看來,大宋朝廷已經是苟延殘喘,丁家洲之戰的勝利,預示着大宋朝廷已經處于滅亡的邊沿,除非是天上的神仙,否則誰也救不了大宋朝廷,可吳邵剛不一樣,其麾下的大軍異常的骁勇,已經是大元朝廷巨大的威脅,甚至有了與大元朝廷争奪江山的實力。
如此情況之下,大元朝廷的主要對手,已經變成了吳邵剛,而不是大宋朝廷。
合丹曾經想着給皇上提出這個建議,甚至想着讓皇上與漠北草原的海都暫時和議,進而集中兵力剿滅大宋魏王吳邵剛,隻不過話到嘴邊,沒有說出來。
合丹自然是有顧慮的,當初的襄陽之戰,合丹算計兀良合台,不巧被皇上識破了,從而失去了率領征南大軍剿滅大宋朝廷的機會,現如今皇上内心還是有陰影的,如此情況之下,合丹說任何話都是異常小心的,防止被皇上猜忌。
朝中的局勢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諸多親王的權勢在日漸削弱,而皇上信任之人,譬如說阿術等人,權勢則是在日益的增長。
其實皇上的心思,合丹多少知道一些。
随着大元王朝的崛起,皇上的猜忌之心愈發的重了,這種猜忌之心,在山東的李璮叛亂的時候,達到了頂峰,首先是對漢人大臣的猜忌,削弱了漢人大臣的權勢,剝奪了幾乎所有漢人大臣的兵權,而這樣的猜忌,一旦出現,就不可能抑制住了。
皇上後來的猜忌,也轉移到蒙古人的身上,甚至轉移到自家兄弟的身上。
畢竟皇上在這方面有過教訓。
當初皇上還是王爺的時候,蒙哥大汗對皇上也是諸多的猜忌,屢次剝奪皇上的兵權,讓皇上很長一段時間惶惶不可終日,後來蒙哥大汗故去,若不是皇上掌握了兵權,還不一定能夠登上大汗的寶座。
阿不裏哥的叛亂,讓皇上痛心,諸多漠北蒙古部落的首領依附和支持阿不裏哥,更是讓皇上憤怒,後來阿不裏哥兵敗投降,盡管本人沒有遭遇到皇上的懲戒,可阿不裏哥麾下的那些将領,以及部分的蒙古部落首領,卻遭遇到殘酷的鎮壓,很多人被斬殺了。
經曆過太多的皇上,對于任何人都是有些猜忌的。
合丹、塔察兒、哈必赤等掌控大軍的蒙古親王,以及朝中威望日漸升高的末哥親王,都會成爲皇上猜忌的對象,這是難以避免的,若是諸多的親王之間有了聯合的迹象,甚至是算計皇上信任之人,則是更加的令皇上不安。
皇上必須要依靠衆人,故而很有可能削弱諸多蒙古親王的權勢,而在蒙古人之中培植其他的力量,最終能夠與諸多蒙古親王抗衡。
如此情況之下,皇上豈不是能夠完全掌控朝政。
揣測了皇上的心思之後,合丹變得異常的小心,不敢随便亂說話,規規矩矩,一面惹禍上身,至于說他本來打算建議集中兵力進攻吳邵剛的想法,也不會說出來,皇上如此的睿智,難不成想不到這一點,需要他合丹來提醒嗎,再說了,漠北草原是大元王朝的聖地,是絕不能夠失去的,若是失去了漠北草原,對于皇上意味着什麽,那是很清楚的,要求皇上暫時放棄漠北草原,豈不等于是要求皇上暫時放棄大元王朝。
一路上行軍速度是非常快的。
想到山東的戰局,合丹有着清醒的認識,想到朝中的事宜,合丹就是心煩意亂。
眼看着兀良合台與阿術的權勢增強,合丹亦是擔心的,怕是有朝一日自己也會遭受到兀良合台以及阿術的算計。
不過肩負的使命,讓合丹清醒和恐懼。
皇上沒有派遣塔察兒與哈必赤領兵馳援,卻要求他合丹統領大軍,若是他合丹内心有着小九九,故意不去救援阿術,皇上豈能不知,真的出現那樣的局面,恐怕他合丹不僅僅是保不住親王的品階,甚至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故而此番進入山東作戰,合丹必須獲取勝利,必須與征南大軍元帥阿術取得聯系。
還在濟南府的時候,合丹就得到了奏報,阿術令征南大軍副帥阿裏海牙率領五萬大軍馳援海州州城,而阿裏海牙率領的兩萬前軍,順利抵達了海州州城。
合丹知曉皇上的聖旨,合丹領兵抵達濟南府的時候,阿術怕是已經率領大軍朝着大宋京城臨安府城進軍了,而滅掉大宋朝廷的功勞,非阿術莫屬了。
阿術派遣其副帥阿裏海牙馳援海州,這個部署是很不錯的,就連挑剔的合丹,都覺得這個安排很是穩妥,一方面不影響征南大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另外也能夠很好的護衛海州。
進入泰安州之後,合丹派遣斥候缜密的偵查,搜集一切有關宋軍的情報。
徐州、邳州、沂州和滕州等地,悉數被吳邵剛麾下的宋軍占據,但海州依舊在蒙軍的控制之中,進入到沂州和滕州偵查的斥候,禀報沂州駐紮的宋軍人數,好像多于滕州駐紮的宋軍人數,這更加的印證了合丹的判斷。
看來此次吳邵剛的征伐,并非是想着占領更多的地方,其根本目的就是正對征南大軍的,若是切斷了征南大軍與大都之間的聯系,阿術必定驚慌,想方設法都要突破宋軍的包圍,打通與朝廷之間的聯系,吳邵剛就會趁着這個機會,對征南大軍以及阿術動手。
肯定了這一層的想法,合丹很是緊張,他感覺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
僅僅在泰安州州城歇息了一天的時間,合丹就要求大軍出發。
身邊的幕僚紛紛建議,首先進攻宋軍力量薄弱的滕州,合丹未置可否,甚至沒有說出自己内心真實的想法,隻是要求大軍朝着沂州而去。
合丹絕不會去攻打滕州,那樣做隻能夠耽誤時間,難不成等着宋軍占領了海州,再行對海州展開強攻嗎,那個時候優勢已經到了宋軍那一邊,合丹就處于被動的局面了。
合丹也不準備攻打沂州所屬的城池,這些城池已經被宋軍占領,攻打城池肯定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這恐怕正是吳邵剛期盼的,一旦合丹被拖住,海州以及海州州城,就處于巨大的危險之中,肯定會被吳邵剛派遣的另外的宋軍攻陷。
真的形成如此的局面,合丹就要被迫撤離,回到泰安州固守。
大軍進入沂州,合丹再次下令,不要攻打任何的城池,凡是遇見城池,大軍繞道而過,也不要與宋軍作戰,盡管朝着海州的方向而去。
大軍經過臨沂城池的時候,宋軍主動出城來作戰,合丹根本不應戰,僅僅派遣兩萬新附軍,抵禦宋軍的進攻,自己則是率領主力大軍,朝着海州的方向而去。
幕僚以及諸多的軍官這個時候都是反對的,可合丹變得異常的獨斷和堅決,要求大軍朝着海州的方向而去,不準戀戰,違令者斬。
就這樣,合丹争取到了時間,大軍抵達利城的時候,已經甩開了後面追擊的宋軍。
合丹派遣的斥候,早就進入海州偵查了。
大軍說着新沐河進入到海州之後,合丹變得小心了一些,派遣更多的斥候偵查。
畢竟一切都源于合丹本人做出的判斷,是不是符合實際情況,還是說不準的,若是判斷出現了偏差,那局面也是很危險的。
“禀報大帥,海州州城已經被宋軍大軍包圍,危在旦夕。。。”
馬背上的合丹,臉上終于顯露出來笑容,一切都在他的判斷之中,看來此番戰役的勝敗在此一舉了,若是能夠擊潰進攻海州的宋軍,則大宋魏王吳邵剛将陷入到巨大的被動之中。
“命令大軍,以強行軍的速度,朝着海州州城進發。。。”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