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孝是相互的,推崇孩子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講究父母爲子女籌謀。[燃^文^書庫][]《戰國策》有一句名言,‘父母之愛子,必爲之計深遠’,趙威後認爲,父母如果疼愛孩子,便要爲他們的将來打算,爲他們的長遠考慮。這一句話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每一個有責任心的家長,自然而來都會爲孩子的未來籌謀,這便是中國人。”
“的确。”我點頭道。
“美國孩子獨立自強。自己掙錢養家,自己養活自己,他們不指望父母的資助,也不會給父母什麽。每年感恩節聖誕節能聚一聚,送份禮物送張賀卡,經濟優渥的送一份大禮,這就已經很不錯了。”他熟谙道。
“那父母老了怎麽辦?”我好奇道。
“美國社會制度完備,養老福利優渥,老人根本不擔心身後事。工作的有充足的養老退休金,孤寡老人有國家負責養,納稅人給政府的錢可不是白交的,美國人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千千萬萬雙眼睛盯着,國家絕不敢怠慢老人孩子。”
“所以美國人才不會在乎兒女是否孝順他們,是否老無所依,是否無人收屍,他們有福利制度這個可靠保障。”我受教道。
“他們也在乎親情,老人們也渴望天倫之樂,含饴弄孫。隻是沒有國人那般懼怕年老,懼怕無後,懼怕老無所依。他們過得灑脫,能與子女常來常往更好,若關系冷淡也不會想不開,大不了養幾隻狗,養一園花,再加上他們熱愛運動,各種球賽,各種比賽,各種社區活動,足以充實老年生活。”
“他們不會失落?”
“不會。”他搖頭道,“他們把夫妻關系放在第一位。少年夫妻老來伴,陪自己過一輩子的終究是自己的伴侶。子女有自己的社會責任和家庭重擔,他們不會越俎代庖,将自己淩駕在孩子的小家庭之上,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們深谙此道。”
“他們不幹涉子女,子女也不求助父母,如此理智兩清,在中國人看來,卻有些薄情寡義,不近人情。”我感概道。
“是的。來美的國人對這一點不敢苟同,頗多微詞。他們認爲美國人冷酷無情,沒有親情;而美國人呢,則認爲中國人不可理喻,竟對子女的人生指手畫腳,橫加幹預,簡直是侵犯人權,觸碰*。”
“他們不理解我們,我們不理解他們,這便是文化差異。”我聳肩道。
“豆腐腦都有甜有鹹,何況是中國人和外國人。”他輕笑道。
“那些涉外婚姻,想必不容易。”我感歎道。
“也有幸福的。那便是将自己融入到對方的文化和種族中去,徹底抛棄自己中國人的觀念和傳統,完全将自己當做一個外國人,如此才能美滿,不然很難。”
“那需要多大的犧牲。”我咂舌道。
“所以涉外婚姻難有善終,往往是各取所需,各有所圖。”
“我聽說同樣申請美國簽證,單身被拒簽的幾率就比已婚大很多,因爲美國人擔心這些人是爲了結婚才來美國,從而一勞永逸獲得美國綠卡。”
“确實是,”他點頭道,“不單單是美國,現在西方人越來越精。對于那些沒有正當理由出國,且又答非所問,說不出個所以然的單身男女,簽證官往往會給他們拒簽。”
“在這個互聯網透明的信息世代,世界是個地球村,中外組合的婚姻往往也就越來越難。”我推測道。
“其實大多數家庭反對孩子找外國人。談戀愛可以,但是決不可能結婚。你看看我們身邊的這些人,也有找美國男孩兒女孩兒做朋友的,但是真正确定關系的一個也沒有。”
“是嗎?爲什麽呢?”我好奇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孔夫子的教導還是很有震懾力的。”
“有這麽嚴重?”
“對于普通人來說,你和誰結婚是你自己的事情,和這個社會、和财産、和繼承權、内部結構、未來走向以及家族命運沒有任何關系。然而對于那些非富即貴的豪門望族,絕非如此簡單。”
“這是當然。普通人的結婚是成家,上層人的嫁娶是聯姻。”我亦懂得。
“婚姻之所以是大事,往往決定了一個人後半生的方向和命運,馬虎不得。”
“這個我懂。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對于老百姓尚且如此,何況是達官顯貴。”
“世族大家盤根複雜,他們對每一個即将加入家族的新人,都要考察良久,觀察許久,經過一緻通過和查驗後,才能結爲姻親。由于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強強聯手,互惠雙赢的這樁結合,容不得半點失誤。”
“這不就是政治婚姻?”我歎道。
“自古至今,婚姻對于我國人來說便不是一件私人和自由的事情,平頭百姓嫁娶尚且權衡利弊,何況是上層社會?生于名門望族之人,既然從中得到了好處與權勢,自然也要爲家門做出貢獻。封建社會男耕女織,女子不能考取功名,隻好通過嫁人來回報家族。”
“若是一位女子有幸嫁了一位如意郎君,簡直是天降奇緣,前世修來的福分。”我唏噓道。
“除了賈赦那樣賣女求榮的老爹,大部分家族還是十分疼愛女兒的。結親之前自會有人将對方人品打探的一清二楚;除此之外,還會占蔔算卦,核對生辰八字,将二人的命格倫理仔細研究。如此一番核實配對,在加上門當戶對,其實古人的婚姻,并非全是悲劇。”
“是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麽多流傳下來的恩愛詩詞。”我點頭道。
“所謂高嫁低娶,門當戶對,其中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和經驗。”
“還是我們這些現代女生幸運,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可以遵從本心來選擇愛人,選擇人生。”
“當然。女性在當今世紀擁有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在古代社會是不敢想象的。之所以如此天翻地覆,本質上是因爲現代女性獨立自強,可以依靠工作養活自己,能夠做到自給自足,自然相對自由。古代女子足不出戶,沒有獨立生存能力,出嫁前依靠家族父兄,出嫁後依靠夫君兒子。若是她不幸嫁給了一名潑皮惡棍,若是夫家苦待她,不給她飯吃,那麽這名女子也沒有任何改變命運的方法和途徑,隻能坐以待斃,度日如年。”
“所以以前的女子總說命苦,看來此話不假。她們完全不知道命運即将安怎樣一個婆家和夫君給她們。普通女子沒有話語權和參與權,隻能聽天由命,被動消極的等待命運和父兄的安排。”我唏噓道。
“近代以後,深刻的社會變革給世界帶來了巨變,同樣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改變。尤其是女性,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通過工作養活自己,通過自立獲得尊重,通過實力獲得成功,有了獨立的人格和生存能力,自然擁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和話語權。”
“活在這個世代的我們真是幸運!”我再次感歎。
“當然。”他好笑道,“歡迎來到信息科學時代,歡迎來到互聯網時代。”
“歡迎來到二十一世紀!”我亦笑了。
“女士先生,請品嘗您的最後一道主菜洋薊嫩羊羔。”
“最後一道主菜了嗎?”他問道。
“沒錯,先生。”侍者含笑點頭。
“這樣快!”他脫口而出。
“願您享受美食和佳人。”侍者一副了然于胸的神情,微笑祝福。
“我們可是吃了好久。”我看了看時間。
“不久。你看看比我們先來的那對情侶,那兩桌,他們都還沒走呢。”他示意方向給我看。
“你怎麽知道是情侶?”
“誰會跟不喜歡的異性面對面坐着吃六七小時的飯?”他反問道。
“噢。”我點頭道。
“我們這頓餐還沒怎麽吃,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你覺得不盡興?”我好笑道。
“你不覺得?還沒聊幾句時間就過去了。”
“我們蠻談得來。”我真誠道。
“深相契合,相見恨晚。”他由衷道。
“你和别的女生這樣長聊過嗎?”
“沒有。你相信嗎?”
“相信。因爲我也沒有。”
“我若沒有連名帶姓的找到你,你恐怕不會與我赴約共餐。”
“或許會,但是沒有這麽快。我從來沒有接受過男生的邀約,更沒有和男生約會過。”我據實相告。
“那爲什麽願意和我約會?”
“這算約會嗎?”我好笑道。
“這不算情侶間的約會,因爲你還沒有确定關系。”
“什麽關系?”我的心跳撲通撲通。
“說起來有些唐突和冒昧,我怕吓着你,其實我……”
“你爲什麽請我吃飯?”我打斷道。
“我……”他面色羞赧,臉紅了。
“你單獨和别的女生用餐過嗎?”我問他。
“沒有,一個也沒有。”他搖頭道。
“爲什麽?”
“因爲不喜歡。”
“爲什麽這麽潔身自好?”我鄭重其事。