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能躲過這一次圍殲,高繼宣必須要想一個法子,不被夏軍的三路人馬圍困住才好。幸而根據眼線的回報,夏軍北面這一路人馬,爲了争功,比其他兩路來得都快,隻要宋軍部署得當,很可能從夾縫之中逃脫出來。</p>
爲了能順利逃過圍捕,高繼宣命所有五千的宋軍,全部都換上夏軍的服飾,分爲數路,在三松嶺附近埋伏起來。一旦瞅準了時機,立刻就突圍。</p>
北面的夏軍來得快,用不了多時,三松嶺以北三十裏處的小石溝,已經發現了夏軍的蹤迹,立刻有探馬來報消息。小石溝這邊,正好有一隊埋伏的宋軍。一看見夏軍露了頭,衆人立刻從山崗上來一個伏擊。宋軍人少,不敢戀戰。沒等到夏軍追上來,衆人立刻就往後面撤了。</p>
北路軍突然遭到了伏擊,知道是宋軍事先的部署。等到看清了宋軍的人馬,急忙追時,那厮們早已經走得遠了。混亂之中,夏軍已看清了宋軍的情況:眼看着馬上要被包圍,宋軍已經無計可施,全都換上了夏軍的裝扮,好方便突圍。這是想渾水摸魚呢!</p>
北路軍一看這個模樣,立刻下令,叫人馬加快速度往三松嶺趕去。一路上看到的人馬,不管打扮是夏軍還是宋軍,凡是人馬被網住的,一個都不能讓他們逃脫。</p>
暫且不說北路這邊。南路這邊的夏軍,由曳浪都統親自率領,此時也已經近三松嶺了。曳浪前軍的人馬,這時候也遇到了一支宋軍。宋軍領頭的不是别人,是熟人王吉,夏軍被王吉人馬一引,又漫山遍野亂轉起來。</p>
用不了多時,跟在後面亂轉的夏軍,人數已經越聚越多。因夏軍聽說捉了王吉,能賞錢千貫,都争着搶着奪這個功勞,漸漸地人馬越聚越多,已經近萬。通往三松嶺的這條路,本來就不寬,這麽多人馬擁擠在一處,愈顯得密密匝匝的,夏軍想轉身都覺得困難。</p>
這個時候,北面那路夏軍的人馬,因爲追趕着一支宋軍,也從北面殺過來了。三松嶺前面的這條路,拐彎處正好是一個斜坡。因爲周圍山石的遮擋,老遠兒根本就看不出來。北路軍打頭的是鐵鹞子,眼看着前面的宋軍拐彎,立刻也跟着拐過來。</p>
這個時候,斜坡的下面,正好有着大部的人馬,此不是别人,正是南路的那一撥夏軍。他們因爲追趕王吉,也擠到這條路上了。</p>
北面鐵鹞軍急急趕來,眼看着宋軍到前面轉了個彎兒,就不見了。這厮們跟着追過來,也急忙拐彎兒。這一拐彎兒,誰知道前方是一個陡峭的下坡,立刻他們就刹不住了。</p>
見勢不好,南面的夏軍急忙要躲,怎麽這條路沒法躲:一面峭壁,另一面正好又是懸崖,一旦不小心掉下去,立刻就能粉身碎骨。左右無路,衆人隻好急往後退,然而路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人,不太好退。</p>
鐵鹞軍那邊來的快,南邊想退已來不及了,鐵鹞軍早已經撞上來。不少人登時被撞下懸崖,一時間哀嚎之聲不絕。趁着這時,高繼宣這支埋伏的人馬,立刻現身,幾千個宋軍同時射箭,一齊将強弓硬弩往夏軍軍陣中射過來。</p>
夏軍的追兵猝不及防,登時被宋軍射損了不少。因宋軍弓弩來的迅猛,這個位置又避無可避,又前後無路,夏軍登時就亂了。三松嶺這邊廂地勢陡峭,道路狹窄,旁邊的深谷深不見底。因互相一撞,許多人接連墜入山谷。</p>
其中北面這一路,許多又是鐵鹞軍,周身包裹的全是鐵甲,馬匹連接在一處,其他的人馬哪經得起它撞?便是鐵鹞軍自己,隻要有一匹馬墜入山谷,其他的都就帶下去了,一掉就是一大串。</p>
除去騎軍,步軍裏面,也有好多被踩踏倒了的。夏軍這邊,被别人擠落墜崖的、被自己同伴踩踏的、被宋軍弓弩射損的,還有因爲服飾的原因,分不清被友軍砍殺的。一時之間,夏軍的狀況慘不忍睹。趁着這勢,王吉與高繼宣兩邊立刻合兵在一處,随即在後面追殺夏軍。</p>
正亂的時候,西面的夏軍又殺過來。因宋、夏的服飾全都一樣,三路人馬齊殺過來,也分不出是敵是友了,爲了能夠逃出來,衆人隻管亂殺一氣,好奪路而逃。</p>
說不得三松嶺這一役,夏軍非但沒得到好處,損失還不少,三松嶺一戰算徹底敗了。那頭麟州城城中,因曳浪分去一半的攻城的夏軍,前去追擊高繼宣,王凱的壓力頓時減輕。到此時已知城外援兵到了,麟州守軍有了指望,所有人立刻精神百倍。到此時非但守城不成問題,王凱幹脆一鼓作氣來一個反殺,将攻城夏軍誅殺了不少。</p>
三松嶺一役已經敗了,麟州城這邊還戰況不利,若遷延日久,不是個頭兒。這個時候,偏偏石州又有來報,道晉甯軍已經發兵石州。曳浪都統怕石州有失,随後也就撤了。麟州那頭,既然城外夏軍已經撤走,麟州已經沒了危急,高繼宣率領本部的援軍,也就往并州撤走走了。</p>
那一頭元昊因爲祥佑軍圍困麟州城,耗費了不少的人馬和辎重,眼看就要拿下來麟州,誰知道曳浪都統不争氣,這厮直接放棄麟州,就這麽走了。</p>
李元昊不願意讓攻打麟州半途而廢,遂決定往麟州再增援兵。夏軍這邊,從立國之初直到現在,西夏各地人馬的數量,此時基本上已經穩了:右廂在瓜州西平軍有三萬人,以備應對高昌回鹘,天都山有三萬人,以備應對吐蕃人,甘州甘肅軍有五萬人,用來防備回鹘、吐蕃兩路大軍,以及接應黑水城。</p>
夏軍左廂,在宥州嘉甯軍有五萬人馬,鹽州有五萬人,以備應對宋軍來襲,東面靈州故都有五萬人馬,以備宋軍從東路進兵,北面黑山威福軍有五萬人,以備防遼。西北賀蘭山亦有五萬人把住山隘,以備遼軍從北面攻來,守衛興慶是八萬人。另外左右兩廂、黃河南北交通要道上亦安排的是重兵把守,以利大軍迅速集結。</p>
麟州周邊,靈州雖然有五萬人馬,爲防萬一,元昊不願意輕易動它,用時還需要從興慶調遣。然而興慶到麟州,路途遙遠,又隔着黃河,轉運不易。此時有人便說與元昊,叫他從黃河水路上運兵,不出數日,就能把興慶的援兵給送到麟州。</p>
張元自從上次三川口戰後,元昊将他老小接來興慶,此時他就改了态度,非但不說休養生息這件事,如今一反常态,反而慫恿元昊打仗,比元昊自己倒更積極。凡是元昊看好的,張元也就跟着應合,基本沒什麽反對了,如今他們君臣兩個,已經是空前和睦了。</p>
等到元昊拿水路運兵這件事問張元時,張元也就跟着同意,而且這些日以來,張元似乎在忙别的事情,一切全憑元昊做主,對麟州之事不太在意。既然國相都不反對,元昊這邊更沒問題,立刻這件事也就準了,随即命人安排好運送十萬大軍的船筏,這次就走水路了。</p>
此次夏軍從水路來時,元昊本人也一并随軍,預備親自打麟州城。黃河的走向,從西南方過來,經過夏國都城興慶的西面,一直往東北方向延伸,然後在克危山東面拐了彎兒,直接東去,途經遼國,然後又從遼地再折回來,形成個“幾”字,流去宋地。府、麟、豐三處宋地的位置,就在黃河拐彎的西岸,“幾”字的内側。</p>
元昊要水路去打麟州,怎奈元昊大軍的船隻,實在是太多,過來的時候太過顯眼。這些運送夏軍的船隻,立刻讓黃河東岸的岢岚軍軍使席文蔚注意了,席文蔚随即命岢岚軍從河對岸箭射夏軍。</p>
夏軍骁勇是的騎軍、步軍,鐵鹞子、步跋子見了别人是威風不假,什麽時候水戰馳名了?因爲岢岚軍這一通射,夏軍的水軍登時就亂了。這次實在是到不了麟州,在府州這裏就紛紛下船了。</p>
李元昊這厮走哪吃哪,既然到了府州這裏,幹脆他就不去打麟州,直接轉頭就打府州。府州城倚山而建,東南是水門,元昊先就打水門。夏軍趁着夜色的隐蔽,無人覺察,從東面懸崖峭壁中往城中攀爬,準備先将水門拿下。</p>
夏軍那邊,又是船、又是人的,弄出那麽大動靜,府州城豈能不知道。早在數天之前的時候,知州折繼闵已經下令,要各門守衛嚴加盤查,城裏面早已經防範了。</p>
從東面攀爬的那些夏軍,沒等着爬到一半呢,立刻被城中守衛發現,一通擂木炮石滾将下來,一連串夏軍就墜入黃河,一發連露頭呼救的機會都沒了,徹底悄無聲息了。</p>
元昊見暗中偷入這條路不行,幹脆來一個利索的,直接率人馬将府州城圍了。因元昊親自率領夏軍攻城,府州城知州折繼闵,立刻率六千折家軍,上城來把守,說不得兩邊血戰了數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