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收獲
其實就是沖突的結果,一段情節的結尾。可爲什麽叫“收獲”?跟沖突一樣,網文大勢。
沒辦法,身爲一種強調代入感、爽感的文化娛樂産品,很多東西就得這樣。讀者既然是期待着代入主角去爽的,那麽一通鋪墊一頓沖突克服困難好不容易結束了,卻沒有收獲?這個不讨喜。
正面闡述:沖突源于動機的碰撞,動機植根于需求,所以一段沖突結束後,自然地,這個需求需要暫時滿足一下。動機寫得好讀者會升起期待,沖突寫得好讀者會深深代入,到了結果就要淋漓盡緻地滿足讀者的期待,期待滿足,需求滿足,自然就是爽了。
有些文,動機有表現,沖突情節也吸引人,可是到了一段情節結尾,所謂大高潮小高潮的時候,卻讓人爽不起來,沒有高潮的感覺。很多時候就是這個收獲沒有淋漓盡緻地表現出來。那麽收獲怎麽表現?
收獲有實利收獲,有心理收獲,結合起來,都寫,效果最好。
心理收獲就是心理需求的滿足,這個前面鋪墊好,情節合理的話,至少不會差。但怎麽做到淋漓盡緻呢?就看文字功底了。心理需求滿足的時候,用詞不要拘謹,就敞開地去寫,把那種或者痛快,或者暗爽的感覺寫出來,還要用反派陪襯,配角烘托,正寫側寫,實寫虛寫,全方位地表現這種爽,這種淋漓盡緻。
很多人高潮不爽,是因爲邏輯束縛了表達,可能自己就覺得能那麽爽嗎?會不會太誇張啊?殊不知誇張作爲一種重要的修辭,就是在需要淋漓盡緻的時候使用的。比如你要表現氣勢,是不是多用誇張?表現高潮不比表現氣勢重要得多?
比如你像現在風靡的抄書流,說實話本身爽嗎?其實不是。抄書本質上隻是個新穎些的金手指而已。可是作者能把它寫得爽。十幾歲的小屁孩,又寫大火的通俗文學,又寫深沉内涵的思想性作品,題材橫跨恨不得把所有領域都占了,連不是同種語言的都不放過,誇張不?還沒完呢!他TM不管啥寫出來,立馬就火,現實裏再牛的大作家也都被退過稿,這小屁孩卻TM回回遇伯樂,伯樂還淨是美女,誇張不?合理不?可是呢?爽,讀者認,就行了。
當然我不是讓人學抄書流,隻是舉例說明,在寫高潮的時候,就要有這種精神。放開自己,不要束縛,不要怕誇張。哪怕爽了有些不合理,也比給讀者“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這樣的感覺好。
這是心理收獲。心理需求本身就是虛的,所以滿足的時候也多虛寫,誇張,沒事。
不過實利收獲,就得踏實。實利收獲就是主角實際得到的好處,比如抄書流,賺錢就是實利收獲。實利收獲有兩點注意:一就是最好在安排心理收獲的同時也安排實利收獲,兩者搭配效果最好。如果隻有心理收獲,一次兩次行,次數多了讀者會覺得這主角貌似精明實際傻帽,費多大勁就打個臉,沖突時投入進去那麽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沖突結束時卻沒有實實在在的回報,不爽。如果隻有實利收獲沒有心理收獲,那這種實利收獲又往往不出效果,給人感覺不痛不癢。哪怕主角得到的東西再牛,心理上沒有滿足感讀者怎麽感同身受?
二就是實利收獲不能誇張。它就像目标一樣,一定得合适。其實實利收獲,很大程度上也是回應目标。比如還以抄書爲例,你抄第一本書就買了十幾億都上福布斯了,以後還怎麽寫?不僅不實際,而且破壞整體,而且太誇張也不讓人覺得爽。
從這裏在反饋動機-目标,那麽就是現實的具體的目标,對應實利收獲;心理的、虛的動機,對應心理收獲。動機表現到位了,心理收獲也好寫;目标設置合理了,實利收獲别偏離太多,可以有驚喜但不要太大,就不會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