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晦翁、王伯昭《琴說》:琴大弦散,聲中黃鍾,二太簇,仲呂,四林鍾,五南呂,六黃鍾,七太簇清。若按中徽,其所中之律爲如此,則是專以黃鍾爲宮,不複可遺想矣。今世所傳琴曲五調,餘嘗以音律考之,皆仲呂一均也。宮調乃仲呂,餘調仿此。夫仲呂,四月之律,萬物長養之時,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其此之謂乎?後人增爲七弦,乃加其清聲,此段說仲呂一均,又與前說不同。均字,鄭漁仲《書略注》雲:“作韻也。”
司馬公語元城曰:“因看《國志》,識破一事,曹公平日之奸,至此盡矣。臨死作遺令。令者,世之遺囑也。操之遺令,諄諄數百言,下至分香賣履之事,家人婢妾,無不處置。獨禅代之事,此子孫自爲,吾未嘗教爲之。實以天下遺子孫,自享漢臣之名。奸雄雖死,亦有術也。操夜卧圓枕,啖野葛尺許,飲酖酒至一盞,恐人報己,揚此聲以诳人,遺令又揚此聲以诳後世。”
高祖戚姬,生趙王如意,上以太子仁弱,欲廢嫡立少。張子房得畫計,厚币迎四皓,怪問何爲者,四人各言其姓名。上驚曰:“吾求公,避逃我,今何自從吾兒遊乎?”曰:“今聞太子恭敬愛士,故臣等來。”上曰:“煩公幸卒調護太子。”指示戚姬,我欲易之,彼四人爲之輔,羽翼已成,難動搖矣。良之爲太子也深。唐太宗、建成、元吉有隙,以秦府多骁将,密以金銀器結尉遲敬德,智略之士可憚者,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尉遲敬德。已而秦王竟以兵殺建成、元吉。太宗同高祖取天下,風響氣焰,豈建成、元吉所可當?諸将勇武,皆樂爲用,使漢太子有尉遲敬德,事未可知。唐太宗有四皓,建成、元吉必不死矣。
唐武德四年,太宗作文學館,召名儒十八人爲學士,皆用隋之舊臣。杜如晦,隋進士;房玄齡,隋羽騎校尉;儲秘書、于志甯、蘇世長,王世充右仆射;薛收,隋侍郎道衡之子;禇亮,陳後主召試爲薛舉黃門侍郎;姚思廉,陳吏部蔡之子,仕隋爲史官;陸德明,陳大建中,後主爲太子,集名儒入講;孔穎達,隋大業明經高第,授博士;李元道,未詳;李守素,隋末依王世充;虞世南,陳滅入隋,大業中秘書郎;蔡允恭、顔相時,無傳;許敬宗,正觀中除著作郎,後在《奸臣傳》;薛元敬,隋部侍郎之子;蓋文達,時與孔穎達專門受業;蘇勖,無傳。此唐皆用陳、隋舊人,置之文學,是以尊崇之,使之究其用之勿疑也。本朝太宗取諸國有名之士入弘文館修書,如《太平禦覽》、《太平廣記》,皆徐铉、陶谷之筆,是亦祖唐之遺意。
盜亦有道,黃巢後爲缁徒,曾住大刹,禅道爲叢林推重。臨入寂時,指腳之下,有“黃巢”二字。侬智高,雖邕州潰,即逃往外夷。方臘舊名朕此,童貫改曰臘,後亦不知所終,就擒者非臘也。
薛道衡“空梁落燕泥”之句,詩名《昔昔鹽》,十韻,樂苑以爲羽調曲。《玄怪錄》載籧篨娘唱《河鵲鹽》曲,又有《突厥鹽》、《黃帝鹽》、《白鴿鹽》、《神雀鹽》、《疏勒鹽》、《滿座鹽》、《歸國鹽》。唐詩“媚賴吳娘唱是鹽”,“更奏新聲利骨鹽”,謂之鹽者,吟行曲引之類,《樂府解題》謂之《杖鼓曲》也。
鄭漁仲《通志總序》,不取班固作。西漢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盡竊遷書,不以爲慚;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之後,資于賈逵、劉歆,複不以爲恥。有曹大家終篇,則固之自爲書也。司馬談有其書,而司馬遷能成父志;班彪有其業,而班固不能讀父書。固爲彪之子,既不能保其身,又不能傳其業,其爲人如此,安在乎言爲天下法?
郭尚賢,耽書落魄,自陽翟尉緻事,嘗雲服餌引導之餘,有二事乃養生之大要,梳頭、浴腳是也。尚賢曰:“梳頭浴腳長生事,臨睡之時小太平。”
章子厚,元和初簾前争事無禮,責出知汝州。錢穆父行詞雲:“怏怏非少主之臣,悻悻無大臣之節。”子厚後見穆父,責其語太甚,穆父笑曰:“官人怒雜職,安敢輕行杖。”
馬子方作守,令幕下黃次山作啓與廟堂,不入意,自改雲:“方四十九之年,買臣自知其将貴;當乙巳之歲,淵明已賦其歸來。固不敢自比于古人,欲以此折衷于夫子。”黃大服。
建陽孟貫,獻詩于世宗,遂聯九品。有《藥性論》,其略曰:“性既感攝,體從變通。浮萍作楊花之義子,紅苋爲跛鼈之還丹。吳鹽治饐,秦麝去疳,斷可識矣。”
遜道者,明水開山第一代,通慧入定,片時便知未來已往。有一士人,志誠懇請問自己功名,遜答雲:“待老僧及第時,公也及第。”其人以爲戲己,大不樂而去。後二十年唱第殿廷,期集所拜黃甲,推最少者拜年高者,問者适當年高選,衆推一少年者,即遜道者,名李彌遜,狀貌與前身無異。其人大驚,急往西江明水問遜道,已遷化,年月即彌遜所生之年月。二十七年中書舍人,二十八歲見圜悟,雲遜師兄錯了也,公不覺潸然淚下。二十八歲便緻其事,年六十餘坐脫而逝,珏、琪,皆孫也。
皎如晦請一村僧住長蘆疏雲:“這般梵刹,顧非些少叢林;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一公長老,生鐵面皮,潑天聲價。盡大地捏成院子,未稱全提;将河沙卻作衲僧,不消一喝。且看大光菩薩面,樣卻朵根尊者家。來撐沒底船,擊起蘆花千尺浪;全提末後句,祝延玉葉萬年人。”
丹經亦道家流,始于離,修養起于離坎。離中虛,坎中滿。二陽中有一陰,坎水也;二陰中有一陽,離火也。離火中有水,坎水中有火。鄭漁仲亦雲:離中有真水,坎中有真火,水火二性相濟爲用。運于一身亦然。心爲離,腎爲坎,心火下水濟腎,腎水上火濟心,此母子胎養法。丹訣以辰砂煅出水銀,砂屬離,水銀即真水;以水銀煉成靈砂,水銀坎,靈砂即真火。要知内外交養法,不出此坎離。成都道人親說此妙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